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绿色财会》2013,(12):F0002-F0002
<正>2014年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国有林区片学术研讨会拟定于8月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决定,现征集2014年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国有林区片学术研讨会论文。  相似文献   

2.
《绿色财会》2014,(7):F0004-F0004
<正>2014年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国有林区片学术研讨会拟定于8月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决定,现征集2014年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国有林区片学术研讨会论文。  相似文献   

3.
《绿色财会》2020,(3):F0002-F0002
1.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3.生态补偿与减贫协同作用的探讨4.深化林业投入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的研究5.深化林业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改革的探讨6.构建国有场圃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的研究探讨7.强化农村集体林木资产核算和管理的经验交流8.我国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改制后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探讨9.林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林业定点扶贫的绩效与评估11.森林固碳的成本与效益分析12.森林碳汇价值的评价研究13.林业碳汇项目融资探讨.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我国生态林业建设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问题。本文分析了可持续生态林业建设进行补偿的必要性 ,给出其理论依据和法律及政策依据 ,说明补偿的可能性 ,最后从补偿费的征收范围与对象、征收标准与方法及征收办法、补偿费的使用与管理方面提出生态林业补偿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绿色财会》2014,(5):F0004-F0004
<正>2014年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国有林区片学术研讨会拟定于8月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决定,现征集2014年中国  相似文献   

6.
《绿色财会》2014,(3):F0004-F0004
<正>2014年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国有林区片学术研讨会拟定于8月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决定,现征集2014年中国  相似文献   

7.
周剑英 《山西农经》2020,(8):90-90,92
目前在林业生态发展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的,因此要不断完善补偿机制,使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林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研究与分析了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3.生态补偿与减贫协同作用的探讨4.深化林业投入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的研究5.深化林业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改革的探讨6.构建国有场圃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的研究探讨7.强化农村集体林木资产核算和管理的经验交流8.我国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改制后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探讨9.林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态公益林分布在河流的源头、湖泊周围和风沙地边缘等重要地区,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是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新疆公益林补偿现状,分析了公益林补偿实践中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组织及补偿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生态补偿,建立生态补偿多元投入机制;创新公益林补偿标准,建立公益林补偿激励机制;健全补偿组织体系,完善公益林补偿管理机制;加强补偿绩效评估,规范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完成后面临经济社会转型的复杂形势,林业职工老龄化趋势必然引发林区经济社会结构与功能、林区生态建设实践方面的深刻变化。首先,从林区人口流动发展历程出发,归纳演绎林业职工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典型特征,包括林业职工老龄化风险较高、老龄化林业职工陷入多重生计困境、住房风险依然存在、家庭财产性收入不足;然后,深入分析林业职工老龄化趋势的潜在影响,如不利于多种经营下的产业转型、生态资源保护质量难以保证、家庭生计持续脆弱风险加剧;最后,提出应对林区林业职工老龄化趋势的措施机制,包括多元化产业发展机制、现代化技术支持机制、专业化职工培育机制、持续化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不同林种的行为特征,得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预期目标与改革结果不相一致的结论。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国家对采伐限额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税费制度这3种影响林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并从5个方面指出国家对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配套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研 《林业经济问题》2020,40(2):181-188
森林生态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引发了森林生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正、负外部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供需失衡。通过构建产权交易机制可以消除由于外部性而引发的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森林生态资源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森林经营者、厂商和居民,将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赋予居民,由企业承担环境治理费用,将森林生态资源的收益权赋予森林经营者,采用污染者付费模式,借助产品市场所构建的森林生态资源交易模型,能够在交易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均衡。森林生态产权交易成本包括创建成本和运行成本两部分,当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的运行成本小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时,产权交易市场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对于任何一项森林生态资源来讲,在稀缺性、竞争性和排他性3种经济属性上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是建立该项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前提。现阶段只有森林景观和碳汇两类森林生态资源的经济属性符合私有化产权交易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根据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讨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生态补偿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利益驱动、决策行为和依据以及主体间交互作用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在不同情境下影响林农和地方政府演化博弈均衡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和策略演化方向依赖于初始状态及其演化路径,并与博弈矩阵的参数有关;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可持续性;作为项目的直接实施主体,林农的积极性与响应度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效果。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构建政府主导、林农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市场、以市场化手段解决森林资源短缺问题,是当前经济学界专家与学者们着力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对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的研究进程和分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建立与之相应的市场化机制,并从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几个方面对森林生态服务市场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指出政府在森林生态市场构建及运行中所起的作用,提出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伊春林管局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态补偿标准确定依据的比较分析,认为生态补偿应以成本补偿为主,并考虑森林生态区位的重要性,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分、林龄等自然属性来制定差异化的补偿标准。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区位和森林生态效益调整系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计算模型,并对伊春林管局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持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西藏最近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定量计算了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并结合西藏森林资源状况和现行的生态政策,实证分析西藏的生态补偿制度,提出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补偿的具体建议,为西藏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补偿标准的出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林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还提供重要的生态产品和服务。通过林业对农业、畜牧业、渔业、旅游业、中医药业、水利水电业、固碳制氧等方面贡献的分析,以及通过从森林资源核算分析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提出建立多渠道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林权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森林资源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效益属性,政府和林农对这两种效益有着不同的追求。实施限额采伐制度使林农对林木的处置权受限,而且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林农经营森林的正外部性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因此政府与林农对不同效益的追求成了林权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构造博弈模型,分别分析存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不存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两种情况下,政府和林农的博弈过程,从理论上证明在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下,政府实施自由采伐的政策,落实林农的处置权可以使政府和林农双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国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研究现状,并且新构建了一个超边际经济学框架用于分析公益林补偿问题。文章通过设定分工模型,对林农的个人决策模式和均衡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结论:在一定前提条件下:补偿标准和人口总数成正比;和转移支付效率成反比(存在层层截留补偿款);和公益林总面积成反比。并根据以上的比较静态研究推测指出补偿公益林的标准应该是介于"完全自给自足的林业经济结构U(Ayz)"和"完全专业化的生产公益林的结构U(B1)"之间。这个分析框架可以用来帮助分析公益林补偿的诸多问题,为政府合理制定补偿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机制是现阶段推进我国林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作为分析该问题的基础。受外在补偿的应该是特定公益林的经营者 ,而不包括商品林的经营者。补偿的标准是价值补偿 ,为保证公益林的扩大再生产 ,必须保证公益林经营也有盈利 ,使用者补偿途径应该分步到位 ,逐步推进 ,国家、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参与 ,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