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民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之后,采用各种资本运作的方法掠夺和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可谓屡见不鲜。民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上市公司不公平关联交易、违规担保等手段侵害外部投资者利益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并且上述的控股方式为控股股东这种行为提供了便利。本文分析说明了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可能对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根据沪深两地的《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4年修订)》第10·1·1条规定,是指“上市公司或者其控股子公司与上市公司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做出不利于小股东的决策,使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其中就包括有控制地位的股东利用箕优势地位,与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时候谋取个体利益而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这种不公平关联交易现象在我国公司运行实践中相当严重。如何在这种关联交易中保护好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就成为当前证券市场上一个热点问题。“在当前情况下,加强和完善对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公司法律制度,是我国股市健康运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秦琴 《现代商业》2011,(9):223-224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集中,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非常频繁。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手段方式也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从关联交易的角度研究了控股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问题,其中包括控股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原因,以及在关联交易中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具体方式,最后针对控股股东的这种剥夺侵占行为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成炎 《商业研究》2006,(7):157-160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既有国外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一般动机,也有我国企业自己的特殊动机,这种特殊动机直接导致了关联交易的不公平性。我国上市子公司与集团公司的不公平关联交易划分为“输入利益型”和“抽取利益型”两种类型;不公平关联交易对上市子公司自身、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必须规范企业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从完善《公司法》、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股份公司的关联交易非常普遍,也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股份公司关联交易行为,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不规范关联交易的原因及危害,进一步认识《关于进一步规范股票首次发行上市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保护投资者利益,保持我国证券市场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对关联交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 ,独立董事制度能有效约束和减少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和抵押现象的发生。但是 ,在约束关联销售和关联方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方面 ,独立董事制度并未发挥有效作用。为此 ,我们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并规范大股东行为。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行为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某些控股股东在公司申请上市时披露虚假信息,欺瞒广大投资者。在上市后,更是变本加厉,通过关联交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上市公司做担保、披露虚假财务信息、控制股利分配和控制权转让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侵害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从上市公司治理、公司外部监管等角度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改制、分拆而上市。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市场体制尚未完善,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等关联企业间仍存在紧密联系,关联交易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情况下,这些交易常表现为不公允的特性,损害了我国中小股东、债权人与国家的合法利益,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本文就上市公司不公允性关联交易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有关应对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倩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1):158-159
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还不完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现象屡见不鲜,控股股东利用各种方式掏空上市,对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发展都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因素作回归分析,得到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隧道挖掘是指企业的控股股东从企业转移资产和利润到自己手中的各种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常常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关联担保、高派现及股价操纵等途径实施隧道挖掘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对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建立股权制衡机制,充分发挥外部治理机制作用,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是制约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大量存在会对企业独立生存能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及公众的投资理念产生负面影响。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降低企业的独立生存能力,管理机构义利观的模糊则会干扰市场正常秩序,这从内外两方面导致上市公司形成非公平关联交易偏好,而股权分置则是根源所在。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其形成并发展的内生原因,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原因。因此,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和政府的经济伦理意识并不断完善以公司治理机制和政府监管为代表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股权分置进而改变非公平关联交易现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任何人投资上市公司都要承担投资风险,而且风险不可能由法律来消除,市场也只能尽可能的维护公平,而且小股东承受的风险会更大,因为存在信息总是存在不对称。因此上市公司成立监事会,其初衷是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不被损害,因为在一千多家上市公司里,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利用信息不对称来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如利用关联方关系,通过上市的子公司筹得的资金以各种名目为控股母公司所用,包括关联交易,关联借款等。监事会则正是基于出现的这些情况提出来的一种制度,成为法人治理结构的一部分。我们国家公司法主要适用的是大陆法系,其中规定,上市公…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评估增值率和评估方法的选择作为掏空或支持行为的观测变量,实证检验了2001-2010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控股股东与地方政府的掏空或支持行为,并考察了不同盈亏状况下所存在的行为差异。研究发现,关联并购交易和同属并购交易中存在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行为;盈利企业的控股股东将通过操纵资产的评估增值率来实现其对上市公司的掏空,并试图通过选择评估方法来掩盖其行为,而亏损公司所属地方政府则可能通过干预同属公司间并购交易的资产评估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评估增值率和评估方法的选择作为掏空或支持行为的观测变量,实证检验了2001-2010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控股股东与地方政府的掏空或支持行为,并考察了不同盈亏状况下所存在的行为差异。研究发现,关联并购交易和同属并购交易中存在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行为;盈利企业的控股股东将通过操纵资产的评估增值率来实现其对上市公司的掏空,并试图通过选择评估方法来掩盖其行为,而亏损公司所属地方政府则可能通过干预同属公司问并购交易的资产评估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关联交易的频率与董事数量、独立董事薪酬、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正向相关,与独立股东数量、比例负向相关。为了抑制关联交易,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在引进更多董事的同时,分散公司股权、让更多的公众持有股票。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等环境,很多上市公司都存在着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活动来转移上市公司资源、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严重干扰了上市公司的正常运营,导致公司质量不高,影响投资者的信心.本文对我国第一大股东关联交易的总体状况以及第一大股东关联交易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并选择2010-2012年深圳交易所发生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对第一大股东的关联交易与上市公司绩效进行回归分析,从实证方面证明第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侵占行为,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和控制权理论,对控股股东通过集团内部市场,对所控上市公司实施“隧道行为”和“支撑行为”的动机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解释,并对控制权收益获取路径进行剖析,在进一步认清控股股东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加强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集团内部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和监管,以保护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5-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及其独立董事数据,研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声誉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并以独立董事的兼职数量作为自变量衡量独立董事声誉,从公司性质和公司审计约束两方面研究独立董事声誉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声誉越高,公司的关联交易次数更多,即独立董事高声誉促进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此外,在对控股股东审计约束更差的环境下(未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类型为国有的上市公司中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此为独立董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声誉机制并不能有效激励独立董事履行监督职能,也为上市公司聘用独立董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19.
股份回购对我国国有股减持、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在我国对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的环境下,股份回购容易增加内部交易和市场操纵风险的可能性,从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完善我国股份回购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应改革流通股股东表决模式;强化控股股东及董事在股份回购中对中小股东的诚信义务;完善公司法中关于股份回购的法规,以规范股份回购行为,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的行为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购重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的资产注入重组成为我国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2006年1 2月1 8日国务院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支持资产或主营业务资产优良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鼓励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重组绩效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