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朝亮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13-16
通过对2000—2012年咸阳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期间,对咸阳市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最大的是第二产业,产业每增长1%会引起GDP增长0.524%,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明显高于全省整体水平,第一产业稍低于全省水平,第三产业则明显低于全省水平。未来在继续壮大第二产业的同时,更应该深挖咸阳自身的资源优势,抓住大西安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关联协调度模型和耦合调度模型对重庆直辖以来三峡库区、各区县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重庆段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总体协调性较强,协调度呈M型;两者的协调度在区县间差异大,且出现时空差异;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内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理论对环乌鲁木齐经济圈的三个代表城市的经济增长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脉冲响应结果表明:环乌鲁木齐经济圈经济增长在建成初期有显著的互动效应,并且除乌鲁木齐对石河子的拉动作用逐步消弱外,其他城市的互动效用正在逐步增加。从经济圈的长期发展来看,环乌鲁木齐经济圈经济增长互动效应逐步消弱,乌鲁木齐对石河子经济发展甚至产生了抑制作用;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环乌鲁木齐圈外层外部城市对经济圈城市的影响效应远远低于核心层和外圈层城市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4.
牛宏莉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4):1-5
中国经济现代化面临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的是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中国是贸易大国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强国。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脆弱性,对环境和资源等社会成本的消耗度较高。因此,中国亟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减少浪费,实现中国向效益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Angus Maddison 《Cliometrica》2007,1(2):145-175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cyclical and long wave analysis and examines the evidence on changes in the momentum of
economic growth in 16 advanced capitalist countries from 1820 to 2001. It assesses the work of the main Business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s in Western Europe the USA and Russia, as well as that of Kondratieff, Kuznets, Schumpeter, Abramovitz and the long-wave
revivalists-Rostow, Mandel and Mensch. It concludes that the existence of regular long-term rhythms in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s not proven, but distinguishes major changes in the momentum of growth due to disturbances of an ad hoc character. The role
of system shocks and historical accidents is important but the role of policy error and success is also emphasised. It identifies
five major phas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since 1820. 相似文献
6.
严先溥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5)
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增高,消费“马车”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消费新格局正逐步形成,既体现在增长速度上,更体现在消费和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显著增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政策面扩大就业以及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推广等多种因素支撑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新热点和新趋势正在加快形成。为顺应消费新变化,未来“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建议从六个方面入手加快推动消费增长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presents newly constructed series on human capital in Sweden 1870–2000. The estimates are based on enrolment in different forms of education, stretching as far back as 1812, and the size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 within age range 15–65 years. The secular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has closely matched the long-term trend i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and both grew at a rate of 2.4% annually. Our estimates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data attributed to Sweden in the international short-cut estimates of human capital for the period since 1960. The basic question addressed is about causality: whether human capital causes economic growth or if causality goes in the other direction. We address this problem with modified Granger-causality tests.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changes in the stock of human capital have in a systematic way preceded changes i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up to the structural crisis in the 1970s. This allows us to conclude that human capital has been a causal factor in Swedish economic growth since the industrialisation. However, after 1975, the growth of human capital has not been able to match the demands of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time series of human capital stocks as well as average years of schooling for Sweden, 1870–2000, are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8.
梁瑞瑶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7-48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多元化的,而利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对企业经营绩效和决策的评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比较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对企业经营绩效和决策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循环经济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而我国正处在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日益凸显,环境贸易壁垒逐渐加剧的阶段。因此,必须建立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机制;采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利用生产资源和能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新型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宋平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13,(1):115-117,121
自马加爵事件后,全国高校开展了大量的心理健康研究,这些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当大学生心理出了问题后如何加强外在的干预、救治,而忽视增强其内在的心理抗压能力以确保稳定的心理健康。文章旨在通过团体辅导实验,探索出一种让大学生自觉调适心理来应对、抵抗外在刺激、压力,保持其心理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的创新辅导模式。 相似文献
11.
广西在CAFTA建成后的经济增长前景研究——基于斯密定理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2(1):1-5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文章基于斯密定理进行分析研究,预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的市场规模,就此预测市场规模给广西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展望了广西经济增长前景,并就广西如何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规模扩大的历史性机遇,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佳丽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34-39
城镇化的建设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福建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量化关系如何,将成为本文要考察的要点。本文以福建省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福建省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互动效应进行实证考察,在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建设福建城镇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梁同贵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2(4):41-47
对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1978年以来的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与劳动力的产业结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灰色关联度与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比较研究了各国或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各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已经形成并进一步深入发展或尚未形成但正在形成的必然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关联性;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世界上其它国家与地区那样紧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全球化下知识产权地域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地域性是指依照一国的法律享有的知识产权,仅在本国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故无法得到他国法律的保护。严格的地域性给予各国自主在法域内保护知识产权的权力与自由。地域性的出现最早是由于知识产权乃一国贵族所享有的特权,在不断的发展中,地域性逐渐成为一国保护本国经济技术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地域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地域性原则受到挑战。知识产权地域性与经济的世界性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局限性凸显,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国际公约尤以TRIPS协议进行了相应调整。我国应立足国情,积极参与到国际间地域协调中。 相似文献
15.
于立新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1,14(2):74-76
西部大开发对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抓住这一良机,加快陕西工业结构的调整,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同时,进一步协调区域工业经济,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最急于解决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压力进一步增大等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必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影响人民的生活.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清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4):34-36
在入世的背景下,物流日益得到了全社会和各企业的高度重视,这不仅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是值得我国大力发展的领域。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及企业的积极实践和不断努力的结果。因此,在西部物流产业的发展中,政府应当发挥其重要的规划、引导、协调作用,使西部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使西部物流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翁莉娟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
通过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科技、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由此得出结论:教育、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的影响力大小与经济增长对教育、科技支出的长短期影响力的弹性大小正好相反,这明显有悖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原理.这为制定相关的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7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城乡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阻碍农村经济增长,城镇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为此,应改变农村金融发展指导思想,逐步走以“功能观”为指导思想的金融发展路径。还要加大对农业科技项目的财政扶持力度,保证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0.
Alexander J. Field 《Cliometrica》2007,1(1):63-90
A consideration of TFP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golden age (1948–1973) raises two related questions: on the one hand why was it so strong and on the other hand, why were TFP growth rates lower than they were during the Depression years (1929–1941)? A continuing downward trend in TFP growth within manufacturing, and its declining share after World War II, provide answers to the latter question. A persisting productivity windfall associated with the build out of the surface road infrastructure helps answer the former question. By adopting a longer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e can move beyond understanding the golden age sui generis, and begin to see it instead as a period reflecting the persistence of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whose origins are to be found prior to the Second World Wa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