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电网在不断的铺设和完善,而为了满足人们对电源更加高效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安全",更"稳定"更"便捷"的电力传输,对110 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要求也愈来愈高。针对市场的大环境,现在我们必须重视110 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研究,希望通过以下的论述和分析,能让110 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的发展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2.
赵明 《科技与企业》2013,(24):233-23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和服务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因而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就必须做好各项设计工作,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变电站施工质量,进而为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以变电站电气施工设计中的一次主接地网的设计为核心,就如何加强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的设计进行了论述。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促进设计水平的提升,为整个变电站电气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以更加优质高效地服务满足广大电力客户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开发》2015,(33):86-87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提升,电力行业也迅速发展。近几年,我国电力以及电网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有效带动了变电站的发展。虽然变电站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很多或大或小的成果,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变电站在电气的调试过程中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这些故障将会对变电站的安全、正常运行带来很多不可预知的危险和隐患。文章主要针对变电站在电气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不断的改善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电力作为人们生活、生产的主要能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加强电力输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是未来电力企业发展的重心。我国目前的电力输送网络已经逐步脱离传统的管理模式,开始走向智能化、远程化的管理。变电站作为电力网络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整个电力输送的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输电网络的智能化,变电站也逐渐走上了智能化的道路。文章对智能化的变电站第二次设计进行阐述,分析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设计当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吕媛 《科技与企业》2013,(24):407-407
电站是电流、电力和电压的综合处理场所,是发电厂和用户之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汇集电流、分配电力和分配电压的作用,而电气二次设计可以更好的监控和保护供电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变电站一次设备中的电气主接线设计参数,然后基于此提出了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方案。结果表明,电气二次设计可以有效监视、控制、保护一次设备运行的电气设备,实现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在具体的电气二次设计中,需要对电能计量、电能采集系统、直流系统、站内监控系统、继电保护和火灾消防等系统进行参数配置和系统设计,才可以保证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电网系统不断升级改造的背景下,变电站的施工建设为实现我国远程输送电网的覆盖率提供了基础支撑。但是,随着变电站运转工作的不断推进,其中所隐含的各种问题被不断的显露出来,并逐步成为影响我国电力电网建设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以电气误操作表现尤为突出。下面本文将对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娇 《科技与企业》2014,(14):393-393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电力事业的投入力度,110kV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110kV变电站是众多变电站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而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使其对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0kV变电站的电气一次设计直接关系着110kV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基于此,本文以《探析有关110kV变电站的电气一次设计》为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属于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对电气一次设备进行智能化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必须与各种技术相结合。主要针对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和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各地变电站不断崛起,随之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与隐患。在变电站电气调试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许多涉及到设计与安装调试的问题与故障,为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埋下了隐患。文章分析了变电站电气调试过程中的常见故障,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电力领域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变电站中的电力设备,能够对日常所需的电能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电量得到有序的供应。部分电力变电站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对电力设备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但在实际的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因素,影响着电力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本文通过对电力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对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提高电力变电站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6,(18):91-92
变电站在确保电网供电可靠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10 k V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提高电力事业的关键领域。文章将结合110 k V变电站工程在珠三角农村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探究其一次电气部分设计的详细情况,在110 k V变电站一次电气部分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探讨110 k V变电站一次电气部分设计中配电装置、变压器、接线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一次电气部分设计中对变电站的智能优化方略,以期为后续的110 k V变电站一次电气部分设计研究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建设正朝着完善成熟方向迈进。变电站建设是电力输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作为变电站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变电站正常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文章从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变电站电气施工阶段的技术,对变电站电气工程设备的各项施工工艺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力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定期检修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对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检修工作,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通过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内容、方法以及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状态检修策略,旨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水平。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开发》2015,(20):123-124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各产业的积极发展,最终导致对电力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在电力电网的建设中,500 k V变电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面对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问题的出现,文章将对其产生原因与监控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蒙兰宽 《科技与企业》2014,(15):139-139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气自动化科学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推广,尤其是综合自动化系统在110kV变电站中逐步替代传统的二次系统,对于促进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就如何做好110kV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设计工作进行了探究。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促进电力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电网建设不断增强,电力体制改革力度也随之越来越大。变电站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力系统的工作质量与进度。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变电站设计经验,探讨了35kV变电站设计,从电气主接线设计、设备平面布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方面展开论述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是保证电力供应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低压转换和功率转换的重要设备,在智能化的改造技术中,往往集合了集成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磁干扰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文章将分析在智能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向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开发》2016,(17):104-105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我国的供电设备在供电时都会有大量的电力损耗产生,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供电企业对一次电气设备都进行高压实验,以便减少供电系统的电量消耗,使电力能充分地得到利用,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益,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寿命普遍比较短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寿命的主要原因,并重点针对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安装工艺、接地系统抗腐蚀性和运维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变电站一次设备使用寿命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变电运行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在我国的电力生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变电设备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发达,对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也更加现代化,出现了智能巡检系统、无人管理系统等。保证电力的安全运行对变电站来说是最重要的管理工作。而电力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管理。本文谈及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管理应注意的各个问题,并从人员的思想和素质角度整体提高变电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