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和种植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独立产业。自1978年以来,畜牧业连续20年获得稳步发展,平均年递增率超过10%,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稳步上升,1997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1%,超过粮食的产值,超过林渔业产值的总和,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国的畜牧业仍是粗放型经营,与发达国家相比投入产出率较低。因此,无论从国民经济发展对畜牧产品需求的增长看,还是从畜牧业自身的发展看,我国畜牧业能否实现“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2.
入世与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使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外反响强烈。关于入世利弊的争论,似乎也渐趋平息。人们日益认识到:加入WTO,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与国际经济贸易秩序与体系接轨的重要一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最伟大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养活了占世界22%人口的,是占世界30%的农业劳动力。我国农业劳动力现为3.8亿,占全国劳动力的70%,而我国的农业总收入仅占GDP总量的16%,农业出口额仅为…  相似文献   

3.
法国经营农场集中化趋势加剧李先德(一)农场经营的现状1995年法国共有农场73.5万个,全时工作人数102.1万个。在就业构成中,农业劳动者占法国全部劳动力的4%,工业占29%,服务业67%。农场经营主的劳动量占全部农业劳动量的一半。尽管法国农业进...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产品供求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变化。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结构不合理、重  相似文献   

5.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和道路选择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技支撑、现代管理经营,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出率达到世纪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农业又是以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持续化为特征的农业合作一体化过程。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本世纪40年代起,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60年代,约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毋庸置疑,这种两极分化的世界农业格…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用地占全世界耕地的7%,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社会效益很大、经济效益很低的产业。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将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也不利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全体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应尽快解决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关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我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增长的关键与关键的增长——也谈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吴方卫四十多年来,我国的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仅占有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强的人口,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以致于人们用颇带自豪的口吻声称“...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们常用“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来说明解放以来我国农业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但也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我国农业面临着的压力巨大。福建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6%,耕地只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  相似文献   

9.
发展管道灌溉 加快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徐广伟(山东省宁阳县水利局)宁阳县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南部,总面积1125.23Km2,耕地92万亩,占总面积的54%,人均占有1.13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县年平均降雨量665.9mm(总降水量7.49...  相似文献   

10.
就我国农业而言,建国40多年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占世界7%的耕地,赡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山西农业也有较大发展,1996年粮食首次突破百亿公斤大关,达到105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首次超过350公斤,接近全国水平,农民收入达到1500元。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在美国,以不到世界7%的土地,不到世界5%的人口,生产出约占世界农业产值13%的产品。农业科研投入1美元就有30~50美元的收益。东南亚各国农业  相似文献   

11.
《齐鲁粮食》2002,(8):1-1
最近,省委提出了“十五”期间全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任务: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得到快速发展,全省基地产品销售收入占农产品销售总收入的60%以上,带动一半以上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有50家左右农业龙头企业进入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行列,200家左右农业龙头企业成为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00家左右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区域性骨干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2.
在资本主义经济极为发达的日本,小农经济在农村占绝对的优势,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这与日本的自然、社会条件有关。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贫乏。其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总数的0.4%。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2.2%左右,加上农田的零星分散,土地经营的规模就难以扩大。土地的稀有使得土地价格昂贵,资本家嫌投入的成本过高而不愿投资于农业生产。广大农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出卖自家的  相似文献   

13.
浅论农户经济行为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与对策褚保金马国超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巨额资本,为稳...  相似文献   

14.
刘明 《农业经济问题》1997,18(12):42-46
沪台两地农业合作问题研究刘明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全方位改革开放战略格局的形成,上海正在朝建设国际一流大都市目标迈进。与之相适应,上海农业也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加速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由于台湾省农业现代化已领先于祖国大陆,其经验的...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问题》1996,17(2):59-62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虽然现在美国农业劳动力只占全国总劳力的不到3%,农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但是美国对农产品的保护措施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水平上都是名列世界前茅的。美国的农业保护可分为: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农民...  相似文献   

16.
(二)德国农业企业经营方式1、德国农业企业的性质和经营特点德国的农业企业属家庭私有制企业。每个农业企业(也就是每个农户)都有一块地(属农户家庭所有),如果家庭自有的土地不够耕种,户主(农场主)还可以租赁他人的一部分土地经营。1981年全国有80O万个农业企业,每个农业企业的经营规模平均为4O公顷土地。1996年,全国农业企业个数下降到500万个,企业经营规模平均80公顷土地。1981年,农业企业经营规模l一10公顷的占51%;10-30公顷的占36%;30-5O公顷的占9%;50公顷以上占4%。到了1996年,农业企业经营规模相应扩大,北…  相似文献   

17.
印度现有人口10.3亿。耕地面积为1.2亿公顷,居亚洲之首,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5%。农业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60%。农场总数达到1.155亿个,60%的规模不足1公顷,只有1%的规模达到或超过10公顷。印度目前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小麦和大米生产国,是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巴西的世界第四大粗粮生产国,而且还具备着扩大农业生产的巨大潜力。过去10年中,农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  相似文献   

18.
需求型民办农业推广组织农业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刘登高经过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较好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这确实是一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除了2.8亿农户、各级政府农业推广机构,还有农民专业协会。尤其是在讨论农业推广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状和特征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产物,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后的又一创举,是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浙江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各级党委、政府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分重视,相继出台扶持政策,制订发展规划,已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目前全省已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2122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 1411个,占 66.5%;中介组织带动型 219个,占 10.3%;其它 134个,占 6.3%;资产总额 324亿元,带动农户 235万余户。其主要特征:   一是形成了一批具…  相似文献   

20.
科技兴农:跨世纪的选择──实现2000年农业发展目标的科技措施及政策探讨张勤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农业的成就举世瞩目。伴随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减少,到2000年前后,农业承载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中国绝不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主要农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