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借新还旧"是指贷款到期后不能按时以货币资金形式收回,又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行为."借新还旧"从其本质上讲,是对原借款合同中贷款期限、利率等条款的变更,其实质内容是对借款期限法律契约上的延长.该类贷款的合法性现已得到最高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确认.  相似文献   

2.
“借新还旧”是指贷款到期后不能按时以货币资金形式收回,又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行为。该类贷款的合法性已得到最高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确认。其作用在于克服了诉讼时效的法律限制,进一步明确了债权债务关系,并要求贷款企业完善或加强担保,弱化即期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3.
一、存在的问题(一)贷款业务方面1.借新还旧掩盖了贷款形态的真实性。经抽查县联社营业部当年12月份的贷款业务,发现借新还贷业务35笔,占当月发放贷款总额的50.80%,其中30.84%用于归还逾期贷款,60.56%用于归还呆滞贷款,8.6%用于归还逾期的正常贷款。县联社下辖的某乡分社也存在同类问题,且在同时间段同口径收回贷款中以借新还旧方式收回的贷款占93.3%,收回货币资金仅占6.7%。通过这种方式县联社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一增一减,表面上看既完成了放贷指标又“优化”了贷款形态,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4.
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几种主要形式在实施审计前,我们特别注意以下几种可能会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情形:一是多次换据,粉饰贷款质量。二是借新还旧,制造假象。三是违规展期。四是抵押等担保手续不合规,造成潜在风险。五是“三查制度”不落实。即:“贷前调查不落实,贷时审查不严、贷后检查不力”。人民银行1997年制定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其中就建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内部控制作了原则性规定。根据上述原则性要求,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审计测评可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一)测评“审贷分离”。(1)商业银行应按照部门横向平行制衡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贷款比例较高的问题。今年,廊坊市审计局在对工行信贷资产质量实施全面审计的同时还对工行廊坊支行的不良贷款成因进行了审计调查,并力求通过审计调查谋求提高工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途径。一、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形成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企业、体制、政府以及银行四个方面:(一)企业方面原因1、企业依法宣告破产,经法定清偿后仍不能还清的贷款,这部分贷款数额较大。廊坊市国有工业企业因多种原因不能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方式,普遍存在产品一般化,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成因 (一)信用风险.指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或逾期不归还而引起商业银行收益变动的可能性.目前,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金融风险.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不良贷款比率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杨南波 《企业经济》2002,(2):141-142
当前农业银行对信贷准入、贷款发放都有了比较成熟和系统化的制度,并已在实践中落实到位,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新增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但是,在信贷资产的经营管理中,欠发达地区农业银行对信贷退出的问题的研究显然还十分欠缺,没有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贷退出机制,这是近两年信贷资产质量难以提高、不良贷款总量不断攀升、信贷结构调整迟缓的一个重要内因.从广义上讲,信贷退出包括对正常到期贷款和潜在风险贷款的主动退出及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前者需要建立主动的信贷退出机制,后者需要建立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机制.本文着重就建立和完善信贷主动退出机制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借新还旧"又称"以贷还贷",指同一借款人在未清偿债权人银行的前一笔到期贷款的情况下又与该银行签订一借款合同用新贷款来偿还其前一笔贷款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一、假资产保全为名,发放借新还旧贷款。《贷款通则》第四十八条规定:贷款人对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借款人,应当要求其重新签订借款合同,明确原贷款债务的清偿责任。其目的是落实改制企业的债务,明确清偿责任,以维护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然而,由于人为以及历史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今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普遍较低,经营风险也较大,个别金融机构在资产质量指标未能达到上级行核定要求时,往往以企业改制为名,发放借新还旧贷款,以调整资产质量结构,降低不良资产比例。二、假盘活沉量为名,发放无效“启动盘活型”贷款。个别…  相似文献   

