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工业化社会的技术创新组织在网络环境下存在转型要求,虚拟技术创新联盟是网络环境下理想的技术创新组织。本文在对工业化社会技术创新组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组织转型的设计思想和转型的目标模式,并对虚拟技术创新联盟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虚拟研究中心及其对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了虚拟研究中心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组成形式的基础上,论述了虚拟研究中心对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战略举措。聚焦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理论层面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联系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其通过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企业科技人才积累、企业科技研发效率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科技人才积累的正向机制效应大于研发资金投入的正向机制效应,企业科技研发效率的机制效应最低且为负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组织优势,结合农业技术属性和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现状,提出建立旨在农业技术研发的虚拟组织构想。进一步分析了虚拟组织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优势,能够实现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优势互补,降低技术创新风险,通过扁平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内部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同时虚拟组织动态化的组织模式,将增强龙头企业面对市场的灵活性。虚拟组织的优势能有效化解农业技术创新风险大、投入不足、动力不够问题。依据龙头企业资源状况,虚拟组织技术创新可以采取核心外围形式,也可以是平行模式。推动虚拟组织创新活动,宏观上应以政府为主体,建立有利于虚拟组织创新的体制环境,微观上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完善有利于各方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宋晓洪 《经济师》2007,(5):55-56
技术创新的虚拟联盟是加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模式,文章对技术创新虚拟联盟运行的协同竞争进行了博弈分析,并作了博弈结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困境的分析,研究了构建虚拟人才研究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虚拟人才研究室的基本形式、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构建虚拟人才研究室,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党的十五大和中央技术创新大会的精神,落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的指示,东南大学(以下简称东大)充分发挥高校学科设置面宽、人才配备齐全、科技力量雄厚、实验手段先进和科技成果丰硕等优势,全方位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促进科技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东大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现有以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的核心是保护创新者的利益,产权激励制度是一种合理的方式。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制度设计原则是保证创新收益与风险的均衡。知识产权激励是产权激励的重要内容。对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人员的激励或者外围环境的激励,本文力图建立一个以企业作为分析边界的产权激励模式。对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从产权形式角度划分为虚拟和实体产权。企业主体虚拟产权包括以品牌价值增值权为体现的声誉收益权,企业内部成员虚拟产权体现为以影子股票或者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远期剩余索取权。从企业边界角度,内部产权激励中股权激励包括虚拟股权激励和现实股权激励,外部产权激励包括政府的知识产权制度。此外,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界定与保护制度是虚拟与实体产权激励制唐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明了技术创新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通过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SWOT分析,指出跟随创新、模仿创新是其技术创新的主要战略,同时介绍了动态协作团队、虚拟组织这种有利于创新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对策与推动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析技术创新的特征入手,论证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地位与作用,认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是企业,也只能是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因素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站在较为综合的角度,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强信息建设与开发、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对策建议。并在加强宏观指导、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企业成为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主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处在国际竞争大背景下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事关大局,日显重要。现阶段其主体地位的形成不仅要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为企业提供财税与金融方面的有力支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企业也必须对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良好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企业进行跨边界网络化合作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整体效应,实现创新和利益最大化。目前,企业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组织间协同。通过对技术创新网络协同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5种协同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OLED产业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测度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得出全球OLED产业形成的技术创新网络处于协同成熟度模型的管理级,即组织协同阶段。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迫切要求企业在“互联网+”策略下从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角度打造核心能力。通过对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典型案例的研究,运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逐次提炼标签、概念、初始范畴、主范畴、核心范畴。在此基础上,探索“互联网+”战略下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动关系,并总结出“互联网+”战略下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市场机会识别—价值主张创新—技术创造性模仿创新—商业模式‘营销—盈利—运作’三模块持续创新—技术渐进性自主/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14.
经济与科技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杠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内生联系。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对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内生驱动器,加快构建长株潭一体经济快速增长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增强聚集效应、创造科技创新扩散机制是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韩国科技创新体系及评价机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韩国的科技开发政策和技术创新路径分析显示,韩国早期是以模仿和跟踪国际先进技术为主,科技创新相对滞后。随着政府对科技体制和政策、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调整,合理高效配置资源,完善软硬环境建设,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得以不断提升。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和数据对比研究,探讨韩国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对该体系建设架构的检测和评价机制,揭示韩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特征,对我国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战略,科学规划创新平台,加速提高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技术和资金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要素,采用2014-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数据,对技术信息获取、政府科技资助是否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理论假设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信息获取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积极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活动有明显“抑制效应”;技术信息获取与政府科技资助协同作用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对厘清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能力是“扶持效应”抑或“抑制效应”,及如何建设技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制定政府科技资助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航空制造业如何借助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来→走出去→走上去”的战略意图,从历史沿革角度回顾分析中国军民融合内涵和演变过程,总结航空制造业军民融合“军转民→寓军于民→军民一体化”发展战略范式,在此基础上,借助全球创新网络理论分析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力。通过对中国大飞机项目的纵向案例分析,探索并提出通过地理、组织和知识边界拓展构建研发网络,是航空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追赶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中国大飞机市场面临全球化背景下寡头竞争格局,在国际化进程中,应采用整合、并购和合作方式优化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并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国际合作为辅的发展思路,建成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突破欧美技术封锁,形成军民技术创新“双螺旋”协同发展格局,进而实现核心技术“走上去”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8.
提凯博 《经济研究导刊》2014,(19):108-110,113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相结合,是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战略规划的需求,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深化金融改革的必要选择。利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山东省科技创新水平,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结果表明,山东省是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原因,而资本市场资金并不是科技创水平提升的原因,据此提出完善山东省科技金融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也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能源产业,在有限的油气资源量和国外大石油公司竞争的压力下,如何提高石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何科学评价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对于石油企业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AHP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在构建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评价体系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评价模型,以期能够对实践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首先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14年长江经济带省域科技创新能力,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其空间关联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省域科技创新能力大体呈现阶梯状分布格局;长江经济带省域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关联性显著,科技创新能力相似的省域在空间上显著集聚;长江经济带省域科技创新发展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打破两极分化的空间结构,构建协同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