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地经营权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德宏州为调查地,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探索推进德宏州农地流转合理有序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农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农村土地公司化经营是规模经营基础上的新模式探索,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基石。土地公司化经营过程应以农民为市场主体,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地方政府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转向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和农民权益的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28):13-15
农村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地关系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农地权益又是农民最大利益。随着南阳市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大量农民要去城市务工,留下的农地需要流转;再次,农地作为农户的稀缺财产为了实现价值也需要流转。与此同时,农地流转在学术界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南阳市也在农地流转方面了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探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农村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中,最复杂、最受关注的就是土地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不断出现并逐步发展,在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农地产权不清晰、农地流转市场不成熟、农地流转经济基础不牢、农民狭隘保守思想观念等多种障碍性因素影响,山区农地流转量小势弱,仍处于自发、盲目、零星和不平衡、不稳定状态,农地“弃而不流”、“荒而不让”情况客观存在,农地撂荒较为普遍。正视山区农地流转的主客观现实,积极认真地研究对策及有序地推进农地流转,对于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田  乔莉 《东方企业文化》2013,(13):132-133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影响了土地的产出效率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小产权房从法律上来说是违法的,但其普遍出现又具有一定的现实必然性。本文从小产权房的角度出发,以小见大探讨中国的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了解农地流转模式:私人代理、政府代理和市场代理模式及经济绩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下的潜在利润和追求潜在利润的各方的博弈,试图找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6.
促进农地流转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有利于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在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农地流转的现状分析为切入点,从流转交易主体的匹配、流转交易的过程以及流转实现的保障三方面对“互联网+农地流转”模式展开研究,肯定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推动农地流转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互联网+农地流转”模式中存在的平台信息不全面、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更好地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农地流转的有机结合,促进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流转土地的用途,分为农地转为规模农地和农地转化为非农地两个方面,分别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对农民的福利水平进行评估。分析表明: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水平的整体提高,当土地供求双方的边际福利相等时,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在博弈过程中,农民常常处于劣势的一方,政府应该从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完善农民生存保障机制和促进农民就业等方面来保障农民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地的流转离不开权益的补偿,而权益补偿的底线是成本的补偿。本文基于主体权益实现视角对农地资源资产在整个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的经济成本进行厘清,以提高农地资源资产生产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农地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基于土地制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流转关键在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我国目前比较重视土地流转,而在不同的程度上忽视了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随着土地流转在规模和速度上的快速发展,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影响我国今后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土地流转制度演变过程入手,从土地制度角度分析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为进一步分析福建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地流转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一直是土地流转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土地流转中,各参与方及相关学者都积极探讨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的对策。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决策部门制定规章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要真正保障农民权益,必须建立起能够涵盖农村保障基金、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内容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医疗、教育、养老及保险等社会保障内容的设立可以参考城市社会保障的建立及管理模式。但对于保障基金的创建和管理,可供参考的经验比较少,应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保障基金的经营和管理方法,维护失地农民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作为一项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但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存在土地流转服务有待完善、 农地流转程序不规范、 土地流转管理机制不健全、 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就需要,在农村流转的过程中,优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作为宣传员与引导者、 制定政策者、 服务者、 管理者、 监督者的作用,从而规范土地流转,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健康流转.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土地流转依法、合理、有序进行是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条件。建立市场化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是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重要条件。要建设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就需要完善土地价格机制,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土地纠纷调处和仲裁机构,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郭永生  陈晓娣  常焕焕 《价值工程》2012,31(13):271-272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农地制度虽然经过六十年的巨大变迁,但仍然存在着严峻的问题,特别是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不清、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解决我国农地制度拟采取明晰土地产权主体、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培养农村土地市场、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调研的第一手材料,对周口市新型城镇化中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目前周口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恒升  张丹  李文征 《价值工程》2012,31(32):48-50
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征用过程,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引发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保障问题。文章认为,现行土地征用政策存在诸多不合理,国家应在保证所有权主体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农民与其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平等交易。国家可在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由农民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家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取使用权转让费用。土地流转中的地价增值收益,应在农民、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合理分配,保证农民所有权收益,体现政府规划权收益,保护开发商投资收益,实现农民经济权益的可持续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8,(15):79-81
针对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评价体系模型,通过赋以对应的指标层的权重构造判断矩阵,利用MATLAB计算矩阵的指标权重,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诸多问题中土地流转机制是影响本省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其次为城乡规划是否合理,再次本省的"非粮化"程度,最后的影响因素为土地产权、社会保障及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就参与土地流转的各方而言,农民虽然是流转的主体但是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劣势,农民的权益遭到损害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土地流转中如何保护农民权益成了重要命题.本文试图从制度的角度对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河南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和谐土地利益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同民 《企业活力》2010,(10):62-67
当前,由于农村土地的和谐土地利益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农民的合法地权和各级政府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性。本文拟从完善土地征收和征用法规、规范政府农地征收和征用权、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完善农地补偿制度、健全农地征收和征用程序、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构建和谐土地利益机制进行研究,以期在农地非农化进程中为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地权及其相关利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比较分析不同区域农民对农地产权的认知和意愿,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为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对东(浙)、中(赣)、西(桂)部地区农户抽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浙)、中(赣)、西(桂)部地区农民对农地产权的认知及意愿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农民对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的主流意愿,与现阶段国家主张维护“农地集体所有”的主张并不一致;农民对相关土地法律的熟悉程度很低;大多数农民认为土地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相似文献   

20.
在法经济学上,土地经营权在资源节约方面的效率效能彰显了 《民法典》 绿色原则.一方面,"三权分置"理论使土地经营权得以成为物权并在制度构建上与绿色原则契合;另一方面,土地经营权大量吸收农地政策和土地流转司法经验,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提高了农村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农地政策资源和司法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了以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