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从时间的特性出发,通过模型说明了时间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风险承担者,即人力资本所有者是用其投入在企业中的时间作为其风险的承担者。本文的分析回答了一个基本的问题:人力资本所有者是用什么来承担企业的风险。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享有部分企业剩余索取权,这从理论上肯定了现在许多企业实行的分享制、股票期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所有者和货币资本所有者作为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在企业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承担着不同的风险类型,构建一种风险共担机制,让二者共享风险性收益,对于企业价值分配与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创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型企业中知识资本的界定与度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从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到知识资本企业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是将人力资本概念进行拓展,提出了知识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技能与知识。我们深入研究后就会发现:人力资本代表了企业解决问题的个人能力。而人力资本所有者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是以潜含的、未编码(tacit)的形式存在,因此人力资本附着于人力资本所有者个人,个人拥有对自己的未编码知识的所有权。但是,一旦人力资本所有者将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将自己的无形的、未编码的知识转化为有形的、编码的知识,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充分性在于人力资本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专用性的提高所带来的人力资本所有者谈判实力的增强,而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特性是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治理结构能使人力资本得到有效激励。我国国有企业应考虑人力资本分享所有权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授权经营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企业理论的探讨,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一一代理关系仍然是理论界和实业界谈论的一个基本命题,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的契约理论”的要义是企业的契约性,即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合同)的组合(nexus of contracts),企业是由许多个独立的要素所有者组成的。所有这些要素所有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另一类是提供物质资本(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有些参与人既提供人力资本又提供非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可以从非人为和人为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导致一个企业非人为的人力资源风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的心理、生理的复杂性;而人为因素的根本原因关键在于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是由具有人力资本产权的劳动力组成,而人力资本产权具有自主性、排他性、可交易性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手致了企业的人才外流、不作为这样的人力资源风险。因而,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可以从合理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束管理。  相似文献   

7.
传统经济运行的一般特性是一元导向经济,生产要索的投入产出都是在以生产资料为基础上进行的。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支配着劳动者和其他生产要素,一元导向经济是企业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相互博弈的结果,在工业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非人力资本匮乏,劳动力相对过剩,非人力资本作为稀缺资源在与人力资本的谈判过程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结果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人力资本所有者只能获得固定工资。  相似文献   

8.
浅探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中的特殊资本形态,其产权相当特别,即只能属于个人,非“激励”难以调度,而激励的有效方式就是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剩余索取权。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呈现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在实践中,人力资本要真正取得剩余索取权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风险中的产权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可以从非人为和人为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导致一个企业非人为的人力资源风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的心理、生理的复杂性;而人为因素的根本原因关键在于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是由具有人力资本产权的劳动力组成,而人力资本产权具有自主性、排他性、可交易性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导致了企业的人才外流、不作为这样的人力资源风险.因而,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可以从合理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来管理.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知识、经验和技术,在健康、教育、培训等方面所进行的资金、实物和劳务的投入。由于企业是以微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组织,对人力资本投资更加注重实效,更加关注其投资能否收益大于投入。同时,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诸多的特殊性质,从而使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必须慎重。必须客观分析企业人力资本的可能风险,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以获得最大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1.
刘建英  谈娟 《财会通讯》2009,(3):136-137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念,不断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其他投资相同,人力资本投资也具有风险胜,所以如何完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体系,以避免或降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企业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企业竞争首先表现为产品质量、市场价格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而这些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的竞争。企业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人力资本又不同于物质资本。它是一种会跑的“资本”,并且它的使用控制权天然由其载体控制,即人力资本投资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相分离,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激励是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存在道德风险的关键所在,而如何缓减专用性投资带来的套牢问题便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旨在说明关系契约可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所带来的套牢问题,同时,关系规范可以降低关系契约与生俱来的谈判成本,有助于关系契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杭州正大青春宝集团内部实行股份制改造,按董事会的决定,董事长冯根生须至少认购价值300万的股份,可是冯总却买不起。于是,问题出现了。这价值300万的股份究竟以何种方式到达冯总名下呢?据悉,浙江省已组织专家研讨。企业本是一个契约组合,通过对自己投入企业的要素拥有产权的当事人共同签订组成。根据投入要素类型,所有人划分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脑力、体力投入企业生产经营,不断积累,理应获得风险收入和知识权益。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样,都是独立的产权主体。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日渐深入,虽然研究内容各异,但都围绕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在不完全合约中、让最重要、最难监督的成员和哪些贡献最难估计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可以使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达到最大程度的对应。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理论可以测算出非人力资本的贡献,而对人力资本的贡献却相对难以计量,加之人力资本所有者创造的无限性和监督的有限性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最重要和最难监督的人。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组成的特别合约,企业收益是双方合作的结果。但是,人力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获得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权利,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本所有者要求成为继投资者、  相似文献   

17.
<正> 现代的人力资源观认为对人力的投入不是一项花费,而是一项投资,而且这种投资是有产出的,并能不断产生出更多的回报。国外许多知名企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而我国的许多企业没有树立人才投资回报观,或重视短期投资回报率,或者对人才投资的回报前景担忧,不敢承担人力资本的风险。人力资本具有的特点1.人力资本的能动性。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受到激励的时候,会不断释放能量,创造佳绩;在受到挫折时,则会将其人力资本部分地"关闭起来"。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詹姆斯教授对人力资本的能动性曾做过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只不过发挥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念,不断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其他投资相同,人力资本投资也具有风险性,所以如何完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体系,以避免或降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企业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本涉及到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了人力资本产权界定问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决定着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而治理结构则是企业产权界定实现的具体形式,治理结构的选择会影响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合理性。从而形成了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企业治理结构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满意+持续改进”的企业收益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统企业收益分配模型及其问题 “股东至上论”的传统企业收益分配模型(如图1所示)占据了当前各种社会形态实际分配的主流地位。许多学者分别从主观风险偏好差异、团队生产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等方面,论述“资本雇佣劳动”、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剩余价值的合理性。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也是根据上述思想进行分析设计的。如资产负债表根据“资本=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仅对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诉求进行考量,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仅体现股东获得的净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