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坚持立足内需,立足消费的方针,致力于将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的宏观经济政策,然而收效甚微.人民收入的滞涨是阻碍消费启动的根本原因.本文从近年来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谈起,并结合现实情况分析,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与建议,为促进消费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环境约束下农村消费模式转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侦 《价格月刊》2009,(12):77-79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周期性调整,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从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农村消费市场的潜能将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启动而开启.财政部、商务部"家电下乡"惠农政策,金融危机影响下大批农民返乡,带动了农村消费扩大,特别是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扩大.农村在消费拓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约束效应将日益强化.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中绝不能走发达国家经历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农村消费模式转型已经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消费券发放是否能达到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使经济平稳发展之经济目的进行探讨。进而深入分析发放消费券的弊端以及不可行原因,主要包括消费券本身局限性;生命消费假说使消费券变储蓄;易产生替代效应;发放数额增加国家财政压力;是否具有变相货币嫌疑;日本实例考证消费券无效。最后本文提出拉动内需的政策建议,包括拉动内需从拉动投资内需入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免除民众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4.
郑涛 《市场研究》2010,(7):30-33
<正>一、引言近年来,促进内需、扩大消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是一项基本经济政策。2007年我国消费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消费、投资、出口中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一项。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国内外经济形  相似文献   

5.
董香寒 《中国电子商务》2014,(6):200-200,202
本文由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入手,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消费提不起来的根本成因.研究了通过扩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契合实际性.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得出,只有通过投资激励消费,先投资后消费,方能真正的扩充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而后针对投资的要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对强化基础建设、优化收入结构、缩短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真正的通过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激励消费,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投资减弱、出口受挫、企业效益下滑等问题,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一度面临严峻的考验。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湖北省政府积极制定相应的拉动内需的配套措施。以此为切入点,本文探讨湖北拉动内需政策的效应,并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调查研究和对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湖北地方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唐琼  卢艳 《消费导刊》2012,(10):2-3
回眸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整体国民经济增长,期间增长目标多为倚重出口导向和扩大投资来实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由国民消费拉动内需带来的发展模式.扩大消费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民生,还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启动消费的背后都涉及到深层次的体制改革问题,而且这种改革都涉及到深层次利益关系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启动内需的最终关键是深化改革,从收入性消费、信贷性消费和预期性消费入手,提高居民收入、完善信贷制度和提升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疲软,出口、投资机遇不断减小的今天,扩内需正成为中国经济下一轮的新动力.互联网作为当下科技生产力的代表,正成为带动内需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以网络电商和网络反腐带动居民消费为例,突出表现了互联网对于内需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保护内需 在明年面临国际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加大扩大内需的力度,要通过加大力度来弥补外贸出口方面所面临的压力.扩大内需,最根本的就是要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只有市场活跃了,投资者看到了市场的亮点在什么地方,就会主动的增加投资,由消费的增长拉动投资的增长,进而拉动整个内需的增长,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  相似文献   

10.
陈欣 《商》2013,(22):242-242
本文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从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方面分析了当前总需求结构现状,得出了总需求在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方面处于失衡状态的结论,然后阐述总需求结构失衡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后本文提出解决失衡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