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邓玉岐 《渔政》2009,(1):28-30
1996年,随着中日、中韩双边渔业协定的签署、生效.海洋渔业开始由领海外自由捕捞向专属经济区制度过度.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的作业渔场明显缩小。特别是青岛靠近日韩.以前青岛大多数渔船都进入领海外自由捕捞,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签署生效,青岛市传统作业渔场减少50%.青岛开发区也不例外.许多渔船被迫推出韩方、日方一侧水域。同时,由于两个协定的生效,原在日韩一侧水域生产的省内外大批渔船.将压缩到黄海渔场作业,使“船多海少、船多鱼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大炼油、前湾港、中海油、北船重工等大项目建设占用岸线达110多公里。该区域内的几十万亩滩涂、养殖水面消失,近千条捕捞、养殖渔船被迫报废,几千名渔民“失海”上岸。  相似文献   

2.
总的来看,海洋渔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船多、人众、鱼少、海减”,这些问题一度使舟山渔业陷入困境。面对传统海洋捕捞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渔区政府和人民主动转变渔业发展理念,坚持把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积极从单纯捕捞的生产方式向“耕海牧渔”转变,开展渔业资源的修复,加大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调整和减少近海捕捞业,主攻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做精做深水产加工业,努力形成捕、养、加、销一体化的渔业经济产业链,积极分流剩余渔业劳动力,逐步使舟山渔业步入新的健康发展轨道,实现渔业困境的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3.
渔业生产不景气日益显现,“船多鱼少”、“船多海小”等现象越来越突出。沿海许多渔船民想方设法通过给渔船主机增加功力,提高远洋捕捞能力。由于各地区渔船捕捞指标配额有限,捕捞马力受限制,渔船不能随便增加马力,因此就出现了渔民私自增加主机功率的现象。渔民们通过给主机安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即增压泵)来增加马力,安装好后,在不改变机器型号情况下,可以使主机功率增大30%~80%,这不但违反了渔业法规,同时也给海上生产作业和治安管理带来了难度。一是渔船跨海区作业,造成治安不稳定。船舶私自增加马力后,许多渔船从以前的近海、本地海域作…  相似文献   

4.
“减人增效”,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难题,是森工企业治危解困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所面临的严峻课题。要解决好这个难题,必须循改革思路,从企业改革入手;引导。教育职工树立新的择业观念,确立正确的就业意识。1.正确的改革思路是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重要途径门)富余人员过多已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由于受体制和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以及存在贡献大、补偿小、欠账多、包袱重的情况,相当一部分森工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富余人员多。如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现有职工241777人,富余人员13O00余…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国内外市场对名优海水鱼类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范围超负荷养殖和过度的渔业捕捞已使渔业资源的再生产过程和近海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我国渔业资源难以为继的局面。加上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生效,使大部分渔船不得不退出韩、日方水域,船多鱼少矛盾更加突出。面对这种情况,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作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在不同地域和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难点,准确认识这种难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现阶段,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城市化的实践看,突出难题是农民非农化的问题,其核心是如何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本文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失地农民面临的“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三大难题;并立足于这一尖锐的现实难题,提出化解“三难”问题必须从体制变革入手,变“征地”制度为“购地”制度,变下岗“闲余人”为财富创造者,变“短效”补偿为“长效”保障。这样,才能为农民非农化提供可靠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7.
刊中报     
“菩船”多经路上扬新帆南江正直粮站菩船粮管所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粮管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常年粮油收购量仅55万公斤,却要养活10名正式职工。在僧多粥少的压力下,该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从挖掘内在潜力入手,在“小、活、民”三字上下功夫,做文章。...  相似文献   

8.
减人增效与再就业工程巫贵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粮食企业面临两大难题:人员分流与资产重组。如果不减人,粮食企业“僧多粥少”、“劳动效率低”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企业臃肿不堪,很难在市场上伸展拳脚;如果减人,人往哪里走?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应把富余职工...  相似文献   

