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饮用水的安全性关系到人类健康生存,目前净水厂通常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方式,二氧化氯具有价格低廉、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是,二氧化氯消毒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产物,已知的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有几十种。本文分析了常见的消毒副产物及其危害,并研究了消毒副产物的检验、去除和控制方法,以提升我国饮用水质量,保障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2.
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由于具有较高的毒性和致癌性,在饮用水处理行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主要介绍了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影响因素和一些主要的控制工艺,并探讨了含氮消毒副产物去除与控制的研究新方向,以期为我国饮用水消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控制,主要从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去除、替代消毒剂和消毒副产物的去除三个方面入手。但是,单一的替代消毒剂受限于使用环境等因素,并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相比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毒性更强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由于水中含量少,更难检测和去除,在我国并未列入饮用水安全标准。因此,本文着重从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和替代消毒剂的组合入手,简单介绍氯消毒工艺的改良和消毒副产物的去除工艺。  相似文献   

4.
城市给水消毒是改善水质、提高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是给水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消毒过程中会产生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它是天然水体中含有的微量有机物与消毒剂发生反应而生成的物质。人饮用含有消毒副产物的水后,人体健康会受到影响,必须对其加以控制。本文介绍了目前城市给水中常见的几种消毒措施以及相关消毒副产物,讨论了相关控制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水厂使用的消毒工艺以氯消毒为主,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安全性问题备受人们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氯化消毒在杀灭水中细菌性病原体的同时,氯与水中某些有机和无机成分会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消毒副产物。氯化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主要包括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卤代乙腈(HANs),本文主要对这三种消毒副产物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氯气消毒因其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在管道中具有持续消毒作用而被绝大多数水厂应用。但其消毒过程中会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癌、致突变、致畸性的消毒副产物。新兴消毒技术一定程度减少了有害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但其造价昂贵,氧化性差导致消毒效果不佳,不易保存,没有持续消毒效果,目前难以广泛应用。未来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发展,应在汲取现有技术的优点基础上,探究成本低、危害小、消毒质量优良的组合消毒技术。  相似文献   

7.
消毒副产物由水中有机物与消毒剂反应生成,且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对常用的消毒副产物预处理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做了说明。选择优质水源,改进氯消毒工艺,寻找替代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去除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和已生成消毒副产物等方法可控制水中消毒副产物。  相似文献   

8.
目前,游池水采用的消毒方式会产生大量消毒副产物,其种类很多,消毒副产物的存在会影响游泳者的身体健康。本文分析了泳池中采用的消毒剂及其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研究了影响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因素,最后对游泳馆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采用氯消毒产生的几种消毒副产物(DBPs)及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介绍了液液萃取法、气提法、固相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等对DBPs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以及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应用于饮用水DBPs检测中各自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检测和去除技术及其目前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主要来自于原水中的腐殖质,如腐殖酸和富里酸等天然有机物。介绍了不同特征的有机物与氯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关系,着重介绍了化学预氧化,活性炭吸附和组合工艺等去除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技术的应用现状,简述了关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控制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多途径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环保暑(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我国某市居民因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而产生的健康风险.通过对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和蒸汽吸入3个途径下THMs暴露的终生致癌风险和危险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经口摄入是引起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最主要途径.但是其他两种途径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对管网饮用水的家庭消毒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小型臭氧发生器和微波炉对水样进行了臭氧和紫外消毒。消毒效果的评价采用异养菌平板计数法。本实验中采用倾注法,R2A培养基于37℃培养72h。研究表明紫外照射60s和臭氧通气30s均可有效地减少饮用水中菌落数;数秒的臭氧消毒也可显现出显著消毒效果;R2A和NA上的菌落数一般在培养24h或48h后大幅增加,故培养时间应至少为72h;本实验所采用的简易消毒方式可有效地降低用户端管网饮用水的微生物数量,方便地用于家庭消毒,提高饮食用水的健康性,并为今后研究开发更简易高效的家庭饮用水消毒设备提供了重要参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原水臭氧氧化生成溴酸盐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如p H值、臭氧投加量、NOM天然有机物含量。水温、碱度、溴离子浓度以及臭氧投加量和投加方式等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探讨这些影响研究能够提高人们对消毒副产物——溴酸盐进一步的认识,对促进人类身体健康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臭氧活性炭工艺是饮用水深度处理中一个重要的工艺,在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采用该工艺时,人们必须对其氧化副产物溴酸盐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从臭氧活性炭工艺的特点出发,讨论了其溴酸盐产生的机理,并总结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关于溴酸盐控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臭氧活性炭工艺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江苏省环境监控系统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已联网集成了全省已建的64个万吨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站点,通过对各站点饮用水自动监测信息的实时监控、分析和展示,及时掌握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依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历年来,浙江省余姚市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水量还是水质,都不容乐观。在分析水资源状况、城乡饮用水水源现状等的基础上,对余姚市饮用水水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保护城乡饮用水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饮用水水源污染物的复杂性和常规净水工艺的局限性,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几种常用饮用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捕收剂乙硫氮经水解、氧化可生成剧毒消毒副产物NDEA,因此安全、高效去除浮选废水中残留乙硫氮等浮选药剂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了低臭氧投加率下臭氧氧化乙硫氮的效率、能耗及中间产物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在低O_3投加率时,臭氧氧化乙硫氮的能耗(EE/O)远低于可接受能耗水平,降解生成的含硫副产物H_2S浓度约为CS_2的20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E/GC-MS)分析表明,降解中间产物多为酰胺类有机物,未检测到亚硝胺类有毒产物,延长氧化时间,有机中间产物种类大幅减少,表明臭氧能进一步分解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啤酒的酿造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酵母副产物,这对于一个2万吨生产规模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其数量可达300~400吨。现在我国不少啤酒企业,都是将酵母副产物直接投放到环境中去,这就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而实际上完全可以对酵母副产物进行开发应  相似文献   

20.
崔腾科  杜海波 《发展》2006,(9):135-135
根据对洮河流域下游区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的有关抽样调查检测结果,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对源水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本次抽样调查的水源地水质合格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加大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大饮用水水质监测和普查力度等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