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出现了近十多年来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本文将从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入手,分析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不是考量其经济增长速度和总量,也不是考察其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而是关注国家整体的发展持续性和质量。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始终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取得"中国奇迹"的同时,经济增长中暴露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本文旨在研究经济增长的贡献要素,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矛盾,并对其提出切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可利用的国际市场需求的下降,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减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期行将结束,特别是出口增长速度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下降,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4.
2015年GDP将增长7%左右,分季度看,将呈现出"前低后稳"的走势,下半年有望逐步企稳,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总体平稳,全年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增长中高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新常态,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模式的一般描述自1978年起,我国经济经历了自19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高速增长过程,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并被称之为"中国奇迹"。一般看来,这一"奇迹"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快。在这一增长过程中,GDP年均增速为9.8%;而而在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速更是在两位数以上。二是持续时间长。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持续了三十二年,其  相似文献   

6.
推动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财税支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事关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但是,由于在经济增长方式上重视经济增长速度而忽略经济增长质量,结构调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结构与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元结构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具有类似AK模型的内生增长特征,在非边际收益递减的投资驱动下进行持久的资本深化。由于经济增长速度部门分布的离散性是与总体经济增长速度正向相关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伴随着各经济部门的非平衡增长。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效率显著改进,其服务业与非服务业的生产过程在能源使用密集方面是无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新平 《金融博览》2014,(23):30-31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下降到7.3%.这绝不是偶然现象,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都将维持在7%左右的新常态.通过改革深挖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使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国税收再获丰收,增长六千七百多亿元人民币,增幅近两成二。是年,中国GDP预计增长百分之十点五。税收增幅再度遥遥领先于GDP增幅。长期以来,我国税收超GDP增长的原因何在?本文试从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现状出发,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一、我国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税收也获得高速增长。但是与经济高速增长相比,税收增长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特点:从总体上讲,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税收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90年代中期以来则恰好相反。1978年~1994年,税收年均增长15.4%,低于同期现价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9,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4.3%下降至1994年的11%。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为1994年的7.4倍,年均增长18.3%(见表1)。从1996年开始,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6年已攀升到18.0%。国家税务总局4月13日...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9,(3):2-5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明显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呼唤真正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必然促使货币政策功能的转换;增长动力机制转换的客观要求,必然促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凸显,要求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体系重构主要在于优化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继续创新和优化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优化中介指标体系、重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然,重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不应囿于货币政策自身建设,必须推进相应的配套措施,而根本举措在于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举世瞩目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个人收入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种经济增长本身的不均衡导致的矛盾,一直是国内外的关注焦点.自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如何成功向这种方式转变,成为了公众甚为关注的热点.由于金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而商...  相似文献   

12.
祁鑫曦 《新理财》2012,(6):37-38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业务转型,满足实体经济对银行服务的多元化需求,成为中国银行业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安永大中华区银行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蔡鉴昌告诉记者。2012年5月16日,安永发布了《中国上市银行2011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但受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增幅有所回调。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资本约束机制的加强,银行业的高速增长将可能无法持续。  相似文献   

13.
乳制品业:高速发展渐入调整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们愈来愈注重饮食营养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日趋活跃,未来,5年内我国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将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我国将成为全球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容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乳制品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4.
自199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从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1992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2.8%,1993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又攀上13.9%的高峰,全年增长速度可达到13%左右。1994年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可望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回落到10%左右,CPI涨幅将回落到4%左右。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是"双防"2007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年,经济形势总体运转良好,但也面临着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卫红 《时代金融》2011,(3):5+12
"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以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转变"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的外贸地位。  相似文献   

17.
白明 《中国外汇》2015,(2):50-52
国际市场呈现温吞特征,内在压力将成为常态。我国外贸必须培育竞争新优势,以适度稳定增长的新姿态适应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外贸以低劳动力成本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岳福斌一、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矛盾谈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国际范围内比较并不算慢。近16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4%,已引起世人的瞩目;预计将提前5年实现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面板数据门限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比消费和投资都要大很多;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低、中等和较高三个区制;属于区制Ⅱ的地区,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的增长速度作用最大,此时有利于相对贫穷地区追赶富裕地区;属于区制Ⅰ的地区,金融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可能出现负的相关关系,三个区制的门限效应显著.由此我们在寻求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应该避免依靠投资和消费的作用,而要着重考虑依靠地区金融发展作用,尤其是利用地区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值之后,即当此水平值超过区制Ⅱ的门限值以后,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倍数效应,使地区的经济增长走上高速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资产评估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专业力量。准确把握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对资产评估行业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