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青年大学毕业不久,就在小区的大门口摆了一个摊卖烤鸭,他的招牌上写着:鸭子16元一只,鸭头另卖,一元钱一只。第一天顾客买了一只鸭和4个鸭头。一个月下来,青年的生意做得像模像样的。  相似文献   

2.
谢凤清 《商》2001,(8):9-9
傍晚,在茂名市体育中心门口右侧,一辆红色摩托车停在那里,车尾上竖着一块写着“蜀香芝麻汤圆”的招牌,格外醒目。卖汤圆的是位戴眼镜的妇人,不认识她的只知道她是卖汤圆的阿姨,认识她的知道她是位工程师、厂长。  相似文献   

3.
一招鲜     
<正> 店牌打网址饭菜卖得欢这是常州市郊一家"小鸭李"快餐店的新举措。该店招牌除了中文招牌,就是醒目的网址"http//www.…"使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店一下进入"e"时代,给人的感觉非常"另类",有种"个性感"。小店附近有不少写字楼,年轻男女都对网络不陌生,看见这个店招,一笑之余,脚也就不由自主迈进去了。店老板开心地说:"我这儿外卖烤鸭和供烤鸭套餐快饭,一份10元,干净、时尚,加上这赶新潮招牌。用‘网络概念’赚钱还真灵。"  相似文献   

4.
<正> 今年6月17日,南京的一位王先生看到某烤鸭店一则广告称:为庆祝开业两周年,该店以每只8元的特优价供应正宗北京烤鸭。每桌限一只,仅供堂食。王先生便带着老伴、儿子和儿媳到该店想享受一下优惠。一家4人在店堂里坐定,王先生一下子点了两只烤鸭。当服务员告诉他若点两只烤鸭,另一只要按照正常价——38元收  相似文献   

5.
崔伟 《商务周刊》2008,(9):91-91
一百年前,一位河北农民来到北京卖烤鸭。经过无数次摸索和改进,他的烤鸭终于名扬北京。据说,烤鸭的制作工艺考究复杂,制作技艺是靠师带徒,代代传承。控制火候是味道好坏的关键,也是技艺高低的表现。烤鸭用的是木柴,厨师在烤制过程中要不断加柴,但加多加少很难掌握,鸭子的味道就有差异。这样的制作工艺,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和发挥,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和不同时候的表现都可能有所差异。烤鸭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鲁宁 《中国品牌》2012,(5):32-33
凡客的广告又换了。广告上的韩寒穿着一件29元的T恤衫,上面写着一个鲜红的"乱"字,不知道是在帮助韩寒推销他的小说还是在形容他此时此刻的心境。第二幅画面中,韩寒有些落寞地坐着,头顶上写着6个大字:"有春天,无所畏。"韩寒和凡客,二者在当下似乎能找到一些共同点:一个是红极一时的青年作家,经历了方舟子等人的一系列质疑,深陷网络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7.
<正>工艺独创品种多规模大中药酱制不用工业色素添加剂家住河南平顶山的伊利亚,一直就想投资熟食。他认为有市场,吃饭下酒都离不开。不过他深知,不是哪家熟食都有市场的。他们当地的熟食到处都卖。如烧鸡、烤鸭,还有猪蹄、猪肘、猪脸、猪耳等。但这些熟食有两大缺陷。一是各家经营品种单一,卖烧鸡的只卖烧鸡,卖烤鸭的只卖烤鸭,卖猪类的,只卖肘、蹄、耳等。  相似文献   

8.
杨越 《中国市场》2001,(3):42-43
<正> 认识王景祥纯属偶然。 一天,记者去位于北三环路往北的“熊猫环岛综合市场”购物,无意之中看见了一个新“景观”——大厅里的一个卖皮鞋的摊位上,挂着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八个非常醒目的大字“东  相似文献   

9.
海上夜捕     
清晨6点钟,浙江省椒江区大陈海产市场早已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叫卖声、讲价声嘈嘈杂杂。记者走到一个卖大黄鱼的摊位前,老板开价13元1公斤,而在稍远一点的摊位,看上去差不多的大黄鱼,老板却要40元1公斤。  相似文献   

10.
一天傍晚,我跟着妻子去菜场。妻子兴冲冲地走到前面的鱼摊去买鱼了。我踱来踱去,忽见身旁一只摊位上有五六只山芋在打瞌睡,于是,随口问道:这山芋多少钱一斤?女摊主朝我瞄瞄,大声说:一元五角——上午要卖两元  相似文献   

