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而焦点也集中在国有企业是应该实行公有产权还是走私有化道路。然而对于国有企业,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都有其缺陷。事实上,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才是造成经营者和职工生产经营努力与能力"双重不足",进而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实施良好的人力资本产权改革,不仅可以解决两条改革道路的矛盾,而且更有利于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流失及私有化是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 ,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而改制与产权流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产权流动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及私有化等问题社会上有很多疑异。笔者仅就产权流动与国有资产流失私有化及私有化的关系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拙见 ,以期能澄清一下目前较为混乱的认识。1国有资产流失及私有化的现状与成因1 1国有资产流失我国现有国有资产总量为41000亿元(《中国证券报》1995、8…  相似文献   

3.
国企改革两种思路的比较与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即产权改革主线论和外部环境改革主线论,本文旨在对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点和各自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整合,以期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形成共识。本文认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产权改革的重要性,但不能把产权改革等同于私有化,我国的产权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有层次的,一切有利于提高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统一程度的改革都  相似文献   

4.
一、从目前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说起 前些时候,对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一些争论。我认为这实际上是在讨论一个“伪问题”。比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是否应该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不是应该停止。这类问题有点像我们吃了几十年的饭,现在突然提出我们应不应该吃饭,是否应该停止吃饭,我们不吃饭身体本来也会好的。  相似文献   

5.
刘德强 《经济学》2002,1(2):419-43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具有经营能力的人才选拔到经营的岗位上,同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本以钢铁工业为对象,使用独自调查的企业数据对国有企业经营的特征和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经营不仅努力不足,能力也不足。这意味着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不仅缺乏对经营的激励机制,同时也缺乏对经营合理的选拔机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问题,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改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问题,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纪玉山 《经济纵横》1994,(11):39-41,49
国有企业改革中值得思考的几个认识问题纪玉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我们彻底转变观念,解决好以下几个认识问题。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是搞私有化现在,一提到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些人就把它与所有制性质的变更相提并论,认为用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国企改革攻坚挑战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是使企业变成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改革二十年来,我们主要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方面的改革。然而,为什么国有企业仍然缺乏活力,经营效益日趋下降?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不仅在国企自身。我国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就提出了政企分开,然而传统体制的政...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己进行了10多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国企活力不足、效率低下的症结,并纷纷提出了对策,诸如产权重组问题、技术改造问题、减轻负担问题、转换经营机制问题等等。国企的改革固然需要攻破许多难关,但笔者认为,要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局面,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一个根本的前提条件就在于给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职能和目标以重新定位,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战略性改组。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厕组织,是行政权力垄断体制赖以运行的基层单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有企业改革的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不否认在局部地区的少数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私有化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国有企业私有化问题是在西方产权理论误导下才出现的,而民营化改制恰恰又成为国企私有化的隐蔽形式。因此,必须揭示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的实质,解释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发生的真正原因,从而反思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思想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李停 《经济与管理》2011,25(2):5-12
对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进行多层次的博弈分析,比较不同情形下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效率差异以及社会福利含义,论证在线性需求、成本相等的假设下,国有企业过高的社会负担的确是其与私人企业利润差距的根本原因。私有化并不是解决国企低效率的充分条件,国企改革思路应放在如何把国有企业培育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上。即便是承认国有企业比私人企业经营成本高,国有企业仍有存在的效率基础。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竞争比产权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有资产改革存在很大的矛盾。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在国外,许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现在进行的国有资产重组就是私有化,这是对中国改革的误解;而在国内,由于不能从理论上解决清楚,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在国企重组问题上就会顾虑重重,生怕被人扣上“私有化”的帽子。这一问题不解决,民营企业、民间投资者也会顾虑重重,见好就收,对国民经济不利。厉以宁认为,在由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有资产重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含义是把传统的公有制企业改造为新公有制企业。新公有制企业有4种形式:第一,经过改制的新的国家所有制企业。这类企业与之前相比,最重要变化就是政企分开了,  相似文献   

