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论有效性与实施有效性: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含两层含义:理论有效性与实施有效性。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在正常情况下是理论有效的,但在经济危机期间,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大多数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是理论有效和实施有效的;货币主义肯定了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但坚持认为货币政策是实施无效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从根本上否认了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新凯恩斯主义和新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家同时肯定了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和实施有效性。目前,经济学界的基本共识是:货币政策在短期对实际经济活动具有重要而持续的影响,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是,货币政策的长期效果体现在物价水平的变动上。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来调节国民经济,在西方又称为政府干预。对于政府干预是否有效,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学派,如凯恩斯学派认为政府干预有效;有的学派,如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等认为政府干预无效。瑞典皇家科学院官方评论指出,根据现行理论(指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制定的稳定化政策未能实现经济政策的目标,这已是屡见不鲜的情况。基于此,它将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主张政府干预无效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但是纵观世界,  相似文献   

3.
王征 《大陆桥视野》2013,(20):11-13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属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自由流派。它突破了货币周期理论,把来自供给方面的技术冲击等意外真实冲击看做是经济波动的根源;认为经济波动不是对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偏离,否定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和短期的观点;坚持货币中性主张;反对政府的干预政策。它以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的理解,超越了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从而引发了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潮流。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基础之上,即宏观经济分析必须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所基于的微观经济分析与新古典分析有着本质的不同;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解释社会变迁。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的实质作一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路继业 《经济论坛》2011,(12):215-220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经历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至当今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本文对宏观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特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介绍,认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动态模型,并且引入了垄断竞争、理性预期和价格粘性,这使得该理论可以明确地分析宏观经济从短期至长期的调整机制,更有利于对整个宏观经济调整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目前宏观经济学理论界主要的分析框架和工具。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研究的复杂性科学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基本上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天下,微观经济学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而宏观经济学也是建立在主要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在两大主要宏观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在构建微观基础上固然全面引入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即使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也都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有关,坚持了理性与理性预期,区别只在于强调了市场的不完全,强调了价格与工资的刚性。所有的主流经济理论都强调自己是一门科学,注重借鉴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汪浩瀚 《财经研究》2005,31(10):86-9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解释的是社会变迁.文章在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运用交叉科学方法和整体主义方法论,发现新古典方法论的问题在于:方法论构建中的双重标准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宏观经济研究的不合理认识、认为非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有普适性、以新古典理性主义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排他性基石、唯计量方法才是经济学研究。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形成和发展所依赖的欧美社会特性与中国社会特性的差异看,仍处于构建中的中国经济学与其差异将是巨大的。把新古典经济学作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不仅是方法论上的封闭系统,而且不利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古典经济学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清算和理论与历史的反思,探讨了新古典经济学铸成如此大错的理论和历史渊源。文章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完美理性和完善市场假定在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中的误导作用,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指出经济学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分析和描述世界。  相似文献   

10.
周宁 《当代经济》2021,(9):49-53
工业社会带来的生态与经济矛盾尖锐,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新经济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西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已经不能对此做出合理解释,生态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世界性的科学.由此,本文对生态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生态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其内在体系的一致性、稀缺资源优化配置、共同福祉实现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生态经济学摒弃了"劳动价值论",并运用"熵的价值论"进行动态化的通量分析,研究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1.
新古典经济学在中国转型实验中的作用有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凯恩斯革命的新浪潮。他们否认大萧条的基本教训,无视历史的多样性和经济的复杂性。他们自上而下设计的自由化与私有化政策,导致苏东(前苏联和东欧)经济在过去十余年间的大幅下跌。中国和苏东转型实验的比较研究,促使我们重新检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例如均衡学派与非均衡演化学派关于经济波动本质的争论。转型萧条的惨重代价,使我们加深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误区,例如价格的线性供求理论、预算软约束理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趋同理论。中国基于学习、创新和分散试验的新经验,将使经济学超越均衡优化的古典规范,去探索非均衡演化的复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自《通论》发表以来,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效的争论一直贯穿于整个宏观经济学界。因此,从理性预期模型出发,对于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效进行了再分析,通过博弈论思想的引入探究了宏观经济政策能否达到理想效果。在对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时指出了为何会出现“滞涨”,为何近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央越来越注重预期管理,这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对宏观经济预期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新时期特殊性,从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货币政策有效性、房地产宏观调控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等五个方面探讨当前我国加强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增强"稳政策才能稳预期"的观念、加强提振信心的预期引导、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把握适度沟通、加强理论研究等新时期完善我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中,西斯蒙第和凯恩斯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批判了萨伊定律,肯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他们所倡导的需求不足论,存在许多相近之处又各具特色。对二者危机思想的比较研究,既可以揭示古典经济学中危机理论发展演进的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加深对当代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预期是指经济当事人对与其决策相关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变动值所作的估计或判断。在经济学中,预期主要包括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其不仅影响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也影响政府决策的结果。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已有大量关于预期的研究,但在反垄断政策领域,预期还未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借鉴预期在宏观经济学中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预期的作用及其对反垄断政策的若干启示:第一,反垄断政策是政府与经营主体之间的博弈,在理性预期下,政府存在背弃诺言的激励,因而最优控制理论并不适用于经济计划。第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面临是遵守规则还是相机抉择的取舍,两种选择分别体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政府应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第三,政府的政策信誉对反垄断政策的执行效果至关重要,时间不一致的政府政策将会损害其信誉,建立政府的政策信誉比政策本身更为重要。第四,预期管理对反垄断政策是重要的,西方国家的预期管理在提高宏观经济政策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认为,与宏观经济学重视对预期的研究相一致,对预期的研究或将成为反垄断政策领域至关重要的一环,充分理解、研究和有效运用预期,对于政府实现既定经济目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市场活力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本文认为,在经济学体系、研究范式及方法论日益完善的过程中,经济学家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不断深化,且日益呈现出多元视角;而"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一方面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和分析工具的进一步成熟,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经济学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博大思想体系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本年度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萨金特的研究开创了或涉及到现代经济学的多个前沿问题,对经济学的贡献范围广泛。早期工作包括对自然失业率、真实利率的货币中性、动态劳动需求、超级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和对古典理性预期模型的货币中性的检验。在20世纪80年代他和汉森一起发展了新的计量经济方法来估计理性预期模型。此外,他还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宏观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理性预期均衡鞍路径的稳定性和政策无效性假说,可观测的理性预期和非理性预期货币中性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主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存在着非正统经济学所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法则的虚假性质疑与逻辑悖论质疑,并丢失了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所重视的收入分配与阶级分析传统。因此,一类古典-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在最近十余年发展起来并得到相当程度应用。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的数据对它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生产率下降的"马克思有偏技术进步",该模型对中国经济的有效性成立,这意味着固定工资份额假设下,经济将会遇到实际工资率上升、长期利润率下降的"马克思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国内预期理论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堪称领军型学者之一的江世银教授,最近出版了《预期理论在宏观经济中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书,这是江世银教授长期以来对预期理论与预期问题研究的第四本个人学术专著,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该书将各种不同的预期理论应用于宏观经济中,已大大超出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最新认识。虽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上个世纪已经达到了  相似文献   

20.
萨金特以经济人预期的极限点(理性预期)作为假设条件,对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最终取决于经济政策在多大程度上缓和或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而不是经济人的理性预期。因此,萨金特的"因果论"不能解释和解决欧美政府在当前所面临的严重经济问题,而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已经较透彻地分析了当下经济危机因果关系和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