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少抒 《商场现代化》2006,16(21):207-209
具有贸易融资等功能的国际保理是日益受到重视的金融服务方式。国际保理的本质是其债权转让性质。相关立法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重要因素。完善债权让与法律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对保理业务的立法监管是我国保理业务发展的现实之需。  相似文献   

2.
刘颖 《商业研究》2004,(21):46-49
国际保付代理是国际贸易支付一种新的方式。为规范国际保付代理业务,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起草了《国际保付代理公约》,国际保理商联合会颁布了《国际保理惯例规则》。随着国际保付代理业务的发展,明确其当事方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十分必要。从法律上看,国际保付代理主要经营由基础交易所产生的应收账款的买卖。通过叙做保理业务.出口商将应收账款的所有权让与给了保理商,保理商获得了应收账款的所有权和为实现应收账款所必备的职能后,实际上是在替自己记账和收款。债权让与是国际保付代理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3.
由于适应了销售商在买方市场中增强竞争能力和避免信用销售带来的商业风险的需要,保理业务近20年来存国际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外贸大国,我国保理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但1986年《民法通则》中有关债权让与的规定却抑制了我国保理市场的孕育。直到1999年我国  相似文献   

4.
国际保理业务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贸易结算方式。国际保理的核心内容是应收账款从客户移转到保理商手中。简单而言,应收账款是客户(出口商)向债务人(进口商)发送货物后待收取的账款。应收账款的转让实际上就是一种债权的转让,但是这种债权的转让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是基于应收账款的特殊性,国际保理业务中的债权转让也有它特殊的规则。本文将对一些发达国家对这种转让的规定做一定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保理是在卖方以赊销方式出售货物或服务的情况下,由保理商受让其应收账款债权并提供账款收取、资金融通和信用风险担保中一项或几项服务的综合性金融业务。而国际保理虽然一直发展迅速,但是关于国际保理的法律规制并不完善,风险防控仍然需要努力加强。基于双保理业务这一主流模式,对本文国际保理相关法律问题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完善国际保理业务法律规范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1987年,中国银行与德国贴现和贷款公司签署了保理总协议,从此为我国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渠道。中国加入W TO以来,保理业务更是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与外资银行三场大战之一。我国目前基本上具备了从事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交易的条件,但我国应收款转让法律制度尚存缺陷。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债权让与法律制度建设起步较晚,1986年4月12日制定通过并公布的《民法通则》中关于债权转让的规定仅有一条。1999年3月15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也只有寥寥数语,从第79条至第83条、第87条对债权转让中…  相似文献   

7.
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债权保障"三驾马车"之一的国际保理源于国际贸易,近几年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结算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保理业务的广泛开展,受到各国进出口商的欢迎。首先阐述国际保理业务的定义、特点和种类,然后就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从中提出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的七大问题,最后从国际保理信用风险管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这三个方面入手,总结出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保理业务是指企业将现在或未来的基于企业与其客户(买方)订立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提供买方信用风险担保、资金融通、账务管理及应收账款收款服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国际保理是一项跨国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国际支付中风险过大问题。本文先对我国的保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当前保理业务的风险,并针对相应的风险,提出对应的策略,促进保理市场全面健康的发展,使保理商的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0.
国际保理作为一项以债权转让为基础,集国际融资、销售分账户管理,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跨国金融服务,在赊销方式蛊行的国际背景下,日渐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本文从国际保理的业务内容出发,接着分析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出口融资困难并进一步论述了国际保理在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中的融资优势.希望能为引导我国中小企业在出口中多用保理,解决出口所面临的问题并促进出口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说明了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遇到的问题,并就发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保理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国际保理业务的保理商,在业务收入背后也要警惕存在的风险。从国际保理业务的相关理论入手,深入剖析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帮助商业银行开展有效、科学的国际保理业务,防范国际保理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13.
徐丙臣  许华 《商场现代化》2005,(28):151-152
本文说明了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遇到的问题,并就发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基于商业信用的国际保理已成为一种新的融资结算手段。当前,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结合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动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推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国际保理业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经济利益,并根据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丙臣  许华 《商场现代化》2005,(10):151-152
本文说明了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遇到的问题,并就发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曾鸣 《商业时代》2007,(18):63-63,62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国际保理业务的大力支持,但目前国内的国际保理业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应成立专业的保理公司,并提供多样化的国际保理服务项目。笔者认为,银保合作组建专业保理公司,共同推广国际保理业务,是较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3)
国际保理是一种新兴的贸易结算方式。它为外贸企业有效的解决了融资困难的问题。因其较信用证等结算工具有更为简便的办理手续,越来越受到进出口商的青睐。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外贸企业愈加重视国际保理业务的运用。然而,尽管国际保理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我国的实践并不十分理想。本文以国际保理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新型贸易融资功能的国际结算工具,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的概况,对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面临的风险类型进行详细探讨,从而提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保理业务的对策及结论,以期促进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外贸领域的创新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国际保理已成为各国采用的主要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之一,但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研究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对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