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相对平稳。预计GDP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4%,新批合同外资增长37.9%,实际利用外资23.18亿美元,增长2.1%,外贸出口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财政总收入增长11.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34.5亿元,贷款余额增加9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5.7%。实际利用外资和财政总收入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从目前来看,主要经济  相似文献   

2.
2001年前三季度,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背景下,福建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努力促进经济回升,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据统计,1—3季度全省完成GDF2834.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9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301.80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186.16亿元,增长9.3%。我们采用数学模型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黑龙江省的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5年1至6月,全省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1080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实现税收96亿元,旧比增长22%:乡镇企业预计实现增加值330亿元,同比增长15.1%:预计实现税收18.6亿元,同比增长14.1%,中小企业正在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最活跃的基础性力量。文献证明资金不足是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不利因素,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我国巾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一、福建农业加快对外开放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17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据统计,1978—1994年,全省农业增加值由 1978年的 73.63亿元增加到238亿元,16年年均增长 7.6%,而同期全国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1994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735亿元,16年平均增长38.2%。水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八五”期间是江苏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时期。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运输、仓储、邮电业259亿元,同比增长21.7%,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502亿元,增长12.6%;金融保险业266亿元,增长16.5%;房地产业131亿元,增长13.8%;其他服务业392亿元,增长9.6%。三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0.1%,比上年增加 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约 800万人,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的 22%。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我省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产业服务功能得到增强,产业总体水平和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为“九五”至2010年第三产业继续成长壮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江苏省“九五”计划的初步安排,到2000年,按1995年价格计算的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40亿元,平均年增长1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主要依据是: 1.三产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八五”期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3%,不仅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全国第三产业平均增长速度13.5个百分点。“八五”各年三产的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1.3%、26.2%、25.1%、11.4%和1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努力促进经济回升,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据测算,2001年上半年我省GDP完成1774.98亿元(现价),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2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850.69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724.02亿元,增长9.6%。其基本特点是:工业增长较快,农业和第三产业稳定增长;基本建设投资快速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迅速;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居民收入略有增加,物价降幅有所缩小;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明显,对外贸易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正>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运转的润滑剂和增效剂,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都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平均达65%左右;中等发达国家平均达50%左右,低收入国家的这两个比重一般也达到35%左右。我国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3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7%,而我省1994国内生产总值达405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71.9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86.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9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9%;三次产业比为16.6:53.9:29.5。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但比上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不仅远低于第二产业,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邻省近年第三产业的发展来看,山东、安徽、吉林、浙江等沿海省份1994年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分别为19.9%、18.5%、18.4%、17.8%、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年,福建乡镇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1997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954.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1.8%,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2.30%;乡镇工业增加值达627.82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7.5%?出口交货值达655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的9.43%,占福建全省出口交货值的67.23%;上交税金达87亿元,增长21.61%,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34.5%;实现工资总额280亿元,增长14.23%,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786元中,来…  相似文献   

9.
《当代经济》2000,(2):34-34
一、2000年一月全国工业生产运行态势 2000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呈现稳定较快增长的势头,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164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8.9%。 工业生产主要情况: 国有、集体企业平稳增长,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较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963亿元,同比增长5.2%;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31亿元,增长6.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94亿元,  相似文献   

10.
《经贸实践》2004,(12):1-1
迈着务实的脚步,浙江经济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2004年。全省GDP总量历史性地突破万亿元大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全省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6500亿元,同比增长29%。1-11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6亿元,批发零售贸易销售总额10090亿元。从总体运行态势上分析,我省工业经济处于一个高位的发展平台.但与此同时,我省工业经济已显现出增幅减缓,部分领域和行业出现了资金沉淀,导致经济效益的下滑。显而易见,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关口”时期。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我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原材燃料价格继续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在去年高速增长基础上,工业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83.30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30.48亿元,同比增长16.8%;轻工业实现增加值752.81亿元,同比增长14.9%,轻重工业比重为1:1.5,比去年同期1:1.29提高3.78点;民营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325.58亿元,同比增长21.6%,增幅高于全省5.7个百分点。多数行业增长平稳。全省38个大类行业中,12个行…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统计局新近公布的关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表明,1995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在较高位上稳步增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150亿元,上上年增长15.4%,其中第三产业增 加值1550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第一产业16.4%,第二产业53.5%,第三产业30.1%。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工业增加值250 0{乙元,上上年增 长17.2%;建筑业增 加值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23.9%;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邮电通信业增加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5亿元,实际增长11.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4.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8%;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165.4亿美元对上年增长28.1%,其中出口首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15.3亿美元,增长27.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4209元,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57元,实际增长9.5%,职工平均工资5860元,实际增长1.  相似文献   

13.
《经贸实践》2004,(10):64-64
9月份.我省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68.1亿元.同比增长18.9%.完成销售产值1502.7亿元,同比增长28.2%。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提供的年度统计公报资料,1994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199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4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 5%,其中第王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增长13‘8%,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3%、54.6%和30.10%。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是:市场物价涨幅过高,农业基础仍较薄弱,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199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8亿元,增长7.1%;工业增加值2013亿元,增长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2.58亿元.增长1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入86亿元,实际增长7.7%;居  相似文献   

15.
<正>据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的年度统计公报,1995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继续贯彻中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积极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有所进展,通货膨胀得到初步抑制,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7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6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8274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8094亿元,增长8%。  相似文献   

16.
<正>1.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经济中没有明显过热的迹象一季度GDP为27106亿元,同比增长9.7%,同比及环比增长速度均放慢0.2个百分点,见下图。“与9.4%的潜在增长相比,超越幅度不大”(陈东琪),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9亿元,增长4.5%,比去年同期增速加快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634  相似文献   

17.
一季度,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运行态势。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国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8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6.14%,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工业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236亿元,同比增长14%。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上升。1—2月,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83亿元,同比增加152亿元,增长45.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1亿元,增加100亿元,增长62.3%。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2010年梅州全市生产总值6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99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54.94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231.43亿元,增长12.4%。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2010年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为20.6∶41.6∶37.8,对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  相似文献   

19.
《经贸实践》2005,(1):64-64
年末工业增速小幅回升 出口受基数影响有较大回落 2004年12月份,我省工业增速小幅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5.8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4.2%,增幅比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1851.35亿元,增长19.3%;销售产值1839.23亿元,增长16.7%。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江苏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产销衔接渐趋好转,企业亏损持续下降,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这主要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的进一步趋好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采取有关政策措施效应的显现等。一、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和特点1总体情况(1)生产保持稳定增长。1999年全省全部国有及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14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988.86亿元,增长11.l%,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59.33亿元,增长12.9%,重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