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颜廷标 《经济论坛》1995,(16):12-13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将政企分开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对政企能否分开,怎样分开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政企分开就是要完全分开,企业独立化;而有的则认为,企业资产是国家的,政府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政企不但不能分开,还要加强监督,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就形成了企业要求无主管,政府部门不放权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朱明儒 《经济纵横》1996,(12):63-64
理顺产权关系对策初探朱明儒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环节是改革产权制度,就是要转换企业国有资产的运行机制,使企业从过去的生产经营转变为资产经营,不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能是一句空话。资产经营必须实现价值保全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政府管理与政企关系的调整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在国有经济明确定位的前提下,重新调整和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中政府之间的关系与政企关系,因此必须进一步从理论上疏理清楚这两个层面的关系。一、国有资产管理与政府关系的重大调整十六大报告确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于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所需要的出资人制度。围绕这一目标,需要在国有资产管理层内部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国资专司机构与政府、国资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这三个层次的关系。首先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目前有人认为可以将中央政府理解为地方政府的出资人,地方政府将它…  相似文献   

6.
改革和振兴国有企业的几个问题李成瑞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建立和发展了大规模的国有经济,从经济上保证了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避免了一般发展中国家难以避免的许多问题。当然...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先后提出多种类型的承包制改革思路,这些思路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以“两权分离”作为理论基础。在一些同志看来,承包制最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承包制充其量不过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过渡步骤,而不能成为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马俊清 《经济纵横》1993,(3):53-55,14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命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十四年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必然结果。它的提出和实施将对我国的现实改革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目标的确立并不等于目标的实现。在这场根本性的变革大潮迅速到来的时候,我们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还不够充分。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迫切的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大系统中,企业是市场主体,是新体制的微观基  相似文献   

11.
12.
13.
产权交易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15.
16.
蔡萍  史朴 《经济纵横》1993,(10):28-32
<正> 法人产权是企业最根本的权力,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就必须是产权主体、经营主体、利益主体三者的统一。为此,必须把改革的思路由放权让利和两权分离调整为至少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两权一起向企业和民间转移,并在建立与个人利益密切联系的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公私产权融合,塑造与市场经经济运行相适应的微观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17.
18.
陈琏 《经济纵横》1994,(8):36-3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讨陈琏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树立新观念现代企业制度是集产权组织形式和经营组织形式于一体的法人企业组织形式,它的典型形态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中根据经济规律和生产力发...  相似文献   

19.
企业产权明晰,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间接化,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必须符合这一要求。企业产权模糊,收益与风险、权利与责任的联系不紧密,是国有商业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产权明晰化,用多元化变革模式造就崭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