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垄断行业中往往掺杂行政垄断,《反垄断法》对自然垄断一般给予豁免,但是对行政垄断却予以限制。因此,界定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相当重要。不当的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是自然垄断行业中行政垄断的主要原因;行政垄断造成较高的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结构,造成实际利润向职工收入的转移及巨大的效率损失,相关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我国自然垄断性行业在规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借鉴西方国家在应用规制理论方面取得的经验,提出通过激励性规制和竞争机制改革,实现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不对称规制是规制机构对自然垄断行业处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的规制。实施不对称规制的经济学理论依据是有效竞争理论,法理依据是公共利益理论和实质公平理论,前提条件是不对称竞争的存在。主导经营者的认定标准主要有市场份额及竞争者数量、控制关键的网络系统资源、市场进入壁垒、利润水平和对竞争者的影响力。不对称规制与反垄断规制均为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手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采取措施予以协调。  相似文献   

4.
自然垄断的边界对政府规制政策有重要影响。随着规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之间的替代竞争,自然垄断的边界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政策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垄断行业中维持垄断具有其价值,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在自然垄断中引入竞争有充分的必要性,但不一定需要完全并且充分的竞争.政府规制对自然垄断行业是必要的,但因为政府本身及垄断的特性等,存在政府规制的失效,通常通过引入竞争放松政府规制来解决规制失效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垄断行业的发展应该是走向有效竞争.文章提出的有效竞争实质是促使竞争、垄断和规制三者之间的有机平衡,以追求垄断企业自身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6.
规制改革与竞争:自然垄断产业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缺陷并不表示市场的失效,更不是政府干预的必然。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的运行中,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影响却是积极的。说明自然垄断产业的治理,不仅有政府解,品且还有市场解。后者对转型国家又有意义,竞争有效性和合理的规制可以促成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是基于合理垄断及政府规制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也就披上了国家垄断的外衣。虽然自然垄断行业负有着功能性和服务性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自然垄断行业逐渐凸显出了违背竞争甚至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的现象,因此在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政策也就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文章以价值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加以分析,希望能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完善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垄断行业中维持垄断具有其价值,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在自然垄断中引入竞争有充分的必要性,但不一定需要完全并且充分的竞争。政府规制对自然垄断行业是必要的,但因为政府本身及垄断的特性等,存在政府规制的失效,通常通过引入竞争放松政府规制来解决规制失效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垄断行业的发展应该是走向有效竞争。文章提出的有效竞争实质是促使竞争、垄断和规制三者之间的有机平衡,以追求垄断企业自身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建立电力产业规制模型来探讨垄断的电力产业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我们发现,相对于无规制的独家垄断状态,规制者通过降低垄断者的电价和利润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是不完美监督则造成了"双赢互换型"规制失效和小工商业用户对耗电大户的交叉补贴,这构成了电网高收入的主要来源。经验证据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命题,最后,我们总结提出了中国的电力产业规制理论,并对现行的电力产业改革路径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中国住宅市场价格由高峰下降到低谷.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政府是否应干预住宅市场以及如何干预存在不同观点,有"抑市"、"救市"之争.通过对住宅市场的竞争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的住宅市场是区域性寡头垄断型市场,住宅产品供给需求结构失衡,存在信息不充分等市场失灵现象.面对市场机制的缺陷,政府应积极发挥其规制机制的作用.但政府干预住宅市场仅是对市场的补充,是活跃低迷的楼市,不是救高房价.  相似文献   

11.
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也是政府履行职责的切实要求。目前公用事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革。城市公交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是改革的有效路径选择,而通过相应的立法、执法及司法工作进行法律规制是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规制影响评估制度是判断政府规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有效工具,我国虽有试点但尚未正式建立。在评估政府规制影响时,应注意规制供求分析、规制成本收益分析、规制资源配置分析等三个经济学维度的运用。制度供求均衡理论、效率最大化、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等相关理论对规制影响评估制度的构建有诸多启发。从医疗器械规制的评估分析来看,建立规制影响评估制度应该注重规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评估,合理评估规制的成本与收益,慎重确定规制影响评估的评估方法,谨慎确立规制影响评估的评估机构等。  相似文献   