10.
以物抵贷即贷款单位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以其资产抵偿的行为。由于国家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多数企业尤其效益差的企业不能正常归还商业银行贷款本息,致使出现以物抵贷问题。 以物抵贷是商业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不得已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就业务性质讲有其复杂的一面,如不严格管理,会出现一系列违纪违规问题。近年来通过对一些商业银行审计,发现“以物抵货”管理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抵贷手续不健全,有失严密性。商业银行规定,对不能以货币资金偿还贷款的单位,准许以其资产抵顶,但双方应履行健全的手续,必须…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1999年开始,我国先后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剥离.在此过程中,以物抵贷收回贷款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重要方式之一.所谓以物抵贷,是指商业银行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无法以货币资金履行债务,银行为保全贷款而以债务人、保证人或第三人的财产抵偿贷款本息,最终以变现所得收回贷款本息的行为.而抵贷资产则是银行以物抵贷受偿并依法取得产权或处分权的财产.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收取的抵贷资产已近1000亿元,其余额还有不断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12.
田茂松 《审计月刊》2007,(11):23-24
贷款质量的正确分类是确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防范银行风险的重要手段。城市商业银行为完成压缩不良贷款比例的任务,有可能将企业实际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隐藏在正常类贷款中,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不实。因此,银行贷款质量审计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中的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非均衡运行的新常态,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将逐步向“讲质量”转变。2013年7月央行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后,商业银行迎来信贷资产自主定价的新时代,如何适应新常态下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永恒的主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的现状,揭示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常态下优化贷款定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抵贷物资是商业银行在放贷活动中,由于贷款人无力偿还到期贷款或偿还意愿差等原因,为了保全信贷资产,收取贷款人、担保人抵还贷款本息的非货币性资产。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信贷业务的不断继续和发展,以及贷款人经营变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抵贷物资就会不断发  相似文献   

15.
与一般企事业单位相比,商业银行业务具有特殊性。对商业银行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我们应予以特殊考虑,否则,审计形成的意见不仅达不到预定目标,甚至会导致审计风险。鉴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性质,笔者认为对其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除实施对一般企事业单位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外,还应对以下两个重点领域予以特别关注: 信贷资产质量 商业银行利润的直接来源主要是高质量的信贷资产带来的利息收入。同样,没有高质量的信贷资产,特别是当存在以下事项,如果审计时未予充分关注,我们形成的审计意见将会产生较大风险。 ㈠多次换据,粉饰贷款质量。有的商业银行为了完成某些经济指标,对不良资产采用多次更换借据的方法,将其从形式上变成正常贷款计算利息。 ㈡以新还旧,制造假象。有的商业银行为了种种目的,采用以新贷款还旧贷款或利息,制造虚假还贷收息的表象。 ㈢违规展期。《贷款通则》第十二条对贷款展期有明确规定,但有的商业银行为了计提利息等因素对展期存在随意性,故意违规展期,掩盖贷款质量的真实构成。 ㈣抵押、保证不合规,造成潜在风险。有的商业银行在办理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时,没有完全按照《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造成抵押贷款手续不完备,抵押物产权不明晰...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主要是不良贷款的防范。工商银行的信贷手册里有一段名言:“我们收取的利息再高,也难以弥补贷款本金的损失!”我国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近年来,国家在降低不良资产方面制定了严格的信贷制度,要求信贷业务程序化,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等等,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根本上没有解决不良贷款问题,这也是我国当前最突出的金融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银行业开展了清理信贷资产、改进贷款分类工作,这是从根本上提高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建立现代化金融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内容之一。在清分工作中内审(稽核)部门担负重要任务,下面谈谈清分中内审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清分工作不应有遗漏原有不良信贷资产的“一逾两呆”只将表内贷款反映出来,而其他贷款如委托款以及直接信用替代项目未包括进去,这次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对遗漏部分作了明确规定,笔者认为这部分应包括:(一)政策性房地产贷款1、根据…  相似文献   

18.
刘滨燕 《企业经济》2004,(12):151-152
“前清后溢”、信贷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使商业银行清收处置不良贷款的难度增大,制约着信贷资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处理好发展与风险的关系,建立预警机制,加大清收处置力度,以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9.
1996年由于我市各金融系统将工作重点 放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贷款 风险上,并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审贷分离”、“清贷收息”等行之有效的贷款管理措施,基本上遏制了不良贷款比重逐年上升的势头,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不良贷款绝对值仍有所增加,我市1996年不良贷款呈现出“余额增加、比重下降” 的特点。107,588万元,具中不良贷款余额891,765万元,占比达28.7%。不良贷款中逾期贷款632,286万元,占70.9%,双呆贷款259,479万元,占29.1%,与年初比,不良贷款479万元,占29.1%,与年初比,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20.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归还贷款时,由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协商,或仲裁,或经法院判决和裁定,由商业银行行使债权、担保物权而取得所有权或处分权的实物和权利.近年来,随着抵押、质押等担保贷款的日益增加,商业银行收取的抵债资产也越来越多.在实务中,多数抵债资产所对应的贷款属于"可疑"、ⅱ"损失"类贷款,实际已经成为有损失的不良资产.因此,如何规范和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是当前商业银行减少低效资金占用,盘活不良贷款和降低不良资产率的-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