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公债属于政府债务的范畴,它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国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至今没有允许地方政府独立发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理论的深入发展,发行地方公债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理论界对于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是否应该包括西部地区争论不一,笔者认为,不应该将西部地区置于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考虑之外,但同时,应基于西部地区的现实经济社会状况进行一些特别的制度安排,确保西部地方公债的发行能够取得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2.
实践表明,仅仅禁止地方政府举债并不能消除中国许多地方业已存在的政府债务.地方政府负债累累将威胁社会经济的稳定.一种解决方法是,在法律上允许地方政府举债的同时,必须实施一套类似于美国州政府的财政约束规则.为了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公债制度,在允许地方政府举债之前,应首先摸清地方债务家底、明确政府的相关责任;其次是建立地方公债制度,提高财政透明度,构建独立、公正的信用评估框架,加强财政监督,建立其他旨在减少地方政府财政信息不对称的政府间机构等;最后是分步实施地方公债制度.  相似文献   

3.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看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公债属于政府债务的范畴,它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我国历史和国情的原因,至今没有允许地方政府独立发行公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理论的深入发展,这一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地方公债发行空前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地方公债是为巩固新生资产阶级革命政权而采取的重要财政政策措施,它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各项地方公债对于缓解革命政府财政危机的作用是有限的.多数地方公债发行结果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其原因有中央停止地方公债发行的政策因素,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尚欠发达的经济因素,而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政府公债信用尚未确立.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地方公债发行,为应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财政支出规模也随之扩大。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资金供需之间的矛盾,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已是大势所趋。对美、日发达国家地方公债的发行情况进行研究,会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WTO规则对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法治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依法行政,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法律制度,同时要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并加强地方政府发债管理是学界多年关注的改革大计,随着财政部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提交国务院获批,我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成为大势所趋。从政府职能、现实财政收支和代际公平三个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地方政府职能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现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匹配财力与事权效应的不显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代际不公平”的问题,都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提出了紧急而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税制基础、市场基础和经验基础是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发行地方公债是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是完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需要,是改变债券市场品种单一、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要求,耳前发行地方公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地方公债属于政府债务的范畴,由于我国历史和国情的原因至今没有允许地方政府独立发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理论的深入发展,发行地方公债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在发行地方公债呼声日高的今天,我们同样应该看到我国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着为数不少的事实债务,如果忽视了这一问题必将引发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问题已讨论多年,根据公共支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的内在规定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势在必行.发行地方公债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但相关体制改革的深化、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市场体系改革的跟进,这些问题必将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地方公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公债是地方政府在经常性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向本地区发行的一种债券,它是许多国家地方政府筹措地方建设资金的一种手段,也是一国公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通紧环境中,深入地探讨地方公债发行的可行性,并从整体上规范地方公债的运作,对弥补地方经济建设资金缺口、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开放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我国也应逐步开放地方公债市场。其对策是构建功能明确的财政体制、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规范有效的管理体制。此外在具体操作时还要谨慎选择和限定举债主体、妥善处理国债与地方政府债券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参与制度变迁,是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参与制度变迁既是我国制度变迁的客观要求,也是地方政府的主观需求。地方政府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差异都会影响制度的实施效果,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开放并加强地方政府发债管理是学界关注多年的改革大计,从政府职能、现实财政收支和代际公平三个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职能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现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匹配财力与事权效应的不显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代际不公平”的问题,都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提出了紧急而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问题,已经成为潜在的财政风险。亟需在矛盾爆发之前,适度控制债务规模,防患于未然。本文从债务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负担出发,探讨债务与国民收入和财政的内在关系,从而构建数学模型,论证地方政府新一期债务适量规模以及最佳债务规模,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地方政府公债实践。  相似文献   

16.
转轨时期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的组合的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已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分散决策权的重要主体。我国分税制改革推出后,在明显地强化和改善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各地方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度,由此引起地方政府的资金困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当前开放地方债券市场已是大势所趋,具备了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最终开放仍受到当前金融制度背景的约束。这决定了中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开放注定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改革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推动制度创新的过程。是新制度被制定及旧制度被替代的过程。我国地方政府在获得一定的经济决策权、财政支配权及制度变迁的供给权的情况下,其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制度变迁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国制度创新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考虑全局性的因素,其制度供给是一种平均的速度。这种供给速度对于有些地区可能比较超前,而对有些地区可能比较滞后,因此大国制度创新不能统一进行,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制度环境的变化和相对收益的变化,及时地、主动地推动制度创新。地方政府主动制度创新能够实现区域制度结构均衡,能够为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提供经验教训和知识存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全国性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9.
中小国企仅仅继续采用承包、租赁等经营方式是不够,只有进行全面清算,理清所有债权债务关系,明确产权的最终归属,通过产权运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是其最根本的出路。在清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帐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下岗现象,建议发行地方公债,缓解政府、社会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造成我国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很多.就制度方面而言,主要表现在我国政府财政层次过多,地方政府间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税收体系不健全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县乡财政解困的制度构建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减少政府财政级次,规范各级政府财力分配.(2)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政支出范围.(3)完善税权划分和协调机制,确保基层财政收入.(4)完善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