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社区作为政府管理城市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基层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社区治理是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它作为弥补改革中出现的管理缺位,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政府、理论界以及百姓的高度关注。在黑龙江省的社会建设过程中我们取得很多经验,也发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城市社区治理中“过度行政化”和“政社不分”的情况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街道管理层面,政府的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职能集于一身,其直接后果是现有社区管理体制的确立既未明显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也未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广大居民的民主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社区管理仍旧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政府行为。所以,避免“过度行政化”倾向,探究符合黑龙江省特点的社区建设路径,完善社区组织网络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社区自治意识,最终实现从“社区治理”到“社区善治”的跨越对于黑龙江省的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海龙 《经济师》2007,(11):69-70
社区自治根植于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需要发育完善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以及完备的法律体系的支撑,而我国的文化传统缺乏"公共精神",社区中介组织和法律体系都不完善,因此不宜推行社区自治。现阶段应构建政府、社区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社区单位、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凯里市搬迁安置社区调研发现,现有的社区治理当中还有所欠缺,文章通过引入嵌入式治理这一概念来探究在调研凯里市搬迁社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包含但不限于搬迁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较低,社区治理人员与社区居民的交互甚少,较为僵化的直线治理,而为实现一种且具有可行性的嵌入式治理范式,在嵌入式理论下,提出了关系相融式互嵌、社区内外资源互嵌、社区文化嵌入这三个方法,使政府、社会组织、搬迁居民三方进行相互嵌入,形成多元治理的社区结构,构筑一个对搬迁社区稳定和发展有益的联结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兴柱  吴瀚  殷程强  胡姗 《经济地理》2022,42(1):199-210
多元主体的利益协调关系到旅游地治理网络稳定性,多元主体参与旅游地治理已构成旅游社区研究的重要命题。研究发现:千岛湖核心景区和边缘景区的旅游发展状况、治理结构和治理困境呈现出明显差异,政府管理部门是旅游地治理网络的关键行动者。中心湖区形成政府"管委会—国企"治理模式,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治理不协调;进贤村形成整体租赁治理模式,核心问题是旅游市场开发与社区利益和生态环保冲突;屏湖村形成社区主导型治理模式,核心问题是治理结构缺乏政府与市场指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千岛湖旅游地包含"政府、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媒体""五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性框架和可持续发展治理网络图,以期为千岛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盈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3,(8):171-172,179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社区工作发展的重要路径,是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我国从1980年代开始的社区建设,以国家治理为中心,强调社区行政建设。而社区工作发展更强调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共建,政府购买服务即强调合作关系。在政府与社区组织合作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加大资金投入,着重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6.
谭志军 《经济师》2009,(10):57-5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的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呼唤新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关键就是要解决我国社区管理体制中各个管理主体的地位的界定和职能的划分问题,尤其是作为公共权力拥有者的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划分。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政府在社区治理中表现出"全能政府"和"社区行政化"倾向的分析,探究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进而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文文  吕霞 《新经济》2022,(3):27-32
随着国家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不断推进,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传统的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已逐渐向多元化主体合作治理模式转变.本文以合作治理机制理论框架为分析基础,选取广州市泮塘五约社区微改造的合作治理项目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在我国社区更新改造中,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如何形成合作参与及采取集体行动的过程,对社...  相似文献   

8.
新型社区建设的系列文件出台之后,北京市的社区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社区成立社区服务站之后,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扩大了居委会自主治理的空间,但是,自治主体单一、治理经费不足等现状没有明显的改进.究其原因,社区规范化建设的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治理机制与不断膨胀的服务需求之间的矛质.因此,本文提出了社区"多中心治理"的对策,建议政府进一步放权,进一步引进和培育社区组织(NGO),政府应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参与对话和协商,共同满足住户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基金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公益组织,是基层治理领域下的一项创新性探索。就我国国情来看,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是最广泛、最适用的一种模式,但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上海市L社区基金会为例,梳理其在社区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和分析如何才能使社区基金会这一"舶来品"与我国国情更加适配,也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寻求可行性方案和实现路径,以期为公共管理领域今后在社区基金会本土化实践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雷美霞 《时代经贸》2014,(6):250-251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始终处于政府主导型中,社区行政和社区自治之间出现张力。本文将公共选择和社区治理联系起来,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尤其是其中的委托一代理理论来分析政府与社区的关系,针对社区治理“失灵”从代理人角度提出了相关措施,试图以此创新某些中间问题或策略的解决机制,重点指出政府和社区组织相互挤作是当前最佳模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