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GX井是一口三段制的定向井,在充分对钻井设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施工井眼轨迹控制的直井段、造斜段和稳斜段,以及安全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保证了该井施工的安全与高效。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长水平段水平井的钻井施工都具有较大的难度,滨435-1HF井是胜利油田开发超低渗滩坝砂油藏的第一口非常规长水平段水平开发井,该井完钻斜深5007.00m,自沙三上直至目的层沙四上纯下亚段含有多套泥岩、油泥岩,灰质或砂质泥岩小层,控制好三开裸眼井段多套泥岩层在长期的水平裸眼施工中保持井壁的稳定是该井成功完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钻具结构、钻头选型、井身轨迹控制、井眼净化、井壁稳定等方面介绍高含泥长水平段水平井的优快钻井技术在该井的成功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F205-P135井是部署在SL盆地中央坳陷区的ZZ鼻状构造上的一口开发水平井,文章从井眼轨迹设计概况入手,详细介绍了增斜段和水平段的井眼轨迹控制情况,希望对施工同类型的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TX55井设计最大井斜角30度,为了实现井眼轨迹精确控制,在直井段防斜打直,造斜段精细轨迹控制,稳斜段勤调整、少调整,实现了该井的准确中靶。  相似文献   

5.
涪陵页岩气田多采用"井工厂"模式开发,井型为长半径三维丛式水平井.该类井型具有偏移距、靶前距大,稳斜段、水平段长的特点,钻井施工中存在摩阻扭矩大、地质预测偏差大、轨迹调整频繁、中靶难度高和轨迹控制难度高等技术难题.针对涪陵页岩气田三维丛式井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三维井眼轨迹剖面优化设计、降摩减阻技术研究、轨迹...  相似文献   

6.
Emir 5井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一口大斜度定向探井,四开为Φ215.9mm井眼,采用复合盐聚磺钻井液体系,该井井深2850~2950m以黑色炭质泥岩为主,胶结疏松,井壁稳定性差、坍塌掉块严重,易井漏,钻进过程中,因井壁失稳及井漏导致三次卡钻。分析认为设计的钻井液体系抑制性不足;同时该井段是增斜段,末端井斜达58°。经岩屑化验、方案讨论,制定了加强钻井液防塌性能、钻穿漏层承压堵漏、提高密度、请示甲方改变轨迹等措施,最后一次侧钻,严格按照制定的措施施工,承压堵漏后钻井液密度维持在1.62g/cm~3,改变易垮井段轨迹为稳斜段,井斜30°,最终顺利钻穿易垮井段,完成这口高难度井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7.
井眼轨迹控制是定向钻井技术的基本内容,其中五段制剖面定向井施工难度较大,本文结合实际,主要介绍了冀东油田高新93-1井的井眼轨迹控制、相关定向钻井技术,并对施工中可选取的增斜降斜钻具组合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些经验,对五段制剖面类型定向井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S163-X1井是部署在三肇凹陷升平油田的一口评价井,通过对该井钻井施工难点分析,进行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的优化设计,钻井施工中应用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和安全钻井技术,保证了该井施工的安全、高效和优质.  相似文献   

9.
水平段施工过程中现场地质监督根据钻时、岩性及气测全烃值、伽玛值与定向等相关数据及时作出判断调整井眼轨迹。规避水平段钻遇储层少的录井质量事故,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缩短了建井周期。  相似文献   

10.
JH17平25井是一口“直井段-增斜段-稳斜段-增斜扭方位段-增斜段-水平段”六段制三维水平井,完钻井深2234.48m,造斜点500m,最大井斜89.13°,水平段长505m,面临造斜点浅、轨迹控制难度高的技术难题.通过优化轨迹设计,优选钻具结构,实施轨迹精细控制,把握增斜扭方位关键环节,安全中靶,井身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1.
在华北油田开发后期,很多的老区块采取的是滚动扩边的办法来提高产量.丛式井钻井技术在国内各大油田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华北油田近年来丛式井也越来越多,对于丛式井的提速也是大家一直在追求的.丛式井的开发需要获得几个重要的技术支持,如何快速的进行丛式井的钻井施工,如何在丛式井施工时既能做好防碰工作,又能安全高效的完成任务,都是提速需要考虑的问题.楚18断块采用了五段制井眼轨迹设计剖面,该区块布井多,井网密,整托距离5m,上直段并行井段长,井间碰撞因素较多,钻井施工过程中绕障难度大,对井眼轨迹控制和监测技术要求高.施工过程中,全局考虑丛式井的井眼布局,优化剖面设计、优化钻井参数、简化钻具结构、严格控制轨迹、优化钻井液体系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安全快速钻井.  相似文献   

