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物流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在我国,物流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型产业,其形成集聚的经济效应却存在着争议。本文从物流产业集聚形成的经济特质出发,分别对集聚所形成的外部效益、网络效益和资源共享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物流产业集聚所创造的竞争优势,从而论证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发展壮大到目前,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相比全国其他区域,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这种集聚有利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文章主要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特征、集聚的典型代表、集聚的载体三个角度分析了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最后,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竞争优势所面临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自2008年被国务院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不断开放开发建设中,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地方政府不良竞争的治理,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布局合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向更高台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倩 《东方企业文化》2012,(17):252-253
本文研究了我国制造业集聚度及其变动趋势,重点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度的影响。利用Krugman空间基尼指数测算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分析发现2000—2010年我国制造业20个行业的集聚度呈上升趋势,产业集聚十分明显。此外,实证结果表明地方保护对产业集聚有显著的负效应,行业规模经济、行业外部性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集聚有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5.
比较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是中国轿车产业产品线竞争格局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塑造着产品线竞争格局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引入动态离散博弈模型,采用竞争行为数据,实证分析了各代表轿车企业的比较优势与品牌影响力.在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本土企业在小微市场的比较优势最强,在紧凑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最强,但在中大市场缺乏比较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本土企业处于巩固紧凑市场的关键阶段,应知己知彼实施精品策略,继续发力紧凑市场,慎重对待中大市场.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4和200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连续排名世界第三位。但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奋斗目标,我国经济将再翻两番。那么如何发挥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何改进现有的比较优势模式,进而实现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是本文研究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国家的经济发展分成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两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可能路径选择,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两种优势理论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弊端,探讨了适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模型,认为应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动态创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如何正确处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竞争优势的关系,是培育我国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按其技术含量呈东高西低的集聚特征,与区域房价特征有着明显的趋同性。基于房地产供需方程的房地产价格模型,建立一个包括制造业集聚度和其他从供需两方面影响房价的变量的计量模型,对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不同性质的制造业集聚对房价的影响,结论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会抑制房价上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会促进房价上涨,这是造成房价呈东高西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政府应引导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跨越式的转移,以从根本上解决东部地区房价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童鑫 《财会月刊》2021,(3):118-126
产业集聚是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政府支持能够推动产业集聚,并影响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运用2000~2016年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支持对该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专业化集聚与集群内竞争与技术创新间存在倒“U”型关系,多样化集聚与技术创新间存在“U”型关系,政府支持会放大产业集聚在不同水平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从选取的样本来看,多数产业处于专业化集聚和集群内竞争拐点的左侧,东部地区部分产业接近或跨过多样化集聚水平的拐点。  相似文献   

11.
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我国纺织业的竞争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纺织品占很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一再遭遇国外反倾销、技术壁垒升级的困扰,同时受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纺织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纺织业竞争战略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必然性,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行分权体制改革后,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地方政府间竞争日益激烈。地方政府的竞争活力促进区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升级不断优化。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竞争过度或不良竞争也导致了产业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业资源浪费等不良效应。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集群竞争优势可概括为静态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和外部经济优势及动态的创新、创业竞争优势。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利用其静态竞争优势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动态竞争优势。静态竞争优势是基于空间集聚,而非互动学习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则更多体现在非互动学习上的、仅因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其它集群易模仿的、非独特的竞争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企业在空间上集聚所产生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和外部经济优势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自从麦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提出以来,就受到了我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不少学者认为竞争优势理论是关于国家竞争力的成熟理论,甚至认为它取代了比较优势理论,呼吁以竞争优势理论来代替比较优势理论,企业的比较优势要向竞争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集聚绩效的角度出发,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以安徽省的16个城市作为样本区域,采用区位商的方法对安徽省的旅游产业集聚绩效进行测算,并根据所构建的模型对安徽省的旅游产业集聚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基于比较结果提出了该区域有针对性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实现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其区域化、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等特性。产业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存在的合理解释,也是产业集群的优势所在和不断完善的推动力。通过产业集群的有效培育和发展,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种目标。不同主体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的目标不同,其思路也不同。政府在全面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过程中,主要是运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方式来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分析了集群供应链系统形成的机理及其特点,然后从结构、行为、绩效等方面对集群供应链系统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区位选择、产业定位、文化培育、网络构建和政府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集群供应链系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和外部性因素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建立理论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284个地级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其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比较优势仍是影响制造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各级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空间关联性,且已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来源;传统比较优势与空间外部性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分别由西到东和由东到西依次递减。该结果为进一步促进区际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良性的区域性地方政府竞争促进地方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地方政府管理水平,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非理性竞争可能会给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扭曲政府关系、破坏产业秩序、造成资源浪费、设施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等负面影响。文章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分析竞争视角下区域产业治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培养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仅具有比较优势还不是以使一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一国或地区必须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文章对此进行了比较,指出竞争优势最好是建立在不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