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假设前提对经济学理论建构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中许多假设前提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烙印,如何认识其进步性及局限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对之进行反思、批判和范式转换,给予学生价值观方向的引导,是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全球经济危机。于是,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掀起了一股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反思的浪潮。目前来看,反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当前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是否脱节、是否过度使用了数学模型以及理性假设是否有效等问题上。本文认为,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确实暴露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存在的整体论错误,并且深刻的表明现有西方经济学伪整体论的错误指导下,全球和各国经济还将继续被误导,从而可能陷入更深层次的危机之中。与此同时,本文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体论特征进行了简单评述,并指出了其整体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优越性以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在日益高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中,中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在此期间,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也经由新教传教士和回国的留学生传入中国.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中开办的新式学校开始开设经济学学科.进入到20世纪以后,借助经济学专著的译本和国人的自撰等形式,西方经济理论开始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并发展开来.西方经济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研究货币银行问题的学者,无不希望能找到一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研究过,西方经济学家也长期探讨过的具体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视角如何地不同,结论又有怎样的差异。1844年英国的银行立法及其前后的争论,就是这样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时,英格兰银  相似文献   

5.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中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一)转变政府职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它回答政府在公共事务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现代社会经济运行有三个基本环节:一是企业,二是市场,三是政府.其中,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企业和公众需求服务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责,要想真正把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的职能落到实处,就必须要转变当前政府职能,这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发展的大问题,不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非公有制经济就难以得到长足发展.因此,政府职能的转变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为主要目标,即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政府收入增加很快,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然而由于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如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所以,文章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组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目前政府职能中依然严重的"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罗辉 《金卡工程》2010,14(9):361-361
本文从三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作了分析,即从基本价值取向的不同,方法论的不同,以及两者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三个方面对两大理论体系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梳理和界分。  相似文献   

8.
福利经济学主流观点认为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供给,市场方式供给公共产品是低效率的。随着经济自由主义和反国家干预思潮在西方的兴起,经济学家开始探索通过市场方式供给公共产品。本文主要围绕有关公共产品的争论、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可能性、必要性、实现方式和困境等方面展开论述,并讨论了公共产品市场供给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盛松成副教授等三位同志所著《现代货币经济学——西方货币经济理论研究》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方货币经济学的专著,是我国货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货币经济学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还认为宏观经济学实质上就是货币经济学。在我国,货币经济学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货币因素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货币经济学体系。因此,对于西方的货币经济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轨期间,政府改革目的就是要对政府职能重新界定,让政府也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为此,就需要对政府职能转变进行成本-收益核算.利用1994~2003年间的数据,本文采用成本-收益比率法对30个省市政府职能转变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职能转变效率最高,中西部次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所说的转变政府职能就是从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政府职能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政府职能,是从对经济个体微观的直接管理转向以宏观为主的间接管理,是从单纯的依靠行政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一些经济学家一直坚持用西方经济学研究和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科斯的产权理论.不仅在我国的经济学界的相当一部分人中具有很大影响.而且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工作,为推进我国的国企改革沿着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武氏芳草 《中国外资》2013,(12):219-220
一、越南电力行业民营化改革的环境(一)西方国家通过公用事业民营化转变政府职能的浪潮20世纪中后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滞涨危机和公共服务的低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对公共事业的控制和补贴,面向市场,改变公共企业垄断公共产品的提供和服务的局面,允许市场众多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给公共企业创造一种竞争环境,迫使其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断提高自身效益。越南政府在这巨大的国际性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浪潮中受  相似文献   

14.
对《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后,我国理论界对高校政治经济学教材的重新编写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第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提出应该采纳理论界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即按照马克思六册计划的体系结构撰写;第二,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主张仍然应该沿用马克思创立的体系结构;第三,提出了应该合理借鉴西方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第四,对目前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提出了纠正,强调教材的编写应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自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以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美国经济前景进行了分析。目前大致有三种判断:即V型、U型和L型走势。但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美国历史数据分析,并与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论是美国经济呈U型走势的可能性很小,也不大可能呈现L型走势。  相似文献   

16.
自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以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美国经济前景进行了分析。目前大致有三种判断:即V型、U型和L型走势。但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美国历史数据分析,并与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论是美国经济呈U型走势的可能性很小,也不大可能呈现L型走势。  相似文献   

17.
朱虹 《中国外资》2013,(20):252+254-252,254
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完善的立法体系、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缺乏较强的依法行政意识、缺乏健全的区域经济发展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存在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保护主义”,然后从加强经济立法,完善法律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执政、建立健全区域政策体系以及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规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世界关注焦点,低碳经济逐步成为发展模式主导,然而,理论界对低碳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和途径,没有对低碳经济的经济学意义进行探讨,这些意义主要表现在提供经济发展新模式理论基石,引导消费方式转变,化解国际经济合作困境,完善国际经济学体系,拓宽了环境问题解决途径,丰富了相关经济学研究内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纵观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间政府职能和协调博弈方面的研究,以及引发的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问题,目前还鲜有人问津。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政府间协调博弈的研究现状,从实际案例分析出发来探讨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协调博弈出现失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产权、所有权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范畴,但关于产权的认识存在新制度经挤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混乱.本文指出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主要是指私有产权;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所有权的最终实现形式,具体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并探讨了产权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