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梅 《发展》2010,(4):59-59
一、创新企业管理思维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成长转变 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生存越来越不容易,而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和最高宗旨.是造成企业过早夭折的一个重要根源,我国企业要实施管理创新,首先,必须要进行管理思维的变革,要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成长转变。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手段,但不是其生存的目的,应该科学合理地追求利润。  相似文献   

2.
所谓职业经理人就是那些以企业经营和管理为职业的人,也就是说,他们以此为生,就像医生以治病为生,律师以打官司为生一样,这种生存特点使得职业经理本能地追求企业赢利,反过来,他们身上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商业化或市场化,所谓“三句不离本行”,这个“本行”就是追求利润。但是如果因此就以为职业经理人都是惟利之徒就太简单化,在利益与原则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职业经理大多会选择原则,或者说,原则是利润行为的规则和边界。这就是职业经理人身上的第二个特点:以原则而不是以利益为中心。那么,什么是职业经理所遵循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其目的是追求营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进行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手段.成本控制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由于固定资产比较薄弱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更加重要.本文在探讨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分析小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成本控制的合理方法并给出了小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相一致.无论是公司还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最大利润是每一个企业的现实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中具有新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个具有购买势力的连锁企业在多个地方市场上分别与一个没有购买势力的地方企业进行Stackelberg竞争,其中连锁企业是纯粹追求利润的私营企业,而地方企业是部分追求利润、部分追求社会福利的国有企业。我们分析了连锁企业的购买势力对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等的影响。研究表明:连锁企业的利润随着其购买势力的增大而增加,但是,地方企业的利润与上游厂商的利润取决于地方企业国有股的比重和连锁企业购买势力的大小;购买势力的存在降低了消费者剩余、产业利润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玉宇 《西部论丛》2004,(10):72-73
企业是一个盈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取利润。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最大的目标。加强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工作,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对企业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新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社会,我国已经加入WTO,中国市场经济已经和国际接轨,市场经济环境和运行规则进一步规范,企业与企业间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此,企业由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已向追求可持续发展成长观转变。在我们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建筑队伍的快速增长,民营、乡镇建筑企业的崛起及国外建筑业的进入,国内建筑市场最低报价中标和BT、BOT、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经济活动中,经济决策由各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进行,这是由于各个经济主体都拥有明确的财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因而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和预算约束,因此经济主体必然要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并对其决策结果承担经济责任。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则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由此导致由企业劳动运行时构成的劳动关系带有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在市场规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在某种程度上得以调和,  相似文献   

9.
记者:您认为合作社职业经理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苑鹏: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合作社与普通企业的区别:合作社追求的是社员利润最大化,而企业追求的是资本利润最大化。商业领域判断职业经理人合格与否的标准就是其能为出资的企业带来多少利润,而对于合作社来说,判断职业经理人合格与否的主要标准是看其能否让广大社员的利润增加。  相似文献   

10.
孟利 《中国经贸》2014,(2):135-136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和高税负的行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如何合理设计纳税筹划方案以降低纳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都是迫切而又重要的新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在现行税法的约束下,企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纳税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已深入人心,人们视竞争为必然,不再是谈及企业破产而“色变”,且将其视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但是,企业申请破产后债权、债务的清偿应遵循的制度和规则,清偿组织权利义务的确认等,仍是值...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经济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有机体,它是由千千万万个细胞或微观单位组成.就生产过程而言,这种细胞就是企业.所谓企业,是指具有法人地位、创造价值、增加效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独立商品生产单位.企业具有有机体性质,它表现为一种结构和活动.使各种单一生产要素形成为有机的联系、结构和活动,还需要组织管理和经营,这种组织、管理和经营,成为企业的基本职能,它是企业的生命.如果对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信息和知识、智慧这些基本要素,不能合理组织,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面临危险,甚至破产.  相似文献   

13.
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经济组织,要达到利润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做好纳税筹划工作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提出企业应合理、合法关注和做好企业的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所讲的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以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看,资本就是能通过运作实现增值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资本其本质职能在于追求利润,它不仅仅是追求一般的利润,而且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实行资本金制度。资本运啻是资本买卖交易行为或手段,是指企业通过具体产业,  相似文献   

15.
近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现象。“人才高消费”,即企业采用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人来担任那些本来只需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较低的人就能胜任的工作。 从一般意义来讲,任何一个理性的企业都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最终的追求目标,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雇用劳动力时会同时关心两个要素:一是劳动力的成本;二是劳动力所能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在产品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它主要取决于工人的生产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通过追求劳动力的成本收益率最大化就能够保证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促使企业倾向于雇用高…  相似文献   

16.
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其于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灾祸也,中国凭天数,而西人恃人力。企业是经济的细胞,是宏观经济的基础。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速,企业已成为国际大市场中的一员。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壮大自己,击败对手,笔者认为,企业的战略意识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宏观指导意义。企业经营的两种战略思想市场经济中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动机在于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当每个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的情况时,…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一项核心内容,它追求人与事的合理匹配,因事设人、人尽其才,力求使员工与岗位之间形成最佳匹配,员工之间形成最佳组合,从而有效发挥团队的力量,保证组织的高效合理运行。供销合作社作为经济组织,其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上也应遵循经济组织活动运行的客观规律,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内在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8.
王军 《魅力中国》2011,(10):14-14
依法纳税是企业的基泰原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合法的途径,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而,合理的税收筹划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原则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企业税收筹划的途径,以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柯山 《中国西部》2009,(10):18-21
作为社会的生产型组织,企业的价值在于创造财富,为投资者带来合理的回报。公众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投资者却始终要求企业提供最大的短期利润回报。慈善,抑或生存.这成为企业和投资者、管理者面临的一道“哈姆莱特难题”。  相似文献   

20.
吕春华 《辽宁经济》2005,(9):109-109
由于企业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因此我国目前的大多数经营者,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忽视企业的现金流量,导致许多企业(也包括有些上市公司)存在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错,但却资金匮乏,最终陷入财务困难的深渊而不能自拔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