13.
自然垄断产业特殊的产业属性经常使得规制机构陷入规模经济和垄断损失的两难选择之中。由于在大部分自然垄断产业中一般是既有自然垄断业务,也有竞争性业务,所以通过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结构重组可以提高自然垄断产业的整体效率。电信产业是一个传统的自然垄断产业,根据它的发展历程,其重组模式主要有自由进入的接入管制模式、纵向分离模式、公共网与服务分离模式、联合所有制模式以及数网竞争模式。这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不同的产业应根据其产业属性来选择适用的重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规制本身也是一种契约,因为规制契约取代了市场契约,规制的权利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责任委托或者权利让渡,它反映了一种契约关系,内生于交易活动本身,是多个经济交易主体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约定遵守某些约束交易主体自由的公共规则而做出的一种交易结构安排。针对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主要从规制机构和煤矿之间的契约关系方面,分析了煤矿安全规制机构的契约本质以及煤矿安全事故的成因和解决办法,以利在实践中逐步加强规制双方的合约建设,尽量避免和减少矿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以会员积分卡为形式的顾客锁定折扣是零售商广泛采用的促销手段。本质上是针对顾客的价格歧视。对中小零售商而言,顾客锁定折扣促销仅是获取利润的手段,但对于相对区域市场中的主导零售商而言,它却可能成为谋求竞争优势的市场行为。由于主导零售商无论采用超量折扣还是总量折扣,都具有促进竞争效应和抑止竞争效应,因而针对主导零售商顾客锁定折扣促销的政府规制应以保护竞争过程作为基本目标、以定价是否低于成本作为基本依据。并遵循谨慎行动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6.
在具有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善、外部性和行政垄断性的产业组织里,政府的产业规制政策即使通过给企业家一定的报酬激励,鼓励企业家的创新才能配置,通过数理模型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企业家还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只有提高对企业家创新活动丰厚报酬激励和对企业家从众行为惩罚的可信承诺,企业家的产业组织活动和政府的产业规制博弈才有纳什均衡解。  相似文献   

17.
在公司和政府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公司自治和政府规制的博弈。如何保持公司充分自治,如何对其进行适度的政府规制,是各国公司立法不得不面对并且必须解决的难题。通过对法国公司法和美国公司法的比较,指出不同的国家对公司的担保能力的态度各有不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公司具有担保能力,充分放权给公司,由其根据实际情况在公司章程中加以限制。此乃当今世界立法之趋势。我国的公司立法应坚持以公司为本位的原则,确立和确保公司应享有的自治权利,在相关配套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司立法对政府规制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8.
社科类学会作为学术性的民间社会团体不仅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同时也客观存在自利性,即为其自身谋求利益的功能属性。在承认社科类学会自利性行为的前提下,应通过确立对社科类学会自利行为的附条件许可制度,加强对社科类学会自利行为的法律监管,落实有关自利行为减免税方面的法规政策,引入司法监督保障学会及其成员的利益等措施,将社科类学会的各类自利行为纳入法律的框架中进行调整和规制。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沪、深股市2006-2011年电力、煤炭、纺织业、服装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面板估计方法比较我国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高管薪酬激励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垄断行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不相关,而竞争行业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垄断行业的公司业绩与高管持股比例无显著相关性,而竞争行业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因此,垄断行业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政治激励高于薪酬激励,企业运行市场化程度依然不高,还需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步伐.此外,研究也证明通过股权制衡可以抑制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和大股东之间的“内耗”,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  相似文献   

20.
李沫 《全国商情》2009,(11):93-94
目前,环境规制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以我国纺织品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影响的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得到贸易伙伴国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