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一些城市相继出台"救市"政策,有的地方称为"救市新政"。在房地产交易量大幅下滑之际,地方政府出面"救市",对于保持当地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防范金融危机冲击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尽管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复苏,然而危机遗留的失业问题与救市后产生的债务问题、通胀问题相互交织,企业的外部环境比以前更加复杂。对于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总量较少,在与大型企业争夺资源时通常处于弱势地位,造成其经营方面的局限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期,一方面是危机产生的部分市场仍然萎缩、没有起色,另一方面是政府对于抑制通  相似文献   

3.
银根收紧,地下钱庄的利率创了近30年的新高,许多行业都在呼吁“救市”,柳暗花明疑无路,山雨欲来风满楼。其实大家都明白:如果政府真能救市,也就不需要市场了。所以,只有企业自身充分去发掘市场带来的而自身没有开发的潜能,方是寒冬天气里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我国楼市进入了调整期,特别是最近深圳等地房价的下跌所引发的断供风潮,更是让"是否该救市"成为中国楼市的热门话题。从房地产大亨、专家学者到政府官员、普通民众,纷纷被卷入这场大讨论之中。持"救市"观点的人认为,房价下跌特别是大幅下跌必定会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金融体系的安全甚至国民经济的运行,现在的楼市已到了不救不行的地步;反对"救市"者则认为当前我国的楼市调整才刚刚开始,广大购房者也正是因为房价太高而望楼兴叹,此时政府若救市必将让之前宏观调控的努力功亏一篑。在此,本刊特地选取了两篇持有不同观点的文章,作为这场救市大讨论的缩影,以期引发读者思考。孰是孰非本刊暂不作评论,欢迎读者踊跃来本栏参评  相似文献   

5.
《企业标准化》2009,(18):4-5
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的置身于一个滑落过程,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数万亿的救市方案,考虑到救市的滞后效应,可能会延续到20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在未来几年的经济衰退和消费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中国食品企业必须苦练内功,从困境中寻找出路和机遇,捕捉食品消费趋势,才能独善其身,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美国企业(LTCM)华尔街巨头联手救市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是国际四大对冲基金之一,约翰·麦利韦瑟才率领一群天资过人的交易员,其中更有两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把金融模型变成了惊人的利润。LTCM年度回报度达40%以上,通过极高的财务杠杆(最高达55:1),4年间积累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000亿美元的巨额资产,而所有这些都是从银行借来的!1998年8月俄罗斯无法按期清偿卢布债务而导致国际债券市场大量未清算,LTCM迅速接近瓦解,而LTCM签订了数  相似文献   

7.
《东南置业》2008,(11):16-16
中国4万亿元十项措施大救市;国土部酝酿耕地占补新算法;郑州政府购买空置房救市  相似文献   

8.
近来,面对股市的连日下跌,要求政府出面救市的舆论呼声日益高涨,如降低印花税、适当放松货币供给等,但政府对于“救市”的呼吁并未做出正式的回应。同时,业内人士关于政府“救不救市”的争论亦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华尔街五大投行全部倒下,全球股市竞相破位暴跌寻底,世界经济发展减速。为减少和控制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危害,世界主要国家政府首脑频繁联络,政府紧急措施如注资、救市、降息、减税等接二连三出台。对此,围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表示,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对策。欧盟各国公布的金融救市计划总额超过2万亿美冗;日本政府将向日本所有家庭发放现金补助;为了让议会顺利通过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众议院向议长下跪。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应对当前被称为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0.
继南京、长沙、宿迁、沈阳、厦门、西安之后,长三角重镇上海、杭州不约而同对楼市的低迷状态宣告“出手”,加入救市大军,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也公开表态支持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笔者认同这么一种观点,站在楼市的边缘,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刺激市场,既是救市,也是自救。  相似文献   

11.
《东南置业》2008,(10):16-16
房地产是危险的支柱产业;面对降息,头脑不要发热;救市不是救房市;楼市患上“尿结石”;别把蜜月当日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项救市政策的出台,开发商要在淡市中迎合市场变化,化被动为主动,寻求突破。等着政府救市,不如主动自救。在当前这一供大于求,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市场背景下,开发商要及时调整预期的利润目标。现金流是最重要的,在融资无门的情况下,一方面要控制或者减缓开发进度,使得现有资金链可以更好地运转,另一方面可以把现有的优质物业尽快变现,为未来的发展预存资金链,毕竟幸存者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影响实践的角度看,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都负有极大的责任。同时,危机中各国的救市政策本质上仍属于凯恩斯式的救急方案。本文首先概述了凯恩斯主义相关理论,总结出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间的同异点;接着分析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救市政策;最后指出凯恩斯主义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及应对其进行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4.
就论坛本单元"政府救市与市场原则"的主题,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如果从学术的角度考虑金融危机时期的政府救市和市场原则,我觉得无论对于"救市"概念定义得是宽还是窄,就经济学的意义而言,无非是指在"国家干预"的框架之下,需要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介入.  相似文献   

15.
苏培科 《数据》2011,(11):18-19
每当股市低迷时,救市呼声就格外高涨。近期,"救市"与"治市"的争论又甚嚣尘上。那么,中国股市究竟应不应该救?该怎么救?  相似文献   

16.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8,(12):35-35
应该给备城市政府一定的自由度;中央鼓励买房 并非开发商期待的救市;房地产市场还有半年疲软期;中国房地产将于2010年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中国核心城市的房价目前存在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的下跌空间。  相似文献   

17.
温州市政府日前的新闻通报称,经全力“救市”,目前局势有所好转。群体性企业关停、倒闭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近期未出现较有影响力的企业主出走情况。  相似文献   

18.
形势     
《英才》2008,(4):24-24
温家宝 预防经济过热与明显通膨;国家电网全面升级电网标准;梅山保税港区获批;五大央行联手救市;古丝绸之路将重现辉煌。  相似文献   

19.
马年才过去一个多季度,楼市没有一往无前的“龙马”锐气,从楼市“崩盘”论到“救市”说,看空楼市的言论成了主流。继福建口头传达“闽十条”救市措施的报道满天飞之后,南宁、天津、杭州等地限购松绑的新闻也广为流传。最为有趣的是,当这些新闻被报道以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都出来纠正,称报道失实。“救市”说当真是无风起浪,还是说政府有心“救市”口却难开?  相似文献   

20.
《东南置业》2009,(12):47-47
资金,好比房地产企业的“咽喉”。对于想最大限变地“攻城略地”的房企来说,中国政府4万亿的救市资金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似乎还不够,“上市”成为另外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