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天工业管理》2012,(6):37-38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2A卫星2012年5月2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2A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中星"2A卫星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通信广播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中星"2A卫星可为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无线发射台和有线电视网等机构提供广播电视及宽  相似文献   

2.
国内要闻     
《航天工业管理》2010,(12):33-34
<正>"中星"-20A卫星发射成功2010年11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0A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星"-20A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的通信广播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主要用于传输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服务,卫星设计工作寿命为8年。  相似文献   

3.
2003年11月15日零时01分,我国自行研制的“中星”20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并于北京时间11月20日14时28分成功定点于东经103度赤道上空。“中星”20号是实用型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卫星质量为2.3吨,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多种通信服务。这颗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所属的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负责经营。“中星”20号通信卫星属三轴稳定型卫星,对此类卫星实施精确控制的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用于发射的“长征…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9日20时1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发射26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14千米、远地点高度为49,887千米、轨道倾角为24.2度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9日20时15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发射26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14千米、远地点高度为49,887千米、轨道倾角为24.2度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1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联合与印度尼西亚PSN公司签署了中星5B卫星转发器租用合同和146E卫星项目框架合同。  相似文献   

7.
《航天工业管理》2011,(7):38-38
2011年6月21日,有着中国“大力神”火箭之称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中星”10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里”10号将接替已在轨运行13年的“中星”5B,为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8.
《航天工业管理》2006,(3):43-43
2006年2月18日,日本使用H-2A(F9)火箭将“多功能传输卫星”-2(MTSAT-2)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火箭按预定程序将卫星送人了近地点为249千米、远地点为35,888千米、倾角28.5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9.
“风云”二号卫星项目管理过程和体会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博明“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对地观测卫星。目前在轨的C星于2004年10月19日由CZ-3A运载火箭发射,至今稳定运行。“风云”二号02批卫星(C、D、E星)是在01批卫星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进:探  相似文献   

10.
《航天工业管理》2006,(2):43-43
2006年1月24日,日本一枚H-2A火箭(H—IIAF8)携着4吨重的地球遥感卫星——“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dvanced Land Observation Satellite,ALOS)在种子岛发射场点火升空并进入预定的692千米高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1.
国家航天局人士透露,至今仍“健康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2008年12月6日经过2次点火制动,顺利完成从200千米轨道降至100千米轨道的变轨。据悉,“嫦娥”一号卫星将在100千米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监测卫星的温度、能源、轨道等变化情况,并将开展测速测距和定轨试验,同时将择机打开部分有效载荷开展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星于2002年9月18日正式交付给国家海洋局投入使用。“海洋”一号A星的成功发射和交付使用,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海洋监测能力。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牵头研制的“海洋”一号A星,是我国第一颗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试验性业务卫星,卫星重量为368公斤,运行轨道为太阳同步轨道,设计寿命2年。2002年5月15日,“海洋”一号A星在太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月29日,国家海洋局北京和三亚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到海洋水色扫描仪与CCD成像…  相似文献   

13.
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于 1 970年 4月 2 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 2 0 0 0年年底 ,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 4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 ,飞行成功率达 90 %以上。目前 ,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 ,“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25日9时15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六号03组2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火箭点火升空约11分钟后A星与火箭分离,继续飞行约1分钟后,B星与火箭分离,随后2颗卫星均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5.
《航天工业管理》2009,(1):40-40
经过在轨测试和业务试运行,“风云”三号A星系统功能正常,性能良好,满足研制任务要求。2009年1月12日,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将“风云”三号A星正式交付给中国气象局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管理》2008,(4):42-43
据中国航天部门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国际航天发展高峰论坛上透露,按照中国政府批准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未来几年中国将重点发展月球探测二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工程等重大项目;完成立体测图卫星、“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一号03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等卫星的立项、研制和发射任务;研制硬X射线望远镜、返回式微重力卫星;研制完成中俄联合火星探测等国际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7.
继2009年由OHB技术公司获得为“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建造前14颗“伽利略”卫星合同后,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2月2日与OHB公司又签订了一份新合同,继续选择OHB公司建造另外8颗“伽利略”卫星,此次以OHB公司为领导的团队中依然包含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合同价值2.5亿欧元。  相似文献   

18.
2012年4月侣日,由中国空间技水研究院研制的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遥感业务卫星“资源”一号02C卫星在轨交付给国土资源部。“资源”一号02C星于2011年12月22日成功发射。在轨测试表明,卫星运行稳定正常。“资源”一号02C卫星获得的2_36米的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  相似文献   

19.
《航天工业管理》2011,(7):46-46
欧盟委员会2011年6月22日表示,ESA已代表欧盟委员会签订了6份“伽利略”卫星全业务能力重要服务采购合同的最后2个。其中,一个是与泰勒斯阿莱尼亚公司签署的总价值为2.81亿欧元的合同,用于确保“伽利略”卫星的导航信息;另一个是与Astrium公司签署的价值为7350万欧元的合同,用于确保卫星的维护和在轨卫星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十四号和“天拓”一号卫星成功送人预定轨道。遥感卫星十四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