12.
防斜打快技术作为钻井技术之一,其作用能持续提高钻井速度和质量,降低钻井成本。该技术在中江区块得到一定的体现,在井眼轨迹控制方面得到一定的应用,为后续井眼轨迹的优化和施工奠定了基础。文章详细介绍了各种防斜钻具组合的使用特点、效果并进行了客观分析。以江沙321HF井直导眼为例,提出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海西部莺歌海区域崖城13-1气田A16井12.25"井段钻进至梅山组地层井斜下降严重,旋转导向钻具无法增斜,现场使用马达钻具,成功进行深层滑动造斜钻进,达到了工程质量以及地质中靶要求。本文以该井马达深层定向钻井作业为例,结合现场井眼状况以及施工技术,对马达深层定向钻进作业准备、定向钻进技术要点以及井眼处理措施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该井马达深层滑动造斜钻进作业的成功经验将为以后类似井作业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定向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各个油田进行油气田开发的主要技术之一,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SL盆地的G凹陷的有效开发动用,部署了GX井。为了打好GX井,在仔细分析钻井设计中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的基础上,对施工中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措施和安全钻井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制定,保证了该井施工的安全与顺利,为施工同类型井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二、主要技术措施
  1.该区块地层倾角比较大,地层的自然增斜率比较大。为了保证井身质量,应加强测斜,并根据单点测斜结果适时调节钻进参数,在易斜井段(1300-2130m)加密测斜,并根据测斜数据绘制井眼轨迹曲线。在常规钻具组合对井斜起不到控制的作用下,下入1度单弯双扶螺杆进行纠斜。在纠斜井段尽量减少动力钻进的井段,以便控制井段的全角变化率。采取以上技术措施可以确保井身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定向井施工中要想同时保证多个靶点中靶,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在分析SX井钻井施工难点基础上,对SX井的井身结构、井眼轨道、钻头优选、钻井液性能优化和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施工同类型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FX1602井的安全与高效施工,在充分研读钻井设计中的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设计要点基础上,施工中详细制定了井眼轨迹控制措施和安全钻井施工技术措施,保证了该井的施工安全与高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钻井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对于低压、低产且低渗的油藏来说,采用水平井钻井技术可以实现高效开发,而该技术的关键要点就是要控制好井眼轨迹.井眼轨迹的控制要注意直井段的防斜、造斜段的入靶及水平段的钻具操作等.  相似文献   

19.
侧钻水平井其钻井施工技术的关键就在于水平井井眼轨迹的控制,井眼轨迹控制程度的好坏是影响和决定侧钻水平井钻井质量以及钻井费用和水平井后期使用等非常重要的因素.相比一般的水平井而言,侧钻水平井具有中靶要求高、钻具刚度低及井眼曲率大等特点,所以在进行井眼轨迹控制时,不仅要求其要具有控制精度高、预测准确度高之外,还应对井底参数预测、油层垂深以及工具斜造率造成的误差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渤海调整井钻井井眼防碰问题,通过老井陀螺复测轨迹、出台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井眼碰撞后应急处理指导文件等手段,从技术和管理上对浅层防碰做了有效规避。但深部井段防碰(井眼防碰点在测深1 000 m以下的井)不同于浅部防碰,具有钻井参数反应滞后、分析判断干扰因素多等难点,现场操作处于被动防碰阶段,通过对定向井深层井眼防碰钻前数据比对、分析,优化轨迹控制、绕障措施,以某A45H井着陆段和水平段的防碰控制措施为例,进行技术分析和探讨。得出:与深层防碰相比浅层防碰技术更多体现在陀螺定向和绕障措施的制定,深层防碰技术更多体现在轨迹控制和深层防碰征兆的观察上;深层防碰需要更加认真的考虑实际轨迹的控制,在实际轨迹控制过程中向有利于防碰方向进行偏离;深层防碰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最新的实测数据和近钻头数据实时扫描防碰问题,并做预测;当前在渤海区域,采用的防碰技术都是被动式的,建议研究主动式的防碰技术即可能解决防碰问题的声波探测防碰技术、电磁波探测防碰技术、射线探测防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