12.
李勇刚  申佳 《时代经贸》2007,5(1X):42-42,44
本文从分析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所经历的艰难路程入手,指出了在其中所产生的问题;接着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深化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曾先后采用了经济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现在的股份制改革,但国有企业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功,经营绩效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清晰的产权是预期收益的保障,国企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不明确导致其预期收益无法有效实现,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明晰国企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保证国企经营者的各项权益,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是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一、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4.
国企产权改革应做到三个坚定不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国企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拉开了序幕,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一步一步地向前进。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战阶段,遇到了一个最大的也是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当前引起理论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国企产权改革问题,这个问题聚焦在是否要进行产权改革以及怎样改革。大论战后,冷静思考国企产权改革,我认为国企改革应做到三个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15.
业绩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央企创新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2016,(12):104-117
关于国有企业是否需要进行民营化改革的问题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有民营化才能彻底解决国企效率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民营化不仅不能解决国企现存问题,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本文以2009年国资委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为切入点,研究这项不涉及民营化的央企高管业绩考核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及经济后果。本文以此次修订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发现相对于不受该项制度影响的民营企业来说,央企的创新水平在新政策实施后显著提高。而且,此次修订的考核办法可以显著提高创新对企业价值的边际贡献。上述检验结果意味着,国有企业即使不进行民营化的产权改革,仅仅通过改变高管的激励机制,也可以提高企业效率。因此,民营化很可能并不是解决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的唯一途径。本文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澄清关于国企民营化改革的争议,而且有助于拓展和深化企业激励机制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私有化与国有化在英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经济改革实践中交替出现,究其原因,私有化的动机包括效率假说、市场自由化假说、预算软约束硬化假说和财政收入与负担假说;国有化的动机包括经济动机、政治动机和挽救濒危企业动机。比较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相当多的研究倾向于私营企业的经营效率更高,私有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也有一部分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效率并不低于私营企业,甚至还要高于私营企业;另外也有研究认为所有权对企业效率没有影响。总体而言,对于国有化与私有化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在我国。  相似文献   

17.
纵观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性选择的争论,存在主张私有化、反对私有化,和强调竞争比产权更重要三种思路.联系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实际,我们认为:私有化不是万能的、国有企业并非天然的低效率应是基本共识.因此,要坚定国有企业是可以搞好的信心.我们提出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不是指搞好所有的国有企业,在现阶段我们认为要立足于中央企业和省(市)管企业,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目标.本文还详细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性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产权改革的成败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的关键。贯穿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的主线就是产权分化,但企业内部却由于产权分化而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问题,即企业治理结构问题并政企关系的神经,从而成为经济改革的深层问题,也成为改革的关键问题。面对这一难题,理论界有一种倾向,试图用“CEO”这一西方模式的“他山之石”来解决国企治理结构问题,认为国企采用这一模式可以有效的启动激励机制,强化管理,从而既可以克服政府对企业的制时,又能有效遏制国有资产的流,杜绝腐败现象,提高国企经营效率,可谓一举多得。是不是果真有效?我们必须加以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混合所有制"为主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已成为下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国企身上肩负着一定程度的社会性负担与战略性负担,产权改革是否会引起相关的负面作用?为此,本文将试图从融合产权改革与政策性负担的视角,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会加剧国企身上的政策性负担,又或者说,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与国企政策性负担改革相辅相成。本文以1999—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大数据样本,首先整理出经历过早期产权改革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样本,然后测算出这些国企所承载的社会性负担和战略性负担,进而使用双重差分法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降低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且垄断性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效率高于竞争性行业。因此,从减轻国企政策性负担提升企业效率的角度看,下一阶段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应该选在垄断性行业。  相似文献   

20.
对国有企业出售问题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经过20年的改革,无论其外部环境还是自身发展状况以及体制条件均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早期的改革,主要围绕着“放权让利”,现在已发展到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造。出售国有企业,也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形式。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能卖就卖,甚至说,当前是出卖国有企业的最佳时机,试图通过出售国有企业,一卖了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不能卖,卖国有企业就是私有化,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张对出售国有企业采取极端谨慎的做法。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本文拟就出售国有企业的几个问题谈一些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