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作用重大,对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中国更是如此.国际石油市场风云诡谲,油价在波动中不断上涨,而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2%,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必有影响.本文回顾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总结油价波动影响经济的传导机制,分析油价波动对中国相关行业影响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石油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娟  张宇 《特区经济》2009,(6):266-267
石油是现代化工业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中国对国际石油依赖程度的提高,中国石油市场与国民经济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的通货膨胀也受到了石油价格越来越多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MLR(Q)模型"和"MLR(F)模型"分阶段观察国际、国内石油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动态影响。文章指出:中国通货膨胀受国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显著,而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不明显;但随着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增加及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的逐步接轨,国内通货膨胀率受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在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3.
今天,石油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家们逢会必谈的话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领导人须谨慎对待、慎重处理的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之一;它既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间争执的起因,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民众街谈巷议的话题之一。造成以上现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不断高涨的国际石油价格,尤其是2008年油价不断刷新的记录。对于我们专业从事石油问题研究的人员来说,梦寐以求的就是,对自1973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原因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并能据此预测未来国际石油价格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今天,石油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家们逢会必谈的话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领导人须谨慎对待、慎重处理的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之一;它既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间争执的起因,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民众街谈巷议的话题之一。造成以上现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不断高涨的国际石油价格,尤其是2008年油价不断刷新的记录。对于我们专业从事石油问题研究的人员来说,梦寐以求的就是,对自1973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原因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并能据此预测未来国际石油价格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石油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本文针对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的特点,对国内石油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签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如何规避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石油企业的利润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全球石油的贸易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国际油价的下跌也会影响到我国石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为此,就需要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整合石油的价值链,来进一步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不断优化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为此,文章简要概述了国际石油下跌的趋势以及下降的原因,介绍了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发展的新特点,以及分析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对石油贸易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如外汇交易、石油和铜等期货交易,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中国已经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轨道。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铜、铁矿石等能源类和金属类商品的价格变动激烈,“中国因素”被认为是国际金融市场变动的重要因素,而中国作为需求大国,也开始正面应对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日本石油储备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为保障本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在两次能源危机后,日本建立了庞大的石油储备。1999年底,石油储备量为9007万千升,仅次于美国,即可以保证国内16l天的供应量。因此,在近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莫测、不断攀升期间,日本国内市场石油价格变动不大。石油储备对调节日本国内供需、平抑油价、保障经济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日本在石油储备建设中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石油美元”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变化,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影响全球各地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通过介绍“石油美元”概念、背景和特点,对“石油美元”发展历程进行探究,并分析“石油美元”的影响和日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去年石油出口收益减少本刊讯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及出口量减少,1994年马来西亚石油出口收益下降了18%,只达到65亿马元。1994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由1993年的每桶19.28美元降为17.16美元,基于国际石油市场产大于销的情况,马来西...  相似文献   

11.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不断创出新高。9月2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大关后,10月15日进一步飙升至每桶55美元。不断高涨的国际石油价格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我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与世界经济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石油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我国应从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替代资源、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开展能源外交以维护海外石油利益、积极参与到国际石油市场竞争等方面入手确保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石油作为一种商品,从根本上说其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2016年12月,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定,显示国际油价已接近生产成本.本文对国际市场供需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预测2017-2018年石油市场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相互依赖与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互动过程中,当代中国经历了从贫油、遭禁运、自给自足、出口到今天依赖进口的不同阶段。如何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石油足量供应,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油价变化中取得主动是今日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核心内容。作者主张,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理念出发,处理好业已存在的中国与国际石油市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才是保障未来中国的石油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上策。  相似文献   

15.
在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互动过程中,当代中国经历了从贫油、遭禁运、自给自足、出口到今天依赖进口的不同阶段。如何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石油足量供应,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油价变化中取得主动是今日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核心内容。作者主张,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理念出发,处理好业已存在的中国与国际石油市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才是保障未来中国的石油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上策。  相似文献   

16.
对未来国际石油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攀升与投机因素有关,国际石油供应并未受到影响。未来国际石油市场的基本格局仍然有利于石油的稳定供应,但国际油价仍将频繁大幅波动。建议要研究制定不同油价水平下的应对策略;推进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对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适当调整;逐步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增强国家对油价进行调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国能源战略搏弈下的中国石油企业全球化经营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未来石油进口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外石油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国际油价已进入高油价时代,可能会对中国石油安全及至于经济安全产生重大,甚至是深远的影响。在石油资源全球化趋势加强与油气资源开发争夺加剧的复杂背景下,中国石油企业应不断提升全球化经营战略,谋求竞争下的合作与双赢。  相似文献   

18.
国际油价再次突破100美元大关,本文从历史卜三次较大的石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本次油价上涨原因,全球流动性;经济复苏稳健,国际石油市场需求稳定:地缘政治对石油供给的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本次油价上涨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方面造成物价指数上涨.另一方面导致和石油相关的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并就如何应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9.
李卓  张茜 《世界经济研究》2012,(8):10-16,87
本文利用符号约束识别VAR模型,区分国际石油市场中基本面冲击与非基本面冲击,并考察他们对石油价格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我们发现,虽然供需基本面冲击解释了石油价格的大部分波动,但非基本面(投机)冲击对国际石油现货价格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在2007~2008年间,投机冲击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石油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导致油价显著偏离供需基本面决定的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20.
石油进口国的国内税政策不仅影响消费者价格,还通过垂直市场结构传导影响石油公司买卖价差和国际石油价格。本文发现,在生产与贸易中介环节的不同市场结构组合下,石油国内税的价格效应明显不同。如果石油公司间竞争不强,国内税价格传递弹性为负,国际价格下降而石油公司要价上升;如果石油公司间竞争很强,国内税价格传递弹性为正,国际价格和石油公司要价同向下降。结合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需求弹性特征,实证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果,也为美国、欧盟和日本实际国内税率与最优税率的偏离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