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从制度认知、参保现状、试点效果、基金管理与经办服务四个方面归纳了江苏省高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现状;总结了高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其经办能力不足已经成为该制度的效率"瓶颈".构建较为完善的经办服务体系、提高制度执行能力是新农保制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有效引导保险公司购买社会保障服务,特别是引导保险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等市场微观主体参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使商业保险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2009年底推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参保方式上具有半强制半诱导性,在资金来源上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更明确,在缴费方式上按年缴费多档位可选择,在筹资模式上采用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但存在集体补助资金缺位、地方财政资金到位状况缺乏监督、年轻农民参保比例低、筹资水平较难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等问题,应当设立动态可调的新农保养老金替代率基准,采用缴费基数属地化的比例制缴费方式,提高新农保基金统筹层次,防范个人账户空账风险,理顺新农保与城乡多种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开,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影响深远,对制度的经办服务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四省市六个新农保试点县市的案例和农户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特征的新农保试点地区服务提供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类别群体对新农保服务的体验情况及参保意愿,本研究在弄清我国新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服务提供能力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新农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与政策,试图得出我国新农保服务提供能力的基本判断,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完善同农村人口养老问题紧密相连。该文归纳出部分地方人户分离难以参加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和基础养老金设计缺乏调整机制,政府财政补贴低,补贴机制不完善,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障的配套衔接政策缺失等问题,提出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莉 《农业经济》2012,(1):78-80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通过对河南新农保试点城市荣阳市的调查分析,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制定合理的缴费标准、加快农保立法工作、健全农保信息系统等是推进新农保工作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7.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已是老话。为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我国从2009年开始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那么如今,新农保在农村的具体实施情况怎么样?农民参保积极性高吗?这一制度还有哪些需要完善之处么?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的重大举措.我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新农保制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缺乏法律法规保障、个人缴费易出现逆向选择、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低等问题.本文从我国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势、问题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制度架构、筹资方式、资金管理等重要内容。新农保制度运行一年多来,既发挥出巨大的政策优势,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风险隐患,并且较长时间内仍处于试点阶段,面向广大农村亿万劳动对象。因此,不断总结和分析新农保的运行状况,不但关系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社会稳定,也关系到能否实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是满足城镇化发展,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推动农村减贫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财政补贴是新老农保最显著的区别,也是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地方财政在新农保中既补入口又补出口,产生了积极的补贴效应。本文通过对新疆新农保试点县地方财政补贴政策的分析和相关数据的测算,发现地方财政采取出入均补的政策效果较好,但同时新疆新农保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地方财政补贴差距大、贫困县承担财政补贴能力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责任,科学合理运用补贴手段,使其在新农保推进过程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在建制理念、制度结构、筹资模式、基金的筹资管理和运营以及增收节支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对解决我国新农保制度的保障水平低、结构不完善、保值增值困难、经办和服务能力差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也为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的实施是国家继新农合、新城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惠民政策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民生举措,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作为县级市的一名参与新农保工作的普通人员,亲历了新农保推进过程,就此谈一下新农保在试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为了让农村居民过上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有必要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待遇进行调整,这是构建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需要,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激励机制的需要。在调整过程中,应遵循均衡性、适度性、协调性原则,通过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确定养老金替代率、优化中央及地方责任机制等策略来推进新农保待遇的调整。本文在分析新农保待遇调整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其调整应遵循的原则,并指出应采取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历史沿革和现状的调研分析,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不能够顺应大连市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需要.特别是在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的背景之下,亟待通过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契机,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充分考虑农村居民养老需求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介绍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总结了取得的突出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制度、正确处理财政压力与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的关系、注意相关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加强基金结余管理、加快立法工作几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梳理分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和实施现状,针对新农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政策理解不到位、保障水平较低、地区差异性较大等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多年探索,涉及中国九亿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终于浮出水面。2009年6月24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起,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下称“新农保”)试点。2009年8月18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标志着我国“新农保”试点的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程度,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在不断弱化,亟待通过社会化方式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也要求实现包括养老保障在内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客观总结了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要性,解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并提出完善新农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农保经办服务与管理能力的提高,是顺利落实新农保政策的重要保障。辽宁省建昌县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居民对新农保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满意度总体较低,通过对农村居民关于新农保经办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分析表明,基层经办服务平台建设薄弱,新农保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农村信用联社经办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为了解决新农保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避免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通过完善新农保服务平台建设,拓展信息系统的保障功能,加强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等方面改进新农保末端经办服务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琳  张栋 《南方农村》2014,(4):60-6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与传统养老方式相配套,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养老生活的重要方式。经过多年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广大农民群体实现"老有所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如筹资机制不完善,参保意愿的持续性弱,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衔接存在障碍等。本文主要从建立个人缴费激励机制,实行筹资责任的合理分担,增强基金的投资能力,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等方面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