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文成 《经济师》2004,(10):85-85
高校经济犯罪具有特殊的危害性 ,高校产生经济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必须采取具体有效的办法才能加以遏制。减少我国高校领域内的经济犯罪行为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
金融部门领导干部经济犯罪的原因分析及遏制对策●李曼高松一个时期以来,金融部门在贷款发放、干部提拔、基建审批等领域的经济犯罪案件不断发生,犯罪主体大都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1、主管部门用人不当。一些部门在用人上往往忽视“德、能、勤、绩”,“重才轻德”、“...  相似文献   

3.
<正>尽管从1982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并实施《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以来,全国各级公检法机关依法严惩各类经济犯罪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但经济犯罪的嚣张气焰并没有被遏制下去。以山西为例。1989年度,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案1586件,1990年立案查处了1851件,上升了10%;1991年,立案查处了2061件,上升了11%。1992年头4个月,立案查处了602件,与1991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5%。 经济犯罪分子为什么会逐年增多?尤其是一些重大经济犯罪分子为什么还在严打斗争中顶风作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从经济犯罪的心态分析.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公开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经潮巴罪规模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经济犯罪治理的效率在刑事犯罪治理中属于较高的类别,经济发展构成了经济犯罪最基本的生成环境,经济犯罪随经济发展的推进呈波浪式上升的趋势。当前,经济犯罪规模加速扩张,有必要进一步丰富统计资料、深化实证研究,为我国经济犯罪治理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环境趋于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多元化,一些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逐渐暴露,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案例。剖析这些经济犯罪案件,原因是复杂的,然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不健全、管理和控制弱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案例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单位缺乏最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6.
经济犯罪的范围是经济犯罪内涵所决定的经济犯罪的外延。经济犯罪应具备发生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或者经济管理活动中、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目的、破坏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等三个方面的特性。中国刑法分则中的第三章、第六章第六节以及第八章所规定的犯罪属于经济犯罪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化犯罪现在成为越来越受到公安部门重视的工作,经济犯罪人员在充实个体或者国家活动的过程中不顾集体的经济利益和他人的经济利益从而使自身收益.本文从经济犯罪的现状和经济犯罪本身描述来找到经济犯罪的根源和如何解决刑事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犯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成无可回避的事实,经济领域的犯罪现象也不断出现,这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市场经济下经济犯罪的危害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从而为有效地打击与控制经济犯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开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经济犯罪规模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经济犯罪治理的效率在刑事犯罪治理中属于较高的类别,经济发展构成了经济犯罪最基本的生成环境,经济犯罪随经济发展的推进呈波浪式上升的趋势.当前,经济犯罪规模加速扩张,有必要进一步丰富统计资料、深化实证研究,为我国经济犯罪治理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逐渐暴露,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案件。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问题,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财产、防止舞弊,遏制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犯罪依托经济领域存在,随着中国经济形势迅猛发展,中国的经济犯罪也出现了新变化,对公安经侦部门的侦查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应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经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分析经济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剖析经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中国经侦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效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白宏生 《经济论坛》2004,(22):139-139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经济生活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仍大量存在,诱发经济犯罪的因素将会进一步增多,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公安经侦部门必须改变“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更多的着眼于对经济犯罪的防范,最大限度地预防重大经济犯罪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犯罪对国家、集体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是指发生在经济领域的为获取经济利益危害经济秩序的一种犯罪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现行的刑罚制度,可以深度挖掘以自由刑为主的刑罚制度是否适合这些新兴的经济犯罪,尤其是利用其职务资格进行的经济犯罪,从而寻找对经济犯罪最佳的刑罚制裁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经济犯罪已日益上升为与一般刑事犯罪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法学界还缺乏对经济犯罪准确定型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阐述经济犯罪的定义、在刑法典中具体罪名的体现,以及经济犯罪原因的深层透和对经济犯罪在立法上的对策等内容,来粗浅地给经济犯罪勾勒轮廓。  相似文献   

15.
王喆  王宝新 《经济视角》2010,(10):77-78
经济犯罪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定产物,近年来,我国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急剧增加。为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的发生,应当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剖析经济犯罪产生的内在根源,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人治理结构失衡及其完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日趋严重而又为广大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就是经济犯罪,尽管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深,但经济犯罪仍然愈演愈烈,屡禁不止,呈上升之势。经济犯罪案件不断上升,尽管有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等各种原因,但由于体制缺陷而造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失衡是当前经济犯罪的最重要的根源,本人拟结合当前经济犯罪现象所呈现的一些新的特征,对经济犯罪与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失衡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防止经济犯罪、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措施与企业制度安排。 …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金融系统的经济犯罪难以遏止,个别银行职员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利己主义膨胀,趁金融机构改革,银行制度不健全及管理上的漏洞,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经济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地威胁着国家资金安全。当前金融系统经济案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金融系统盗窃犯罪行为侵...  相似文献   

18.
分析各种各样的经济犯罪,我们不难发现多数经济犯罪和会计犯罪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确实,天下欲乱,计先乱,因此,欲治理经济犯罪,先要治理会计犯罪。  相似文献   

19.
王守东 《时代经贸》2006,4(10):112-113
会计是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切经济管理活动的基础,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但会计信息失实越来越严重,虚假的会计信息容易导致国家宏观决策失误,影响到国家的分配政策、投资决策和财政收入的实现更严重的是,虚假的会计信息成为某些人骗取“乌纱帽”的资本,为经济犯罪活动开了方便之门,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会计信息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陶思惠 《时代经贸》2012,(16):91-92
近年来经济犯罪死刑的废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家对此各持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经济犯罪的死刑应当废除。经济犯罪的贪利性和智能性决定了经济犯罪不宜配置和适用死刑;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明显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的谦抑性也要求废除经济犯罪的死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