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是由沿海向内陆,由点到面展开,东部沿海地区较早参与了国际分工,承接了大量订单,从而本身的加工制造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然而作为一个要素分布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在制造业上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仍然非常显著。东部地区日渐高涨的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已经不能支持低端制造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仍然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但是限制于不便的交通而无法发挥这些优势。因此,制造业在我国能否完成区域间的梯度转移,对于我国能否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价值链模块化、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美、日、欧等国的计算机、电子、汽车以及通讯设备等制造业领域先后出现了“价值链模块化”的趋势,这不仅加速了国际制造业分工格局的调整,还有力地带动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应该抓住世界制造业价值链模块化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际制造业高端价值环节的分工中来,以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史飞飞 《中国市场》2011,(2):174-175
本文从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出发,通过资本供给和技术提升两个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发展需要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在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的重点产业;外商投资对制造业各产业发展影响差异显著,西部地区要根据各地特点重点承接国内外转移活跃的产业。  相似文献   

5.
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转移与我国制造业升级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和组织学习角度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本地企业技术能力的形成过程和产业升级的机制,从创新类型和技术专有性两个维度构建了价值链升级的坐标体系,从工艺、产品、功能和跨越价值链四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产业升级路径。最后以联想公司为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如何在价值链中攀升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周在泉 《商业时代》2007,(25):105-106
制造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现象。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武汉需要抓住这一机遇,主动引进国际制造业,促进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的区域环境和条件,提出了三大主要对策:在吸纳过程中,以创新和完善各项制度为保障;在产业发展上,以解决垂直分工为切入口;在空间布局上,按板块经济的模式来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多方向、跳跃式的特点,完全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前的线性单向转移模式。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制造产业转移目的地的传统优势已经逐渐丧失,迫切需要找到新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各种模式的特点,并对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世界加工厂“的地位.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制造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如何能够把握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层次,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国际制造业转移驱动力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提出新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尤其是中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世界加工厂"的地位.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船舶制造业集劳动、资金和技术密集为一体,上世纪已经成功实现了两次转移,近年来船舶制造业开始从韩国和日本转移到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船舶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周期正在缩短,中国要抓住此次船舶制造业国际转移的机遇,吸取韩国承接船舶制造业国际转移的成功经验,凭借自身资源、人才、市场优势,将中国船舶制造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供需宏观层面、产业中观层面、企业微观层面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需求方面主要包括消费、投资、出口;供给方面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进步、进口供给。产业方面主要包括边际产业转移、产业关联、产业竞争。企业方面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国内外既有基于贸易角度的国际研发知识外溢研究,文章在价值链国际分工背景下,重点关注了制造业细分行业研发知识存量异质性对国际知识外溢的影响。主要结论表明:只有在与国际研发知识存量资源相结合的情况下,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的进一步扩张及由此形成的研发知识溢出,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价值链国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且是价值链国际分工影响我国制造业部门效率水平提升非常稳定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产业转移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耀烈  缪苗 《商业研究》2006,(13):108-111
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文化服务中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江苏省和浙江省近几年在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上名列其他各省之前。属于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强强联手必将带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在沪苏浙三方的努力下,长三角的产业结构目前已经处于合理化阶段,但是同比世界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压力。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了产业升级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杨露鑫 《商》2014,(10):205-205,175
本文通过对2001—2010年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分析了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产业转移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比较显著。具体到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东、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不同;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甚至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主导制造业影响分析,试图找出这种影响是否有技术外溢的作用渠道,结果发现FDI确实是其发展的动力和原因,而且通过技术外溢提升了主导行业的技术水平,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月 《中国市场》2009,(18):16-17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当今国际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文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性,并且考察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应寻求产业结构升级,向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发展,改善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外包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际外包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正逐渐从垂直FDI为主导向国际外包为主导的方向演变。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国际外包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并快速切入全球高技术产业链条。通过调整产业升级思路、提高交易制度的效率、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和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的努力,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地实现国际外包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对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升级发挥着内源动力作用。基于人力资本的结构性问题和动态演进特性,建立一个理论模型论证人力资本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动态演进对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作用,利用2002—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第一,在考虑了人力资本的结构性和动态演进性之后,人力资本的结构演进对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是人力资本存量的2倍之余。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第二,人力资本的结构演进更有利于东部地区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升级;第三,门槛效应检验表明,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后,人力资本的结构演进对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升级才会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