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地金融制度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我国现阶段究竟要不要构建农地金融制度还存在争论,在分析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缺失原因的基础上,得出我国需要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结论.借鉴国外经验,在探讨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后,从制度运行基础建设和农地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2.
农户贷款困境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的投入和农村经济发展。构建中国农地金融制度,必须明确农户土地承包权的财产权性质,为农地金融制度奠定法律保障;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为农地金融制度构建市场前提;改革完善现行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为农地金融制度创造运行条件;政府积极参与支持,为农地金融制度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3.
农地产权社会化是农地产权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农地产权社会化与农地经营制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农地产权社会化的程度决定农地经营制度的实现形式,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地产权社会化程度日益加深,以家庭承包制为主体的衣地经营制度已表现出不适应农地产权社会化的方面,须完善和创新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家庭承包制自身的完善,相应配套制度的确立以及新的经营制度的探索,将是未来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完善、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近几年关于农地制度中农地产权、农地经营主体问题、农地流转制度的理论探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农地发展权是农地产权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权利.我国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存在着农地发展权的缺失.只有在农地征用制度中明确设立农地发展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农地持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分析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土地制度的缺陷,对未来我国农地制度的安排做出了新的设计,即:近期农地制度的改革和未来农地制度的再创新———土地国有家庭永包单户继承的家庭农场制度。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工业、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现行农地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必须对现行农地制度在适度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革。根据对土地产权界定的成本收益分析,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应遵循层次性和渐进性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滥觞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重在对国外农地金融制度的介绍、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大陆改革开放以后,衣地金融制度曾有试点,理论研究上延续了以往国内外制度比较研究的路径,但更突出了制度试点的现实背景及其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农地金融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必要性上基本上形成了建立该制度的共识;在可行性上则存在较大的分歧,分歧源于农村土地权利配置的现状。消除分歧与推动农地金融制度建构需要研究转向。  相似文献   

9.
国外农地金融制度考察与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地金融业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考察农地金融制度在一些国家的历史演变和现行特点 ,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 ,同时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创建和发展我国农地的金融制度 ,对整个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缺陷决定了其必须物权化为农地使用权.我国物权立法应当在确立农地使用权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农地使用权转让.  相似文献   

11.
土地承包法的颁发与实施是为了赋予农户安全稳定的农地产权,以加快农地市场流转,促进农地有效、可持续利用。但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在实施上长期过度依赖于农村集体,因而出现偏差。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越发达,农户对农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农地交易费用越低。中国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要求,继续农地登记制度建设。以彻底实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从南宁市凤岭园艺场案看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宁市凤岭园艺场3500万元征地补偿国债投资案的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缓慢或缺乏是该案发生的制度性根源.通过分析农地金融制度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关系、农地金融制度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农地金融制度与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农业并非天生弱质,它的弱质是一系列社会条件发生作用的结果.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滞后或缓慢是一系列农村经济金融问题的病根.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农地制度变迁分为四个时期,对应四种模式。现行的农地制度的缺陷有三方面: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主体明确,土地产权各项权能模糊,缺乏土地流转机制。农地制度影响农户的经济地位,农地制度要创新。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三十年来农地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农地改革,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济,已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经济学中的资源稀缺性角度出发,运用成本——收益的经济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分析了农地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成本与收益,以及效率的损失,得出我国必须完善农地使用权市场机制,创新农地产权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农地保障功能"是近几年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之一。文章在简要回顾主要观点及对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功能"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变革措施。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农村,农地沦为农民社会保障的"事实",不仅严重阻碍了农地制度的进一步变革,而且直接和间接地弱化了农地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同时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条件下,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地生产要素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提高农地利用及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农地习俗元制度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农地习俗元制度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包括农地习俗元制度的起源、土地流转(交换)习俗、农地继承习俗、农地习俗元制度多样性、共同性与差异性、农地习俗元制度对农地租赁价格的影响、农地习俗元制度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影响等.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的农村,农地习俗元制度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对农户、农民经济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我们应以马克思农地习俗元制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农地习俗元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考察了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 ,认为这一历程经过土地农民个体所有、社队集体所有 ,到集体所有、两权分离几个阶段 ,接着重点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经营形式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 ,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并提出了明确产权主体及各项功能、稳定农地承包期、建立农地市场流转机制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各项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增加资金投入,而在财政弱化与农村金融供给不健全的情况下,建立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存在必要性与可能性。这有利于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首先强调农产品种植基地(最基本的是土地)要具备一定的规模,这就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农地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本文在考察了我省现有农地制度的缺陷的基础上,认为甘肃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以农地股份所有租赁使用为目标进行农地制度的创新,但在目前,就我省经济不发达地区而言,则应采取相应措施继续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