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对象在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应向所在村或所在企事业单位的代办员申请办理领取手续.本人的户口簿或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应作为申报的证明材料,在代办员的指示下,填写领取申请表,交回缴费证.待缴费单位和乡镇保险管理机构办理完有关手续后,领取人会接到通知,到村或乡领取养老金.在缴费期间,保险对象因户口迁移等原因需要转移保险关系的,经农保管理部门的同意,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保险关系是可以随人转移的,保险关系不会因户口的迁移而中断.  相似文献   

2.
<正>人社部近日就《失业保险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亮点颇多。其中,删去了现行条例关于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费和农民合同制工人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的规定,从制度上实现城乡统筹,进一步提升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失业保障水平。据悉,按现行政策规定,农民工虽然个人不缴费,但失业后只能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低于城镇  相似文献   

3.
《农民科技培训》2007,(2):17-17
保险对氧在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应向所在村或所在企事业单位的代办员申请办理领取手续。本人的户口簿或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应作为申报的证明材料,在代办员的指示下,填写领取申请寝,交回缴费证。待缴费单位和乡镇保险管理机构办理完有关手续后,领取人会接到通知,到村或乡领取养老金。在缴费期间,保险对象因户口迁移等原因需要转移保险关系的,经农保管理邮门的同意,井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保险关系是可以随人转移的,保险关系不会因户口的迁移而中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引入心理账户理论探讨社会养老保险如何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并利用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区分缴费型与非缴费型两种养老金收入,实证研究不同类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对农地转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领取缴费型养老金对农户的农地转出没有显著影响,而领取非缴费型养老金会显著提高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但对农地转出规模没有显著影响。本文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机制分析发现,相比于缴费型养老金带来的收入效应,非缴费型养老金能通过稳定农户的未来养老收入预期,使较低的养老保障水平对农地转出决策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认为,社会养老保险对农地养老功能的替代关系并不成立,只有“临时的”非缴费型养老保险方案可以影响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本文既是对制度性养老与农地养老是否存在替代关系的再检验,也是基于心理账户理论视角对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农地转出决策的新分析。  相似文献   

5.
有读者咨询,如果到了退休年龄时没买够年限,现在可以一次性缴费购买社保吗?工龄怎么确算?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农家之友》2009,(24):54-54
保险对象在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应向所在村或所在企事业单位的代办员申请办理领取手续。本人的户口簿或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应作为申报的证明材料,在代办员的指示下,填写领取申请表,交回缴费证。  相似文献   

7.
核心提示:2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郝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规定,用入单位缴费比例为12%,农民工个人缴费比例为4%至8%,缴费年限累计15年以上可以领取养老金。该办法同时还规定,农民工跨统筹地区就业并继续参保的,可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于续,原则上不“退保”。  相似文献   

8.
一、适当降低缴费率,延长缴费期限,调整计发方法。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其中,雇主缴纳10%;雇员缴费5%。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男女均为60岁,不与法定退休年龄挂钩;缴费年限30年。二、实施土地换保障,适当扶持农民工的就业和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9,(3):11-12
如果你是一个45岁的农民,2008年你分别以10%的缴费比例,1000元左右的缴费数额在郑州和北京参保,那么15年以后,你在郑州每月可领取147.6元,在北京,不算个人帐户养老金在内,每月仅基础养老金,你就可以领280元。  相似文献   

10.
对于年满50周岁的男性和年满40周岁的女性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由于他们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已经不可能在新参保地缴费满10年,因而也不可能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相似文献   

11.
多数研究表明,社会保护政策能够降低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脆弱性;但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制度的实际影响呈分化之势。本文首先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微观面板数据,根据消费均值和消费波动模型测算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脆弱性,然后在区分缴费阶段家庭和领取阶段家庭的前提下,估计了新农保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新农保制度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的脆弱性。但是,新农保制度让处于缴费阶段的农村低收入家庭更加脆弱,其相对贡献率约为15%~18%,且其影响随家庭参保人数增加而上升;与此相反,新农保制度显著地降低了领取阶段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脆弱性,其相对贡献率达到14%~21%。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对莒南县464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缴费水平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更高档次的缴费水平;农民的收入、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所在地的宣传情况对缴费水平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而受教育程度与缴费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为此,应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和信心,提高农民收入,完善缴费档次,使农民积极参与高缴费档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逐渐转化为人口负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于其计发系数的固定性以及人的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其个人账户面临收支失衡的风险。文章以国发〔2014〕8号文件为政策基础,基于个体层面,建立精算模型,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平衡进行测算,测算发现城乡居保个人账户面临着资金缺口。通过对影响个人账户资金缺口的制度内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个人账户记账率、养老金领取年龄、计发系数与个人账户资金缺口呈负相关;缴费档次与缴费年限与个人账户资金缺口呈正相关。可采取的措施为扩大个人账户资金投资渠道、提高居民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适当调整计发系数等。  相似文献   

14.
探讨新农保对儿童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增加隔代转移支付和照顾时间进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其孙子女的健康水平;这种提升效果依老年人照顾时间和其孙子女性别存在差异:老年人参与隔代照顾时间越长,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提升其孙子女健康水平的作用越大,且对女孩健康水平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男孩;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通过增加对其孙子女的转移支付和照顾时间提升儿童健康水平的两条路径均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15.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开始实施,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相关政策入手,进而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农民养老保险缴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对国内学者提出相关建议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其中重要一环 ,加强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管理势在必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以下简称个人帐户 )是用于记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个人帐户是职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个人帐户不仅事关社会保险事业的大局 ,而且还牵动着亿万参保人员的心 ,涉及亿万个家庭的安定和社会稳…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村》2007,(3):32-32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虽然政府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强制企业涨工资,但可以强制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工纳人其中,并相对降低农民工的缴费水平,现在城里人的社保缴费水平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0%左右,农民工可交社会平均工资的8%左右,并且设立全国通用的账户,就像当年的“全国粮票”一样,拿到哪里都能得到承认,并且可以续缴。  相似文献   

18.
《农村财务会计》2023,(2):40-40
近日,甘肃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联合下发通知,调整增加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进一步完善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积累,优化养老金结构,提高待遇水平。通知规定,从2023年1月1日起,在原先确定的12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基础上,增设4000元、5000元两个缴费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档次缴费,  相似文献   

19.
周俊山  尹银 《农村经济》2012,(12):83-86
普惠制非缴费型养老金模型拥有诸多优点,很合适中国的国情,但是也存在财政压力的担忧。从财政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判断一个国家能否实施普惠制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有赖于人口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水平。依据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预测,在2010~2050年间,国家对农村老年人的财政投入呈现倒U型,在GDP中的比重都没有超过1%,不会给中国造成财政压力。中国建立普惠制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是完全有财政能力的。  相似文献   

20.
合并之后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其制度本质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按照合并后的制度进行缴费仍不能满足大部分参保人的养老需求。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缴费制度进行优化,变固定金额缴费为比例缴费,对不同比例缴费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当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一定,缴费比例越高,参保人的参保年限足够长,按照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进行缴费的制度设计可以满足大部分参保人的基本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