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教育部联合十一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各省市都加快了研学旅行发展的步伐,先后有安徽、江苏、重庆等8省市开展了研学旅行试点工作。而红色研学旅游基地作为红色研学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它的开发和建设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以重庆红岩基地为例,分析红色研学基地开发建设现状以及现存问题,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关建议,以完善红色研学基地建设,更好推动红色研学旅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研学旅行基地类型的视角,在剖析石塘古村乡土文化资源和建设古村落研学旅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研学课程研发、完善研学配套设施服务、加强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深化研学课程教学操作、增强社区公众参与自觉和建立基地科学评价标准的6大建议,以此推动石塘古村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同时为全国同类古村落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提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3.
伍新蕾  甘敏  徐沛 《科技和产业》2021,21(12):122-127
兼具教育和旅行双重功能的研学旅行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而文旅融合为充分挖掘研学资源赋存来打造精品研学课程提供了新路径。在广泛的实地调研基础上,深入挖掘河源市研学旅行资源赋存,进行资源类别分析与研学元素提炼,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学资源活化。通过分析研学旅行资源赋存开发的情况,探讨河源研学资源开发策略,以期为河源研学旅行课程创新性、差异性设计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安、合肥、上海、苏州等研学旅行试点的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回顾国内外研学旅行的相关文献,首先,对研学旅行的概念进行辨析;其次,论述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最后,总结国内外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分析两者的差异,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明未来的国内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系列有关研学旅行的国家层面指导性文件发布,让研学旅行进入了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红色旅游景区开展研学旅行基地建设成为了景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文章以红色旅游景区羊山景区为例,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资源挖掘和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培养优秀研学旅行导师、同教育部门研学企业开展合作、举办重大红色纪念活动、完善后勤保障和安全措施六个方面介绍了红色旅游景区开展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同时,文章也对羊山景区在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并相应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旅顺潜艇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潜艇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以033型潜艇为主要展示区,并配有潜艇巡航体验馆以及其他相关在建设施。潜艇博物馆被评为大连市研学旅行基地和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对青少年教育有着独特的意义及作用。旅顺潜艇博物馆始终坚持发展研学旅行活动,本文利用潜艇博物馆自身优势,设计全面的研学旅行方案,塑造独特多样化研学旅行品牌。  相似文献   

7.
研学旅行是"旅游+教育"业态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迎合了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徽州文化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地方显学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徽州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黟县极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开展研学旅行的理想环境。本文在介绍黟县研学旅行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黟县研学旅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如何开展好研学实践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重大育人课题。近年来,本土全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成为新的热潮。要在实施方式上推广“研究性学习+旅行+教育”,彰显研学旅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做好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引入了研学旅游,并且在我国许多地区已经推行了研学旅行的试点城市,比如上海和苏州,所以逐渐的非常具有中国元素的研学旅行正在蓬勃发展着。文章根据国内外文献的阅读,了解了研学旅游的概念,辨析多种条件下对研学旅游的误解,然后阐述了研学旅游的发展进程以及产学旅游的内容。最后通过对比国内外对研学旅游的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了解两者的差异,根据差异分析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对研学旅游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规划、指导“十三五”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2017年5月底和6月初,安徽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十三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教师培训《指导意见》”)和《关于“十三五”中小学校校长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校长培训《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做好2017—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两个《指导意见》及《通知》具有三个鲜明特点:看天气、接地气、强底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