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秋芳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14,(1):34-38
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工具来研究山东省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结果表明:(1)山东省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偏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波动趋势,说明其吸纳劳动力就业还有不确定性.如果能保证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地增长,预计到2031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超过60%.(3)第三产业中传统的商贸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 相似文献
2.
基于偏离度分析法的江苏省旅游就业潜力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峰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5):755-757
当前,旅游业的就业功能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预测和把握旅游就业潜力对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偏离度分析法对其旅游就业潜力进行了具体测算,以期对江苏省旅游就业工作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韩梅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6-8,17
对1995年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中就业结构存在滞后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面临长期压力。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就业扩张。 相似文献
4.
运用产业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结合1995-2010年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统计数据,进行劳动生产率和结构偏离度比较分析发现,河南省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因此,要加快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力薇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2):82-84
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关联方式,它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尤其是决定了就业结构的状况。陕西产业结构从整体上讲正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但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并且二者发展不平衡。为了缓解就业形势,陕西应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转化的增长与就业效应——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使我国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具有了独立的特征。不过,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减弱,产业结构转化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邢震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47-52
以浙江省台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等数据为依据,结合台州近十几年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运用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理论从两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作出剖析,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因素,指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解和比较,对云南第三产业就业进行实证分析,较充分论证了云南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并指出了就业有效增长的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选择.研究表明:(1)近10年,云南一、二、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分别为27.8%、2.2%、69.9%,新增就业岗位的69.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2)云南第三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就业吸纳空间;(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区服务业将是云南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主要行业,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则很难有较大吸纳就业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选择上海、安徽、重庆作为东、中、西部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三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但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越低;上海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趋近饱和,而安徽和重庆第二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上海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有限,而安徽和重庆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东部地区必须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接纳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且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就总量来讲,第三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于就业都存在正向拉动作用,且文化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0.13>0.037);就结构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符合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领域的自主创业,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承接文化产业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梁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3):29-32,44
文章首先对季节性就业的概念、内涵及组成进行了辨析,并对旅游季节性就业的分布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协整检验法测定季节性就业与居民出游数量间的关系,进而从居民出游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角度对旅游季节性就业的波动形式及幅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建议从人力资源开发、用工管理体制创新、细分市场拓展、产品供给多样化、营销方式创新及带薪假期设计等方面来引导和有效管理旅游季节性就业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既是重要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改革、发展与稳定所面临的近期极为紧迫的问题。理论和实践分析表明,随着工业化推进和发展,第三产业对就业的绩效越来越明显,表现在其显性就业效应和隐性就业效应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就业增长的主渠道。本文在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和综合就业效应高,就业吸纳空间大,就业吸纳能力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40-48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集聚能力、资源投入和垂直分工水平较低,并且受跨国公司对国内产业链的低端锁定,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价值链升级。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升级要求,文章应用突变级数法,从产业升级产出能力、产业升级投入能力与升级环境支撑能力三个维度构建区域文化产业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东部地区15个省市的文化产业升级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文化产业升级能力与其产业资源整体投入水平密切相关,而繁荣的资本市场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能够极大地提升产业升级环境,由此整体呈现出由中部内陆向东部沿海文化产业升级能力递增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6.
王桂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9(1):79-82
本文主要分析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就业的发展状况、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分布特点以及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并且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对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因素作了深入分析。最后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发展提出了一般分析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互动效应;建立了成分数据预测模型,对我国2014-20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了预测;通过计算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和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产值与其就业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能带动该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预测期内,我国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依然不协调。因此,我国今后发展的重点仍在第二、三产业,尤其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第二、三产业对劳动的吸纳能力来增加就业、促进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发展进程中的产业聚集现象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乃全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2):20-26,44
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聚集的现状、特征及产生产业聚集状况的各种动因,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产生的内在原因。最后,对产业聚集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力工业的竞争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国外电力工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电力工业的产业组织变迁做了动态描述,并针对横纵分拆的改革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电力是典型的自然垄断产业,电力工业的适度垄断经营体制由其技术特征和经济规律性质决定。对于厂网分开,可以作为改革的一个目标和方向加以探讨,但不是惟一可选择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属于自然垄断的输电网络,不但不应拆分,而且还应不断做大,做大电网有利于为电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强大的传输载体和稳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通过把反映保险公司风险状况的两个衡量指标纳入效率评估的DEA模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产险和寿险公司2002年-2007年的效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比较考虑风险因素前后的效率变化情况.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寿险公司中,有些公司通过承担较高的风险,提高了未经风险调整的效率水平;但在产险公司中,这种现象却不明显.将风险因素纳入效率的分析框架,对于效率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