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影响重大的改革载入史册,它们分别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和清末的戊戌变法。无论成功与否,三次重大改革留下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探讨。三次改革对我们进一步改革的启示有:营造自由活泼的思想环境,实现言论自由;广纳群贤,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重视制度建设,确保改革有保障;严肃法纪,向政治癌症宣战;合理调节各阶层利益,重视和解决民间疾苦;改革官员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官员政绩。  相似文献   

2.
读经典     
《今日重庆》2009,(12):10-10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传》感悟: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这著名的“三不足”论断。不仅简明扼要地说出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而且表现出他变法的巨大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3.
北宋元丰官制改革成效分析·葛桂莲北宋中叶,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危机的加深,积贫积弱之势日益严重。为了挽救赵宋王朝的统治,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即“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着重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继其之后,在元丰年...  相似文献   

4.
问:中国经济史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几十年来,一些学者在经济史园地中辛勤耕耘,至今已结出累累硕果。您的《宋代经济史》早在1987年就已问世,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从最初的对隋末农民起义、王安石变法的研究转向宋代经济史的研究?答:我在《宋代经济史》后记中对...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2010,(3):24-25
世界历史的演进也是国家的改革史、社会的改革史,无论古今,无论中外,几无分别。古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欧洲有宗教改革,北美有罗斯福新政……还包括持续30多年的中国渐进式改革。  相似文献   

6.
张蕊蕊  夏舒洋 《魅力中国》2010,(26):310-311
戊戌时期,袁世凯从时局考虑,提出了以用人、理财、练兵为中心的变法思想,且把练兵思想具体实践,编练了一支现代化的新式陆军。客观评价,他的变法主张比维新派的变法方案更加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一曲优美的《浏阳河》,展示出洲阳河的璀璨历史:胡耀邦、王震等大批仁人志士孕育诞生;维新变法家谭嗣同喋血戊戌、光照千秋;文家市秋收起义的相声揭开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序幕;以其年达30亿立方米的“乳汁”,成为省会长沙及浏阳700万人的重要水源之一。然而,这里落为全国258个重污染县(币)之一,长眠于九泉之下的先烈难以瞑目。经过两年治理,关厚32家污染生业,如会测阳河又清资流淌,星期浅反。最近前来喜系的国委环保局、监票款领导另以高匿评们。测阳河的兴衰变迁8人类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2013,(15):61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49.00元在经济史,乃至整部国史上,王安石变法都是一个转折点,在变法之前是一个中国,变法以后是另外一个中国。这场变法持续到第57年,北宋就灭亡了。变法之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国家,是一个开放的国家,是一个敢于攻击别人的国家。变法以后的中国,就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的国家,一个更愿意闭关锁国的国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改革的事业是显赫的,但改革的背影往往是悲凉的。“改革大多没有好下场”,这是人们从历史中得来的智慧,想想也是,从管仲、商鞅到范仲淹、王安石,结局都不怎幺美妙,以商鞅、王安石为例,而鞅辅佐秦孝公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但秦孝公一死,商鞅即被秦惠王追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从历史中探寻当代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规律和方法,也是习总书记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深意所在。王安石变法在我国古代改革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史为鉴,以王安石变法的得失来探讨当今社会改革方法论问题具有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重农抑商,但宋朝开国就对工商业经济十分重视,这也使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空前繁荣。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将商业化社会的建设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重农抑商,但宋朝开国就对工商业经济十分重视,这也使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空前繁荣。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将商业化社会的建设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13.
蒙木 《中国报道》2008,(2):91-91
不要被历史教科书误导。纵观中国历代王朝,我们永远不该小视皇帝的能力。例如宋朝的皇帝,其智商绝非常人所及。赵匡胤从一文不名到黄抱加身,然后坐稳江山后“杯酒释兵权”。太宗、真宗、仁宗都是聪明人。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使得国库到北宋灭亡还充实得很,当然祸国的罪名有王安石顶着。宋徽宗的高智商有字画为证,自不用怀疑。  相似文献   

14.
<正>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庆历七年(1047年),27岁的王安石在淮南节度判官任上,放弃“馆职京城”的机会,就任鄞县知县。“知鄞三年,影响千年”,王安石成为北宋宰辅重臣后,推动实施一系列变法,源头就发端于鄞县从政实践。(一)满怀济民之志的王安石,上任伊始不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治下热土,上任第七天便展开“基层调研”。其所著《鄞县经游记》,留下了重要史料。从这篇正文不足三百字的游记中,大体可知其调研行程:时间——从庆历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到二十五日,历时12天;  相似文献   

15.
商鞅与王安石、张居正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早期、中期、晚期“三大改革家”,其历史地位在历代改革家中首屈一指。说到商鞅变法,历代史家均赞扬其成功的、积极的一面,同情其惨遭车裂的悲剧,而没有用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眼光,认真总结商鞅变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当,特别是他实施残酷的恶法及偏激的执法行为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及教训。  相似文献   

16.
翻模易安     
<正>公元1100年,是新世纪的开元。这一年,写着"瘦金体"的、中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才华的皇帝宋徽宗赵佶登基,开启了大宋国运的历史性转折,20多年后,在"靖康"这个象征着安定康乐的年号里走向了灭亡;1年之后,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终被浪花淘尽,从此了却"人生如梦"的喟叹:如果再把时间往前推14年,"王安石变法"的掌舵者子然离世,陪他一同而去的还有"司马光砸缸"的当事人、《资治通鉴》的执笔者,  相似文献   

17.
马娇 《魅力中国》2010,(29):292-292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由来已久,早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就已经有了一定发展。新文化运动更是,实现压迫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妇女的心。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传入了中国,启蒙了中国妇女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反对封建压迫,给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实业志》载:“湘省爆竹这制造,始于唐,盛于宁,发源于浏阳也。”湖南省浏阳市是国家1995年唯一命名的“中国烟花之乡”,是世界烟花发源地,即既因养育的李畋这样的世界烟花始祖而享誉天下,又因代表中国参加摩纳哥等历届国际焰火大赛频频夺冠而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浏阳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举世瞩目的浏阳河流贯全境,优美的《浏阳河》旋律唱遍天涯海角;毛泽东领导邀请谊市秋收起义揭开了共和国农村乌黑城市的序幕;胡耀邦、王 震等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孕育广告牌家务事;维新变法家课唰同喋血戊戌,光照千秋,历经千年风云际会,浏阳烟花文化菁华荟萃,灿若星辰,有关烟花文化的诗、赋、词、画、记,见诸史志文南,千古传颂于世,在新时期研究发掘烟花文化,对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推进“以德治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向贫困宣战     
郑庆荣 《开放潮》2001,(6):26-27
贫困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难题,它曾象梦魇一样压迫着中国几千年。 中国劳苦大众始终没有停止过与贫困作斗争,为了求得温饱,为了生存的权利,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但都失败了。直至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都不能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反贫困而斗争,肩负起反对贫困的天职。 旧中国的贫困,主要源之于阶级性的原因,其集中表现在土地占有上。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共产党曾领导过土地革命,使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获得生存的权利,为解决中国贫困问题迈出了…  相似文献   

20.
一个山里人闯市场的“辩证法”周忠华有人说:市场是个大海洋,宽不可量,深不可测;也有人说:市场是块大魔方,变幻无穷,把握不定。可革命老区江西省永丰县上溪乡上溪村党支部书记黎敬亮却说:"市场充满着辩证法,掌握了它就能百闯不败。"的确,黎敬亮自1978年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