11.
走进陌生     
<正> 一位青年,在家门口做了6年生意,什么都干了。贩过菜,开过餐馆,倒过服装,卖过服装,卖过鸭子,办过职业介绍所,然而每次都因生意不好而歇业。后来,他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青海,发现那儿没有卖海带的,于是,电告老父发10箱海带至格尔木。谁知  相似文献   

12.
<正> 我的一位青年朋友,在家门口做了六年生意,贩过菜,开过餐馆,倒过服装,卖过鸭子,然而每次都因生意不好而歇业。后来,他因一个偶然机会去青海,  相似文献   

13.
女友"飘"来了客户回绝了300万只口罩,童志达晚上一个人喝起闷酒。邻桌,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人正兴高采烈地议论着:"今天接了一单生意,差不多赚4000元。"另一个不服气:"不多,等河北的货款一到,我就去买一辆别克车……"童志达站起身,把剩下的酒一饮而尽,说道:"结账!"一位长相甜美的女孩走过来,轻声说:"一共128元。"童志达把钱递了过去。出门前,女孩看他把外套拎在手里,就热心提醒他穿上:"先  相似文献   

14.
笑一笑     
《光彩》2005,(10)
绝对不是搞笑夜,街边的路灯下,有个男子在摆卖气球。气球分3堆,红、白、蓝各一堆,上面分别用纸写着:“‘气气你’每只5毛,‘气你半死’每只1元,‘真的气死你’每只2元。”我问其何故,他说:“你各样买一只吹一下不就知道了?”给了他5毛钱,我要了一个“气气你”,气球只吹到鸡蛋那  相似文献   

15.
小菜场有两家卖干海带的,都是按把卖。左边一家的标签上写着:“海带,每把1元。”右边一家写的是:“整海带,1.2元一把;边块海带,0.8元一把。”从表面看,左边的海带跟右边1.2元的差不多。于是,人们多买左边那家的,便宜两毛钱呢!可没多久,左边的海带生意就渐渐不行了,右边的却好了  相似文献   

16.
<正>土鸡变凤凰李学财最怕下雨,因为他养的是土鸡。鸡怕雨,淋湿了可能感冒,影响生蛋,一天如果少生一千个鸡蛋的话,他会损失4000元钱,因为一个鸡蛋卖4元。李学财有四个养殖基地,土鸡存栏量10万多只。仅仅土鸡蛋,一年给李学财带来3000多万元的销售额,而且供不应求。然而,3年前,眼前的一切都是李学财无法想象的。李学财的妻子何桂华是一位老师,每年的结婚纪念日,夫妻俩都要合影留念。然而,到2011年,两个人拍下第16张照片的时候,一家人还过着从一个出租屋到另一个出租屋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
<正>三年前,欧阳少波还是一个生活在温饱线上的打工仔,短短三年时间他就创造了一个创业神话:全国20个大城市、120多个县市都有他的学员,300家加盟店都在他"卖旺烤鸭坊"的旗下。这300家加盟店家家赢利、户户成功,年收入少则5万,多则40万。  相似文献   

18.
<正> 去年,北京烤鸭店湖南路分店为庆祝开业三周年登出一则广告,称该店为店庆之际,烤鸭以每只八元特优价供应,每桌限点一只。广告登出后,许多贪图便宜的顾客纷纷前往该店享受,烤鸭供不应求。其中有这样一位王先生带着一家四口前往该店,本打算点两只烤鸭,后来一打听订两只烤鸭需按正常价格每只38元收费,遂灵机一动,将一家四口分成两桌,这样每桌都可以点一只8元烤鸭,吃不了兜着走。此后人们纷纷仿效,该店仅此一招,店庆期间虽然顾客盈门,最后一算账,不但没赚,反而亏了好大一笔。  相似文献   

19.
在菜市场有两家卖干海带的,都是按把卖。左边李老板家的海带上插着的标签写着:海带,每把3.5元。右边米老板家的海带上插着的标签写着:整海带,4元一把;边块海带,3元一把。人们一看,左边李老板家3.5元的海带跟右边米老板家4元的海带差不多,但便宜5毛钱。于是,人们大多跟左边李老板买海带。  相似文献   

20.
位于北京闹市区的某夜市街长约800米,每到晚上就会摆出大大小小六七十个摊位,有卖服装、鞋袜和家居用品的,还有卖手机套、小发卡和毛绒玩具的.夜市街周围有好几个大型居民区,因此生意非常好,记者看到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有顾客在问询或讨价还价,其中一个卖服装的摊位生意尤其火爆,几十个客人把摊位围得水泄不通. 那么,该摊位的摊主有什么做生意的诀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