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金融领域洗钱与反洗钱的博弈分析 金融机构是资金流转的中介,而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特点又能为洗钱提供极大的便利,致使金融系统成为洗钱犯罪的主要渠道.金融机构与洗钱犯罪分子的关系类似于一个守卫和小偷的博弈. 1.博弈模型的假定 为便于分析,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简化两博弈方--金融机构与犯罪分子的成本与收益的构成,对博弈模型作如下假定:(1)犯罪分子通过金融部门洗钱;政府监管当局制定反洗钱法规,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其日常经营过程中履行反洗钱职责,对金融交易进行检查.(2)如果犯罪分子洗钱时,金融机构不履行反洗钱检查职责,洗钱者就能得手,其洗钱收益为V:如果此时金融机构采取检查措施,则洗钱者就会被发现.设犯罪分子洗钱败露后要受到经济、刑事方面的处罚,负效用为-P.(3)金融机构不采取反洗钱措施,若犯罪分子不利用其洗钱,则金融机构由于成本的节约有S的正效用:若犯罪分子洗钱而金融机构又不采取措施的话就要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其负效用为-D.(4)如果犯罪分子不洗钱,则收益为0;此时金融机构履行检查职责收益也为0.  相似文献   

2.
反洗钱的外部性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反洗钱的特殊性需要各机构通力合作,尤其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通过对反洗钱过程中的洗钱方和反洗钱方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对比,揭示了外部性对银行业反洗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融机构是资金流动的枢纽和媒介,因此也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反洗钱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与自身利益的冲突,提出应该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成本适当补偿,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其积极参与反洗钱,然后分别研究激励机制的引入对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利益的影响,得出激励机制的引入对反洗钱工作是一项"帕累托改进".文章对反洗钱激励机制的设计提出了对追缴的zxc非法收入实行分享制度、实行反洗钱评级制度和违规信息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不断深入,洗钱分子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洗钱的风险和成本越来越高,而同属于金融领域的保险业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在反洗钱领域的防御基础相对薄弱,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地下保单、团险业务、银行及财产保险等手段实施洗钱犯罪,保险业反洗钱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利用保险业金融机构洗钱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童文俊 《上海保险》2009,(12):10-13
从国际和国内经验来看,在保险业开展反洗钱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随着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洗钱分子通过银行业进行洗钱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大,从而把目标逐渐转移到保险业等其他金融领域。保险业金融机构已经逐渐成为反洗钱斗争的主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洗钱分子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洗钱的风险和成本越来越高,因而利用保险业洗钱是他们的一个现实选择,因此,做好保险业反洗钱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保险业洗钱的几种主要方式,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反洗钱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保险业反洗钱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捷  陈霄  李黎 《西安金融》2011,(10):16-18
在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如何防范典当业的洗钱风险,成为摆在反洗钱监管部门及典当业管理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中国典当业的现状,分业务环节对典当业潜在的洗钱风险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在FATF“反洗钱40条建议”的框架下,对如何防范典当业的洗钱风险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流动的载体和媒介,是洗钱者进行洗钱活动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金融机构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利己的行为,这有可能使监管机构不能达到反洗钱效用最大化目标.洗钱和反洗钱实际上是洗钱者、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三方相互试探、不断博弈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反洗钱工作中各方参与者进行博弈分析,提出完善和改进我国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凡 《金融纵横》2010,(4):66-68
储值卡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小额支付工具。由于使用范围广泛,易于获取,存在一定的洗钱风险。随着反洗钱工作的深入,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犯罪分子不断寻找转移资金的替代工具,以规避来自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反洗钱报告及监测。储值卡便是潜在的替代方式之一。本文将在分析储值卡洗钱风险的基础上探讨相应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燕 《时代金融》2012,(32):25+32
<正>洗钱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既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又对建设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破坏。银行业以货币资金为主要经营对象,最易于为洗钱分子所利用,因而成为犯罪分子进行洗钱活动的主要渠道。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全球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任务也变得日益繁重。自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陆续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一系列反洗钱管理办法,反洗钱的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