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经常性损益是上市公司必须在定期报告、招投说明书和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中披露的项目,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第1号》),又于2004年1月进行了修订(以下简称《问答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的利润情况历来为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在内的报表使用者所关注。但在现行利润表编报的框架要求下,非经常性损益的存在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的真实反映,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要正确判断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和持续盈利能力,必须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干扰和影响,充分关注报表附注中的信息披露,才能清除业绩泡沫和市场泡沫,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松 《上市公司》2003,(5):22-26
研究背景 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历程。在这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在数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下降的趋势。亏损上市公司逐步增多,一些亏损上市公司不得不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通过对亏损上市公司的研究,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亏损上市公司在转亏与扭亏的当年会确认巨额的非经常损益。如深深房在1998年由于会计政策的变更,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证监会2008年非经常性损益规范的新内容,选取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后济南钢铁、复星医药等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数据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高投资者正确解读上司公司财务报表、合理判断其投资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清逸 《上市公司》2003,(8):12-17
从1999年年报开始,中国证监会首次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标,至今已经披露了七次。2001年4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一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1号问答》),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含义和内容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这一财务指标也在逐步规范,本次年报是第四次执行《1号问答》。但从2002年年报来看,无论是其披露还是涉及项目的认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了一种公司根据自己需要增加减少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证监会2008年非经常性损益规范的新内容,选取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后济南钢铁、复星医药等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数据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高投资者正确解读上司公司财务报表、合理判断其投资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信息使用者日益成熟、理性,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公司盈余金额的大小,而更关注公司盈余的持续性,因而也就有了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区分。本文拟就我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修订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使用者日益成熟、理性,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公司盈余金额的大小,而更关注公司盈余的持续性,因而也就有了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区分。本文拟就我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修订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哲明 《会计之友》2004,(10):17-18
现代资本市场,不少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业绩,使非经常性损益在利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已“喧宾夺主”,严重影响了会计报表的正确阅读和理解本试图从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是否应该披露、如何披露以及在实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一下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为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投资者与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有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认识,证监会长期以来对非经常性损益十分关注,曾于1999年发布了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并在2001年、2004年以及  相似文献   

15.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项目 (1)处置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2)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3)各种政府补贴;(4)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5)短期投资损益;(6)委托投资损益;(7)扣除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其他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8)因不可抗力因素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9)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10)债务重组损益;(11)资产置换损益;(12)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13)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14)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相似文献   

16.
17.
袁玲 《财会通讯》2004,(10):53-53
2004年初中国证监会对2001年4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规范问答》)进行了修订,对相关项目进行了更详细和明确的界定。本文拟对相关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非经常性损益成为净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股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对我国A股市场2006-2009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分类处理,分为盈利公司和亏损公司,并对两者的混合样本、盈利公司样本和亏损公司样本分别进行了关于非经常性损益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这种方法与过去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的只对总体样本进行分析的方法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盈利公司还是亏损公司,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与股价的关系不显著;(2)盈利公司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与股价显著相关,但在亏损公司中此特点不显著;(3)对盈利公司而言,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与股价的相关性比非经常性损益更具有价值相关性;对亏损公司而言,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比经常性损益更具有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非经常性损益对沪市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非经常性损益、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上市公司财务的整体影响以及对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具体影响三个层次的分析,发现上市公司通过主营业务经营所获得的收益仍然是构成2003年财务业绩的主要来源,并且有继续向好的趋势;其整体业绩并未因非经常性损益的原因而导致质量低下。但同时数据也表明,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利润调节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对微利公司和 T族公司尤为如此。文章也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了2003年度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此外,文章对目前有关部门对非经济性损益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剖析,揭示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任一件商品来说,包装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得体的包装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这一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适当的包装似乎无可厚非,但如果包装“力度”过大,完全失去了本来面目,则将对投资形成误导,为了拧干上市公司业绩的“水份”,排除“天上皇掉馅饼”式的偶然性收益的包装,还公司业绩以本来面目,中国证监会规定从1999年七始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并说明扣除的项目和金额,这样,通过突击报表重组的上市公司就黔驴技穷,真实业绩一览无余,投资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辨别公司业绩是“结实”还是“虚胖”,可以准确判断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从而对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树立正确的市场投资理念,培养良好的投资氛围都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细致分析和准确评介“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得润的影响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