9.
在那河网纵横的水乡,有一艘流动粮食收购船行进在水面上,它犹如一个流动粮食收购站,给农民带来了方便和欢乐。当流动粮食收购船在河岸边停下,农民就争先恐后把粮食运到了船旁:“粮食部门为我们想得真周到,我们应该多售粮、售好粮卜’船上的收粮职工以微笑迎接售粮农民,检验、过磅、开票、付款,不停地忙。他们贡献出的是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倒进船舱的是金灿灿的食粮。莫看下乡登门流动收购是件小事,农民对此却不绝口地赞扬:“余粮不需要再运到城里出售,节约时间,节约运费,支农真有方!”水乡流动粮食收购船@成春到$江苏省盐都县…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人觉得当副职有“三难”:一是角色难扮演,二是关系难协调,三是工作难开展。表面上看此话不无道理,但一推敲又觉得高过。笔者体会到要当好副职必须着重处理好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当好一个称职的副职必须树立三种观念一是必须树立全局观念_一名副职仅仅是协助正职分管某几方面的工作,或分管某几个下属单位。副职应该尽心尽责把分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当自c分管的领域与全局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做到局部服从全局,不允许在哪条船就只顾哪条船。现实中有的副职只顾及自己分管的单位多占指标、多事受优惠政策、多吃“小灶…  相似文献   

11.
总的来看,海洋渔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船多、人众、鱼少、海减",这些问题一度使舟山渔业陷入困境.面对传统海洋捕捞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渔区政府和人民主动转变渔业发展理念,坚持把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积极从单纯捕捞的生产方式向"耕海牧渔"转变,开展渔业资源的修复,加大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调整和减少近海捕捞业,主攻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做精做深水产加工业,努力形成捕、养、加、销一体化的渔业经济产业链,积极分流剩余渔业劳动力,逐步使舟山渔业步入新的健康发展轨道,实现渔业困境的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12.
郑永辉 《致富之友》2001,(10):16-16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普遍实行“减员增效”,越来越多的企业职工下岗分流而面临着重新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头痛、下岗者着急的一大难题,其实,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岗者缺乏信心和勇气,比如开店,许多人总是认为十分复杂,风险又大,一般人是干不了的事,加上怕丢人现眼的爱面子思想作怪,因而不敢尝试,甚至“怕”字当头,压根儿就不作考虑,导致贻误良机。  相似文献   

13.
邓和广,广东省中山市广通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77年毕业于东凤镇中学,毕业后留校做驶校工,3年后辞职自己学开车,1984年成立了自己的车队,专做运输;之后,做贸易赚了几百万元,随即花了300多万元买了两艘船,专做房地产的填土工程,两年之后赚了近千万元。当然,这是账面上的钱,由于1990年前后“房地产热”来势汹汹,  相似文献   

14.
<正> 3月初以来,江苏省盐都县大纵湖镇水务站码头船来船往,繁忙一片,远近的养殖户纷纷前来购买一种叫“伊乐藻”的“洋水草”。据介绍,该县养殖区今年已购回伊乐藻6000多吨,新栽种面积达6000多亩,并投放生产河螺1000多吨。这是该县进一步推进生态养殖的一个举措。  相似文献   

15.
刘伟  刘景治 《渔政》2009,(3):14-15
“套牌船”实质上是“三无”渔船的翻版。是指非法使用他人相同的船名船号或使用已经注销的船名船号,刷写在未经批准新建、更新、改造和购置的渔船上,表面上披着“合法”的外衣,借以障眼法的欺骗手段,蒙混过关。  相似文献   

16.
偶读唐代诗人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其中“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情真意切,感触颇深。诗人当时是“在职官员”,但由于“身多疾病”,自知不能再有多少作为,因此想告老返乡。而面对老百姓吃不饱肚子,还有逃荒要饭的现象,深感愧对那不薄的“俸钱”。这种自责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实在难能可贵。时下,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不仅没有“身多疾病”,而且还“身兼数职”,是否“思田里”呢?是否也存在“愧俸钱”的问题?毋庸讳言,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思田里”的人居多,但“思家里”的人也不少。有些党员干部损公肥…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顾问》2011,(8):30-30
针对农民工用工市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怪现象,2011年,河北省将加强农民工的培训来破解此难题,计划全年培训工人100万人。  相似文献   

18.
领导别再给粮食“定产”过了麦收时节,一个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又成了相当多地方领导的[难题]:粮食产量该怎样上报?其实,这一问题根本不用人[操心]:统计局抽样调查,科学准确;农业部门估产,八九不离十;粮食部门收购,斤是斤两是两。但是个别领导就是不放心,上报...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证明,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现阶段农民就业和保障问题是最大的难题,这两个难题的根本解决途径是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群体庞大、长期欠账、社会转型等现实都告诉我们,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必须走自己的路,必须大胆改革创新,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农民教育培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认识赖大益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是一个非常“地道”的“农民形象”,一是“形似”:一副削瘦的身板,黛黑的面庞,两眼炯炯有神,身板儿非常硬朗;二是“神似”,平时话语不多,对大多事总是少说多干或先干再说,做人做事刚毅沉稳,平日里也像大多数中国农民一样爱抽点“黄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