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习近平"农民观"的新表述,与习近平先前相关表述是一脉相承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历史阶段,"谁来种地"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中央从"三农"工作的全局高度,为我们指明了解决"谁来种地"的根本方向。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上海实际,在深化农村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深入研究和思考上海农业如何"后继有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3.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要不断完善农业支持政策,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投身农业,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4.
日韩自通过实施农业"六次产业化",其农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乡村振兴。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遍地开花,取得了一定成效。急需探讨如何更好地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本文在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分析总结日韩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以有助于我国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如何让农业经营有效益,重中之重是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是现代农业的建设者与受益者,更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力量。忻州市是山西的农牧大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7.5%,搞好农民培训工作,培养造就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忻州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关键落实到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少不了当今新型职业农民的引领带动作用。本文以数位"全国十佳农民"的创新创业故事为穿插背景,阐述了当今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群体的成长历程。他们的故事各有特点,但是对于农村的感情,对于农业的执着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培育职业农民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指出:关于谁来种地,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2016年,习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吸引年轻人务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亘古未有的深刻变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突破推进,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8亿多农村人口中,已经有超过2.6亿的农民进城就业,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成为焦点现象,如果不把农民培育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农民,广袤田野谁来耕耘,就会成为世界性问题。解决未来中国18亿亩耕地"谁来种、怎样种"的难题,只有紧紧抓住务农农民骨干群体,加快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源源不断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夯实现代  相似文献   

9.
<正>回望2017,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这一年,全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形势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稳中向新;这一年,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纵深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一年,粮食产量1.23万亿斤,农民人均收入有望突破1.3万元,绿色生产让现代农业增添朝气,不断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让农民成为一种令人向往的职业,造就亿万"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不仅能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而且能让职业农民成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文件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谁来种地"找到了途径,是今后指导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农业农村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大力培养新型农业主体。因此,要大力扶新扶强扶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更要通过培育新型主体带动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日趋严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奔向城市,农村只留下了老人和儿童。新生代农民离土地越来越远,农业已后继乏人。但农业是国之根本,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社会各界人士探索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笔者从明天谁来种田的视角,思考当  相似文献   

13.
大量"懂技术、会经营、能表达、负责任"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当前,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初步出现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作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构了农民之间的新型经济关系,使农民有机会超越传统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实现身份、能力和观念的转变,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加快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和政策建设有利于吸引更多有志于现代农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村在整个社会和经济体系中担负着"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农业农村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城市对农村的虹吸作用,导致农村人才持续向城市聚集,人才问题成为了制约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关键因素.而高素质农民是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当前在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背景下,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被农民誉为增收的"稳定器"、新农民的"孵化器"、转方式的"方向标"、调结构的"转化器"和产业融合的"链接器",成为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和"老乡"迈向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中有担当,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化农业、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改善此情况的必然途径。基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分析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和实践困境,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时要强化农民的职业认同感,据此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文件精神,农业部日前印发《关于扎实做好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今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意见》指出,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正经历深刻变革,要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亘古未有的深刻变革,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突破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出现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8亿多农村人口中,已经有超过2.6亿的农民进城就业,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成为焦点现象.如果不把农民培育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农民,广袤田野谁来耕耘,就会成为世界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2014,(8):29-29
<正>提高认识是做好培训工作的根本。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的奋斗目标。如何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需要从两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农民朋友为社会作出的积极贡献,争取社会对广大农民朋友的理解关心,从而增强对农民这一职业的认同感;二是通过全方位的农民培训,使农民在提高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提高综合素质,从而逐步将有一定基础的农民培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这一职业的荣誉感。  相似文献   

20.
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三农"问题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追根溯源又是农民利益问题,当前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快慢的问题.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必须把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这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