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高储蓄率的成因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晓伟 《特区经济》2011,(10):65-66
本文从储蓄结构深化研究我国高储蓄率的成因,提出降低我国储蓄率的思路主要是降低企业储蓄率和政府储蓄率。具体对策是尽快出台调整企业储蓄率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金融市场、健全金融机构及完善金融体制,还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2.
钱曦 《珠江经济》2005,(4):79-82
1999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进入稳定增长阶段。随着储蓄存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储蓄率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高储蓄率对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拟从分析高储蓄率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对储蓄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因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高储蓄率已为众所周知,多数人在分析日本高储蓄率的原因时都从日本国民的勤俭节约传统、政府鼓励储蓄的各项政策及日本众多储蓄机构的激烈竞争角度进行分析,我认为日本国民的“勤俭储蓄”,一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高储蓄率给经济稳定与发展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运用财政手段去解决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和发展与高储蓄率及低消费率之间矛盾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高储蓄率给经济稳定与发展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运用财政手段去解决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和发展与高储蓄率及低消费率之间矛盾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影响一个国家居民储蓄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GDP、投资量、劳动量、居民消费水平、通货膨胀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一国居民储蓄率有影响,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者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居民的高储蓄率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特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对我国高储蓄率的现状及其原因通过计量建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自1992年突破了10000亿元后。十年间这个数字不断触摸新高,预计到2001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存款将达到80000亿元人民币。 80000多亿元是我国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它可以维持我国人民近两年的消费,这已占到我国银行所有存款一半以上。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材料,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从七十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之冠。1989年至1999年,  相似文献   

8.
郑辉 《特区经济》2011,(1):279-280
在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对经典的生命周期模型进行了拓展,引入了人口结构和社会保障两因素,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生命周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国民储蓄率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的人口结构确实会对国民储蓄率产生较显著的影响,而社会保障水平却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1998年至2008年.我国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快速增长,从1998年末的53407亿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217885亿元,10年间增长了4.08倍。同时,我国依然存在储蓄优先于消费的倾向,储蓄率仍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2007年储蓄率高达49.9%.创新历史新高。长期以来,广大居民的高储蓄率为银行提供了充裕的信贷资金.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98年至2008年,我国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快速增长,从1998年末的53407亿元,增加到21308年末的217885亿元,10年间增长了4.08倍.同时,我国依然存在储蓄优先于消费的倾向,储蓄率仍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2007年储蓄率高达49.9%,创新历史新高.长期以来,广大居民的高储蓄率为银行提供了充裕的信贷资金,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断攀升的存款余额,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储蓄率背后的人口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因素是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与中国持续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相伴相生的便是居高不下的储蓄率。高储蓄率也被众多学者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里,高储蓄率的作用在于:高储蓄率通过银行转化为高投资率,进而促进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的扩张,这种大规模投资带来了快速的资本形成,个人收入、储蓄和出口的增长,以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从分类上说,一国的总体储蓄可以分为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几个大类,数据表明近年来国民储蓄率的提升非常明显,2009年,中国的国民储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9%,占2009年全球储蓄的28%,毫无疑问这个储蓄率是排在世界首位的.  相似文献   

13.
梁万泉 《改革与战略》2009,25(11):35-37
在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背景下,过高的储蓄率会加重内需不足进而引致经济衰退,文章分析了我国居民储蓄率过高的制度性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健华 《北方经济》2006,(15):67-68
据统计,截至2006年3月,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52,819亿元。长期以来,广大居民的高储蓄率为银行提供了充裕的信贷资金,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断攀升的存款余额,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银行储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高储蓄率的国家之一。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美国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罗奇曾表示,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储蓄量。著名投行雷曼兄弟也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截至2006年3月,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52,819亿元。长期以来,广大居民的高储蓄率为银行提供了充裕的信贷资金,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断攀升的存款余额,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增长、高储蓄率的宏观经济特征,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本来源,同样使得另一些人增强了对居民过度储蓄造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的共心。总需求是否会抑制总供给,居民若更加倾向于储蓄而减少消费,则可能造成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8.
文章着眼于全球经济中储蓄率的决定及其延伸问题,主要讨论跨国国民储蓄率以及居民消费率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针对人口负担比与国民储蓄之间的关系,重点引入全球价值观调查(WVS)中有关家庭价值观念的数据,从经验的角度揭示人口负担比与国民储蓄率、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受到家庭价值观念的影响。文章以国别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尊重父母的观念显著地正向影响国民储蓄率对老年负担比的回归系数,但于国民储蓄率对少儿负担比回归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爱护子女的观念显著地负向影响居民消费率对少儿负担比的回归系数,但于居民消费率对老年负担比回归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相关经济变量和家庭价值观差异后,少儿负担比、老年负担比均显著负相关于国民储蓄率,且少儿负担比对居民储蓄率的负相关性也是显著的,但老年负担比则不然。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储蓄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运用三期世代交叠模型分析人口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并基于我国2006-2011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我国的人口结构、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分析得出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负相关,而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关系与理论预期不相符,二者成正相关关系,并用分地区的数据对上述结论做进一步验证.本文结论是,提高劳动参与率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减少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过快降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储蓄率研究的最新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 《世界经济》2007,30(4):86-95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界关于各国居民储蓄率和国民储蓄率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从储蓄率的基本决定因素来看,除了传统的人均收入、经济增长速度、利率等因素外,人口因素、预防性储蓄动机、宏观经济政策冲击、外部融资条件、贸易条件冲击和教育等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讨论。在对众多因素的讨论申,人口结构的转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谨慎性储蓄动机)与储蓄率变化的关系一直是讨论的重点。由于储蓄率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分布并不均衡,因此很多研究文献都致力于解释个别国家储蓄率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或者比较国别间或地区间储蓄率的高低并探究其原因。最近几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现象得到了国际经济学界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