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又暴露了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弊端。经济全球化还冲击着原有的国际政治格局,使国际关系内部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加深了国际合作,推动了经济区域化,另一方面加速了世界政治多极化,促进了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但对国家主权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无论如何,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每一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是对世界金融秩序的重新构建,还是对世界格局的重新排列。此轮金融危机(包括欧债危机)催出新经济格局,改变了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了国际分工和国际间经济摩擦,国际关系变得更加难以猜测。  相似文献   

3.
货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动荡的背后,都藏有货币的身影。特别是近30年以来,世界货币市场可谓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其中的一些重大惊心事件,甚至成为了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它们不仅对金融市场造成了重大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金融全球化是指各国金融市场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资金的融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变化趋势,金融全球化的基本动因是资一出于本性对利润的追逐,客观基础是各国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政策原因是各国普遍放宽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技术原因是金融创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导致各种金融市场联系的加强,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金融市场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传统和衍生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电子化和非电子化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特点,并探讨了金融市场格局变化的利益和风险。  相似文献   

5.
《国际融资》2004,(4):63-67
全球化,国际经济和社会日益一体化,引发了过去10年最激烈的辩论之一。全球化的批评者认为,全球化的进程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造成了大规模的混乱,产生的弊大于利。而全球化的支持者指出,那些融入世界经济的国家,比如中国、越南、印度和乌干达在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此,世界银行发展政策局局长David Dollar阐述了全球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是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以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国际经济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的.加入WTO五年来,积极影响超过预期,消极影响比预计的小.新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的重要变化,是WTO过渡期结束,进一步加入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我们要以全球化的视野来思考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是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以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国际经济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的。加入WTO五年来,积极影响超过预期,消极影响比预计的小。新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的重要变化,是WTO过渡期结束,进一步加入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我们要以全球化的视野来思考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国际生产和跨国经营为特点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明显趋势.面对这一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跨出国门,积极参与对境外直接投资和海外经营.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下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审视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金融危机经由世界货币美元传递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由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和美元发行约束机制的缺乏,美元本位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呈递减效应,并使全球经济与美国高度联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呈现多极化、货币区域化、竞争化的特征.国际货币体系调整的本质是比较经济优势变化下世界政治格局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危机的逐步缓解,各国之间、特别是G20内部各种矛盾分歧日益显现,利益博弈复杂性上升。全球化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新动力。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呈加速上升态势,复苏进程中的双速增长使实力对比和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从经济总量看,2000~2011年,代表发达国家的七国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最明显地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体也正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跨国企业为了寻求低价劳动力和广阔的资源,不断向海外扩展市场,加快全球扩张的步伐,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稳固海外投资市场,直接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由两极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不仅增强了国际之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合作,同时也促进了国际之间的贸易合作,通过建立一个稳固、持久、健全的世界性经济组织保证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得以稳步向前发展以及国家之间开展贸易的公平性。科技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来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迅猛,人们不出国门即可享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效益。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国家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不利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当前世界局势,以事实为依据,在查阅大量资料的情况下,着重讨论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银行是金融产业的核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区域银行业为例对国际银行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分析。指出国际银行业的新格局和格局转变中我国银行的发展状况,最后简要探讨了国际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浪潮已波及整个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整体格局及国际经济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要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统筹提出贸易、投资、金融等政策措施,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布局的总体协调。本文阐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黄蕊 《中国证券期货》2012,(11):209+212
本轮金融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同时也是由美国的消费结构、自身的金融体系建设不健全以及监督不力等因素息息相关的。但是,这一金融危机快速在全世界蔓延,造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应当引发我们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更进一步思考。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金融)风险,惟一选择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初冷战格 的打破,兆示着“一超多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金融国际化和经济信息化的趋势日渐显露。这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经济和大多数国家经济的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但另一方面对国际经经济格局、国际金融体制和各国经济环境的稳定与提出挑战。世纪之效,回顾近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分析其诱因,对于保证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  相似文献   

17.
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资源进行全球优化配置,进行全球化合作的国家同时获益,收益的递增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全球流动过剩的问题。我国在融入世界的同时经济持续强劲增长,货币流动性上升,同时人民币有较高的升值预期,国际热钱涌入,更加大了我国货币的流动性。本文深入研究了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波动的关系,这对于认清国际金融形势对我国的影响,并采取适当对策稳定宏观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依存、合作、竞争、发展"起支配作用 "依存、合作,竞争、发展"这八个字仍然是21世纪头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正是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既相互依存合作,同时又开展激烈的竞争,加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了发展和解决失衡,国际经济格局将出现新变化,进行调整和改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资源进行全球优化配置,进行全球化合作的国家同时获益,收益的递增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全球流动过剩的问题.我国在融入世界的同时经济持续强劲增长,货币流动性上升,同时人民币有较高的升值预期,国际热钱涌入,更加大了我国货币的流动性.本文深入研究了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波动的关系,这对于认清国际金融形势对我国的影响,并采取适当对策稳定宏观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重新配置,使得国际投资促进竞争日益加剧。同时,随着中国内地的全面开放,国际资本由引资方市场逐步转为投资方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整合和利用区域内外各种资源,构建多元化投资促进主体,推进区域投资促进格局,成为投资促进机构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朝阳区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