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燃煤电站系统脱硝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燃煤发电装机容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已成为电力生产产生的重要污染物,急需减排。为了解决这一紧迫的发展问题,国家分别立项支持了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及其示范工程,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细粉再燃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等,并已应用在几台600MW机组上,应用总装机容量大于3000MW。系统脱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仅在技术上支撑了我国电力环保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了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急需的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问题。鉴于我国煤种和锅炉的多样性。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发展两类系统脱硝技术:第一类是再燃技术加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满足老机组改造和低投资建设问题:第二类是以低氯氧化物燃烧技术加上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以达到更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某热电厂的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的脱硝工艺,以尿素为还原剂,SNCR系统投运后,氮氧化物(NOx)排放设计值不大于200 mg/Nm3。为保护环境,降低NOx排放量,该热电厂进行机组烟气(尾气)再循环改造、二次风深度分级改造、喷射系统改造和锅炉燃烧调整,成功地将NOx排放量由200 mg/Nm3降到50 mg/Nm3以内,实现锅炉低负荷运行条件下NOx的超低稳定排放,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国家环保部将着力于减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因此火电厂作为主要的氮氧化物排放源,需要采用有效的脱硝方法减少NOX的排放。本文简述了国内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状况,归纳了烟气脱硝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基于当前的烟气脱硝政策法规及市场结构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和政策制度提出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及城市固废具有一定热值,可以使用现有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对其进行掺烧利用。本文结合目前生物质、固废利用的经验,从掺烧生物质和城市固废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以及给料方式可行性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电厂目前运行的1 025 t/h CFB锅炉机组实现日掺烧生物质200 t,处理固废400 t、RDF50 t、污泥200 t是可行的,且利用电厂本身已有的除尘系统、脱硫系统、脱硝系统,可以达到生物质掺烧及城市固废处置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持续上升,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人们必须切实加强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其中,烧结烟气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已成为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开发并运用科学、高效的脱硝技术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臭氧氧化法、活性焦法三种主流烧结烟气脱硝技术,结合原理、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烧结烟气脱硝工艺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论述了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并以SNCR技术为重点,介绍了其工艺原理及脱硝效率影响因素,在结合工程设计及调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SNCR脱硝技术的设计及应用要点。实践证明,SNCR脱硝技术能保证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200 mg/Nm~3,达到欧盟2000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农历新年刚过,在长江中游,离洞庭湖不到20公里的湖南岳阳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动力事业部项目部负责人颜志华正在带领同事紧张地安装一套全新的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仅热电事业部和动力事业部锅炉脱硫脱硝治理项目实施后,每年就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4000多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8600多吨。"巴陵石化安环部部长刘华峰说。  相似文献   

8.
水泥行业排放的氮氧化物约占整个脱硝排放量的10%,控制水泥等非电行业氮氧化物的排放已成为“十二五”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针对水泥SNCR脱硝的技术特点,综合分析了其应用状况,研究了影响水泥SNCR脱硝的主要因素,提出设计参考值,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前,诸多燃煤锅炉纷纷改造为燃气锅炉,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在满足锅炉运行安全性的前提下,本文研究如何选用合适的燃气燃烧器和降氮改造工艺,尽可能降低锅炉运行中的NO_x排放量。从天然气锅炉NO_x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指出燃气锅炉降低NO_x排放的方法,指明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的方向。同时,对燃气锅炉进行低氮燃烧改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减少改造后续问题,提高在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煤炭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由煤炭燃烧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凸显。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将固体燃料转变为类似流体状态下燃烧,再使用燃烧产生的热能产生蒸汽的设备,具有脱硫效率优、燃烧效率高、适应性广、易于控制污染、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已在我国工业企业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其污染物排放形成机理,并提出了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运行实践表明,大量已投运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存在床温偏高的问题,不仅会增加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环保指标达标排放难度,还易引起炉膛结焦等安全运行风险。为此,本文以某150 MW CFB锅炉为例,从床层压力、运行氧量、一次风量、二次风比例、炉内脱硫Ca/S等方面研究各运行参数与床温的对应关系,兼顾运行安全性与环保性,得出上述运行参数的合理运行范围,供运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环保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煤改气"的逐渐深入,焦作市逐步实行更严格的排放要求,由原来的氮氧化物排放≤150 mg改为≤80 mg或≤30 mg,也就是所谓的气改气(超低氮排放≤30 mg/m~3)。本文以焦煤公司演马庄矿、九里山矿、古汉山矿和中马村矿为例,介绍了在实施"气化焦作"关停改造燃煤锅炉行动中如何拆除燃煤锅炉、改建燃气锅炉,并进行超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的应用研究及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国家环保对锅炉排放政策越来越严格,根据宁波市环保部门要求,计划到2017年底前,全市所有单台出力65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要小于35mg/N 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要小于50mg/N m~3、烟尘排放浓度小于5mg/N m~3,实现真正的超低排放。宁波久丰热电有限公司为了达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要求,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一种就  相似文献   

14.
目前,脱硫脱硝技术在我国应用得非常广泛,结合当前技术并加以创新,争取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最新标准,是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本文首先从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三个阶段,对新时期火电厂脱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提出火电厂脱硫节能途径和环保措施,以期降低火电厂生产能耗,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氮氧化物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氮氧化物形成的酸雨还会对森林资源以及土地资源造成破坏。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对燃煤烟气氮氧化物治理工作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当前阶段,在火电厂项目中比较常用的烟气脱硝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两种。本文将就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进行重点研究阐述。  相似文献   

16.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国内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加大了对大型电站的投入。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将固体燃料转变为类似流体状态下燃烧,再使用燃烧产生的热能产生蒸汽的设备,具有脱硫效率优、燃烧效率高、适应性广等优点,逐渐替代原有锅炉设备在各型电站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从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电站的投运效果来看,其运行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效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苏克清 《魅力中国》2014,(23):386-386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洁净煤燃烧设备。本文主要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维护及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如磨损、结焦、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下降故障等,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却依旧十分严重,给人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为此,各个电厂锅炉需要设置脱硝装置,并实施脱硝改造。本文对电厂锅炉和脱硝NOx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并从锅炉整体脱硝工艺的改造、主设备和辅助设备改造、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的应用、脱硝改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四方面,论述了新时期电厂锅炉脱硝改造流程。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烟气治理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获重大突破广泛适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烟气治理的"高效流态化滤泡法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近日在北京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这项成果属于国内外首创,循环流态化滤泡法脱硫脱硝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燃煤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是造成温室效应、酸雨和光化学污染的主要物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降低燃煤过程中氮氧化物产生量的有效措施。自2014年SCR脱硝装置投运以来,因配套设施不完备、运行经验不足等原因,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分公司热电厂遭遇种种制约脱硝装置稳定运行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脱硝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喷氨量波动、氨喷嘴堵塞、空预器堵塞等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旨在保障SCR脱硝装置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