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企业是一个综合性经济组织,企业所进行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点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毋庸置疑.企业的利润产生有多种途径,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来源,就是通过人的劳动来创造.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13年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中的又一里程碑,这部法律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发生变化 用工理念的转变.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企业的最大感受之一就是用工成本的增加,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实际上这也是该部法律在制定规程争论的焦点.因此,这部法律的实施给企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企业必须改变目前“低成本——低技术——低利润”的路径,不能再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实现利润的增长,而是必须转向“管理”“技术”“创新”来创造利润.  相似文献   

3.
许春玲 《企业研究》2011,(8):25-25,30
在这个竞争力极强的今天,每一个企业都在绞尽脑汁提高自身的业绩,尽最大的努力去为自身创造最大的利润。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企业业绩评价和薪酬激励制度这两种能够从长远为企业公司创造最大利润的两种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结合各个公司实际情况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业绩评价与薪酬激励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中标工程的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企业是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经济利益,关键在于企业能否顺利为业主提供合同承诺的建筑产品,即实现正常履约;同时更要求企业在工程施工中要以尽量少的人、材、机消耗创造较大的价值,即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在工程投标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合理低价中标,并为中标后创造利润、降低成本,有利于成本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组织首先是人的集合体,组织的活动是靠人来进行的,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通过人的管理.每一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拼命地工作,为组织创造更多的效益.要使员工在工作中付出最大的努力,管理者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把员工的潜能焕发出来.这是所有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有些激励措施往往并不奏效,甚至适得其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呢?  相似文献   

6.
高策 《活力》2009,(13)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企业文化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一个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企业,必定是一个团结进取、朝气蓬勃、能打硬仗的企业.企业文化就像企业与职工同生存发展、共呼吸命运二位一体的最佳调和剂,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积极因素,形成不可抗拒的合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实体,企业的目标和宗旨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Adam Smith的自由经济观点认为,社会的每一个主体都是从利己主义出发从事各种经济活动,鼓励个体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和财富并通过市场和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支配。Milton Friedman也认为,企业肩负一种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一个家,如果把每一个职工都变成家中的成员,员工又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这个企业就成功了.?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人乃企业之魂,不论什么制度,什么主义,企业的财富都是直接由工人创造的.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爱护工人,形成一个浓厚的、充满"人情味"的氛围,营造企业"家文化",就成为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企业在和职工的劳动期满之后,企业需要决定对职工进行继续聘用还是不再聘用,在续订职工劳动合同的时候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这对企业和职工自身来说都是一种保障。续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设置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企业续订职工劳动合同的标准与操作,为促进企业顺利进行续订劳动合同关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润是企业的经营成果,经营者应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理由有三:一是人类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价值指标来衡量;二是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公司获得的利润越多其扩张的实力越强,当然有的公司获得空前盈利,股票价格未升反降,这除了公司的知名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对该公司的预期利润能力或发展前景信心不足;三是每个公司都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由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资料相结合而构成,其中人是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对经营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着国家的资产,肩负着为国家做贡献,为职工谋利益的使命,只有把职工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企业才能办好,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2.
成本管理与人本管理,虽一字之差,却不可等量齐观。任何企业的效益都是人创造的,人本管理是做人的工作。西方管理大师说:“企业即人”。东方企业家异口同声:“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个企业是否重视人才开发、人才培养,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要使成本管理卓有成效,必须先行打好人本管理的基础。人本管理抓好了,员工就会把成本管理当成自己的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本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完善。1.体内有魄。就是要使每一个员工的体内都要有企业精神。这一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经提炼和概括,被职工群众所认…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幸福?如何建设幸福企业? 企业的世界是一个人性的世界,也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产品是人类劳动的物化,利润是创造活动的结余,市场占有率是客户的认可.未来企业将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人文管理为方向,以创造幸福为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仅有146名在岗职工的农村粮库——芦河粮库,6年来,累计创利润460万元,人均创利润3.15万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就是粮库主任郭晶岩一班人带领全体职工掉转船头,走以副补主,以小养大的路子创造出来的。这是  相似文献   

15.
市场造就了企业,随之伴生了利润.利润是企业正常存在的合理前提.无论是谁办企业,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赚钱.每一个老板时刻关心的都是搞什么能赚钱?怎么搞才能赚到钱?怎么搞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怎么搞才能长期赚钱?利润是每一个老板都朝思暮想的好东西,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管理诸要素中 ,人是决定的因素 ,要管好企业 ,首先要管好人。对人的管理 ,除了正确的领导外 ,还要注意运用健康的激励方法。从人的心理和行为角度来讲 ,健康的激励机制能够刺激、激发人们奋发进取 ,有所作为。把激励机制运用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能有效地诱发职工的积极性 ,焕发职工的劳动热情 ,开发职工的创造智慧 ,爆发职工的创新能量 ,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促使企业健康发展。“激励”作为一种手段 ,其方法多种多样的 ,以下几种方式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影响式影响式激励方法是指企业领导者 ,通过其领导行为的…  相似文献   

17.
<正>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是,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天性就是要追求更多的利润。因此,研究资本经营要从《资本论》中吸取营养。《资本论》里有两个重要观点:一是货币资本只有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才能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启发是,资本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使同量的货币资本能推动更多的人力资本。许多发展很快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经验,即要大量地吸纳劳动力。比如希望集团现在有1万人,新疆德隆有10万人,他们都是通过吸收较多的人力资本来创造利润的。其实,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企业家自身的升级过程。企业领导人开始是一个专家,然后升级为企业家。  相似文献   

18.
人因有思想而成为高级动物,一个只有本能的人生是可悲的。那么我们企业的管理人员不能一味只知重复劳动,而不去探索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和物等各方面的有效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也是企业管理中面临的最大课题。无论是何种工作,都要让我们的员工清楚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并通过工作不断实现员工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劳动定额作为企业对职工劳动量考核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企业实施工资分配、职工获得劳动收入的重要依据。劳动定额是研究劳动者劳动时间消耗的合理确定、合理利用规律的科学。以研究企业劳动的定额的制定与管理为对象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其目的是寻求节约劳动时间的途径与方法,实现合理组织,最大限度地节约活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如何培养每一名职工与企业共荣共耻的责任心,发挥每一名职工的聪明才智,在企业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一是靠“利益”、二是靠“情感”来驱动.如何把握好“利益”和“情感”之间的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企业的活力呢,我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把握好“利益”与“情感”驱动之间的关系.一、行政手段与尊重理解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企业同其它制度国家的企业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职工是否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因此在我们国家中,职工对企业领导的信任程度,往往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在行使职权时,能不能代表大家的意志.对此,企业管理者应当经常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职工提出的任何意见,不论是建议还是批评甚至是指责性的,都应及时研究,择善而从.确实不能采纳的,应向职工作必要的解释,既争取大家的理解,又保护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职工们往往希望领导尊重他们的意愿,欢迎领导主动和他们交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此,作为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尽可能的满足职工的这一愿望,主动与职工进行交往,多与他们谈心,对话,造成一种民主气氛,集思广益,保证各项决策的有效实施.在处理违规职工的问题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并注重思想教育、正面引导,避免因简单经济处罚而导致一些职工消极和抵触情绪.事实说明,以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