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是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经济学研究中应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理解人的动机、能力、人类行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人的假说归根结底是对“经济人假说”(Hypothesis of Econemic Man)的看法,这一假说是当前仍居正统地位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最核心的基础.对这一假说的修正、补充或重新理解.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从社会学转向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建立社会资本的微观基础,一直以来,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解释都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但实际上社会资本与理性经济人假设是不相容的,社会资本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而理性经济人假设本身是完全信息的。只有基于不完全信息,将个体的理性扩展为二元理性,在"社会经济人"假设下分析社会资本,并通过社会资本的非市场机制——信任关系,才能有效地使社会资本融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  相似文献   

3.
"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理论中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对此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理解,总体来说,经历了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再到非理性的变化,但并没有停止争论的趋势。因此,需要把人性假设作为理论出发点,把握经济学方法论的进展与人性假设理解的变化,包容性地对待"理性人"假设。  相似文献   

4.
黎少峰 《开放导报》2004,(3):105-108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里程碑,主流经济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学公设中存在两种相悖的人性假设;人类同时具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两种倾向,利己主义收敛于利他主义;由于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冲突,完全理性并不必然带来福利的最大化;以机会成本理论证明了“有限理性”;非理性深刻地影响经济生活。作为结论,应根据经济分析和研究的不同需要设置人性假设:理性假设、非理性假设、理性与非理性共存假设。  相似文献   

5.
“理性经济人”假说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前提,也是其经济认识论的重要内容,总的看来,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中的支配地位显示了历史的、逻辑的一致性。首先,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膨胀使得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上升到欲求层次,从而产生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穷性之间的紧张,以致经济学转向了资源配置的研究;其次,货币拜物教式的金钱理性之崛起为经济人假设披上了理性的外衣和逻辑上的合理性,并将古典经济学强调的“自利”和“理性”蜕变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自私”和“工具理性”;最后,形式逻辑的兴起将丰富多样的追求转变为可量化的效用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兴建基于理性的数理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而建立的经济学在各方面都受到挑战,其中主要的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不相关性和经济世界中的非理性因素两大问题。面对这种挑战,作为经济学新发展的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都对理性进行了新的诠释。博弈论通过扩张理性来说明经济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力图使经济理论更好地从可能走向现实;行为经济学力图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理性使经济学在面对经济现实时能有更大的作为。前者是使理性极度扩张,后者是削弱理性的刚性。作为经济学假设的理性是有一定韧性的,理性的扩张和削弱目的都是使经济学理论能直面经济现实。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的殊途同归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经济学是有科学性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假设是当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这个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一切理论推导和政策选择的基础和分析起点。"经济人"假设方法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经济学方法论,它的发展是与"经济人"的认识相联系的。"经济人"假设的实质就是对"人"进行抽象。  相似文献   

9.
赵茂林 《特区经济》2008,(11):282-284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其核心概念之一。亚当·斯密提出,利己的经济人在市场即"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在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一假设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加以审视和借鉴,以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和谐理性假定与交易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石,该假设在显现新的生命力的同时正面临困境。本文以系统视角分析人的交易行为,通过对一致性与均质性假设的不合理之处的修正,突破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自利与利他的对立,提出了和谐理性的范畴。同时,作为“超越制度——一个循环累积的经济增长观”一文的微观部分,本文旨在打开“人”这个市场交易主体的黑箱,并以交易维度的新视角考察企业的性质,勾勒一个共融的经济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郭蓉 《北方经济》2007,(8):54-55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史中,经济人假说是最重要的经济分析范式,它既为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使主流经济学陷入了来自于范式的危机与困境之中。为此,考察经济人范式的演变历程,对于今天的批判与拯救具有重要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人性假设的演进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燕 《南方经济》2005,1(6):24-27
本文以西方经济学“经济人”理论的发展演进为分析路线,分析了“经济人”假设的含义与缺陷,通过对“经济人”自利动机的内涵、理性选择与其辅助假设三方面的剖析、批判与修正,力图透视其发展进程中各种理论流派对这一人性假设的争论和修正,从而揭示其走向现实性的变化特征与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方霏 《山东经济》2005,21(2):9-15
关于人类在不确定状况下的风险决策,早期的研究者们似乎总是习惯把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作为理论探讨的前提。完全理性作为经典理论架构的地位始终未被动摇,直到Simon“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提出。有限理性的适应机制(满意策略satisficing)代替了完全理性的最优机制。Kahneman和Tversky关于不确定条件下判断和决策的有关研究是Simon“有限理性”说的进一步延伸,其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向着更接近真实的人类行为的现实理性迈进了一大步。近年来一些学者沿着“启发武策略”(heuristics)之路,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理性”(ecological rationslity)的假设。本文沿着上述线索回顾了不确定情境下理性决策的研究道路,拟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学说、理论不仅总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现实,而且也总是同前人的思想、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也与亚当·斯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有着内在的联系。探究这种逻辑联系,对于人们充分认识“理性经济……  相似文献   

15.
该文基于理性经济人批判,提出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进步的“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即假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国家行为必须要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综合权衡全体国民短、中、长期的利益需求及其可获得性,以均衡、稳定与可持续地增进全体国民福利最大化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经济人理性行为假设.现在,经济学在科学体系中地位日益提高,这个假设作为经济学基石的公理性、准确性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和批判.本文将简要的阐述这些批判,并从方法论的角度评价这一假设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周业安 《南方经济》2018,37(2):1-11
文章首先把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划分四个阶段,并分别阐述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贡献。其次,文章认为,行为经济学对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可以归结到两个方面:一是有限理性;二是社会偏好。有限理性有可能替代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说,而社会偏好理论则通过引入人的社会性,一改新古典经济学完全忽略人的社会性的做法,从而将经济学引入一个崭新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讲,行为经济学在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经济学发展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假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起点,由于其根本性的缺陷,长期以来对它一直存在着大量批评。但是该假说却并未被放弃。运用舍勒对于怨恨的分析可以揭示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怨恨会颠覆正常的价值秩序,产生虚假的价值观。怨恨在现代道德的建构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也渗透进理论活动中,酉此经济人假说是怨恨的产物,建立在价值假象的基础上,并非价值中立的理论构建。如果现代的价值观不发生变化,经济人假说就不会被主流经济学放弃。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西方经济学沿着古典经济学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奠定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其利用资源稀缺、成本-收益、理性选择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等分析范式来解释现实活动中的人,这使得西方经济学变成了约定主义的物本经济学后来加入了制度变量和伦理道德的因素,但其研究的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相距甚远,因而失去了应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确立了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核心研究地位.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过程中,仍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重视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并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视为走向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准确、全面地实现与弘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二百三十年前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问世开创了经济学的先河,斯密所推崇的在追求自利过程中实现“经济刺轮奇迹般运转”的经济人也成为经济学的基石。之后,经过李嘉图、穆勒、门格尔、马歇尔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发展和理性主义的锤炼,经济主体假定由经济人上升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为理性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