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山东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转换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区域金融稳定的经济基础进一步改善.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金融部门贯彻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环保政策与加快自身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推进改革和改进资产配置,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金融效益得到全面提升,金融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得以增强.同时,经济金融领域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一些深层矛盾与问题尚未化解,在内外部环境趋紧的形势下有些问题逐渐凸现,对金融稳定形成一定冲击.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努力构重灵敏高效的风险预警防范和处置工作体系,切实维护山东省经济金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2014年,山东省金融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机构总体实力和稳健性不断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金融资源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力度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增强。地方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进程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金融监管成效显著,地方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但是,在“三期叠加”形势下,全省经济增长环境复杂严峻,各种风险因素不断暴露,对山东省金融稳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艳 《海南金融》2007,(4):19-23
本文从区域角度研究金融生态问题,发现我国各区域金融生态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在:金融市场结构的区域差异、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财政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以及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差异等方面.由于各区域间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导致各区域金融抗风险能力、资本形成能力强弱不同,以及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大.  相似文献   

4.
《济南金融》2007,(8):36-38,41
2006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在宏观调控中实现持续较快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物价水平平稳,金融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在金融手段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杠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国家促进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山东省政府做强做大金融产业的措施也陆续酝酿实施。辖区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稳健运行的机制逐步健全,金融业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抗风险能力稳步提高。但是,目前全省经济金融运行依然面临一些普遍性问题和潜在隐患。对此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各方面加强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避免各类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实风险,切实维护辖区经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5.
2006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在宏观调控中实现持续较快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物价水平平稳,金融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在金融手段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杠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国家促进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山东省政府做强做大金融产业的措施也陆续酝酿实施.辖区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稳健运行的机制逐步健全,金融业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抗风险能力稳步提高.但是,目前全省经济金融运行依然面临一些普遍性问题和潜在隐患.对此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各方面加强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避免各类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实风险,切实维护辖区经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6.
《福建金融》2007,(8):9-13
2006年福建省经济金融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金融业稳健程度不断提升;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金融业风险得到有效化解,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本报告紧扣福建力争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海峡西岸主体的时代背景,突出福建地域特色,尝试创新评估方法,针对福建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应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和微观主体自身因素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进而作出总体评估,并从进一步发挥福建省区位优势、增强监管合力、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构建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防范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0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运行协调性不断增强,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金融业通过支持需求结构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自身效益显著提高.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业务规模较快扩展,融资结构持续优化,服务密度和深度有效提升.但经济金融运行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金融业发展模式转换相对滞缓,银根趋紧背景下,各类金融风险和案件防控形势严峻.今后一段时期,维护金融稳定应把握科学发展主题,以宏观审慎管理弱化系统性风险,以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稳健经营,以优化信贷结构助推经济转型,以强化监管履职促进风险管控,切实增强各区域和金融行业的风险防范与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8.
2008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呈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经济高位运行,下半年在经济周期调整压力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各项指标渐次回落。但总体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果断调整,有力发挥了反向调节效应,金融体系在支持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银行业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证券、保险业起伏明显,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突显。下一阶段区域金融稳定状况主要取决于各地贯彻落实宏观政策措施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长效性,尤其有赖于能否尽快扭转经济下行态势。在不确定性增多的环境下,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须倾力协作,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捕捉"化危为机"的契机;积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在逆境中谋求进取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8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呈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经济高位运行,下半年在经济周期调整压力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各项指标渐次回落.但总体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果断调整,有力发挥了反向调节效应,金融体系在支持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银行业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证券、保险业起伏明显,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突显.下一阶段区域金融稳定状况主要取决于各地贯彻落实宏观政策措施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长效性,尤其有赖于能否尽快扭转经济下行态势.在不确定性增多的环境下,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须倾力协作,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捕捉"化危为机"的契机;积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在逆境中谋求进取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河南省金融稳定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河南省辖区金融业总体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银行业继续保持良好运行趋势,不良贷款持续"双降",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证券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高.保险业市场运行安全稳健,经营效益明显改善,市场秩序持续向好.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货币市场业务稳步发展.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确立,为促进河南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辖区金融业稳定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压力更为突出,尤其在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流动性趋紧、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金融运行中的新旧问题和潜在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山东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确保了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均衡性稳步提升。全省金融系统认真执行宏观调控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稳增长”的有关要求,社会融资总量稳定增加,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保障作用增强。但受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转型等因素影响,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各类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金融稳定面临较大压力。妥善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应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与管理,切实提高风险监测、防控与处置水平,严守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相似文献   

12.
李庶泳 《济南金融》2007,(11):28-29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引入更多优质金融资源,进而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对其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及尚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引入更多优质金融资源,进而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对其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及尚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郭威  盛继明 《金融论坛》2021,26(9):6-14,48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业与制造业缺乏深度融合,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呈现出多重失衡特征,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金融供给配置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期限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方式结构失衡、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失衡、金融供给阶段结构失衡和金融供给政策衔接失衡.进入新发展阶段,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和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愿和能力,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通过各级人民银行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支农再贷款的发放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控作用,增强了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能力,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支付能力,稳定了农村金融秩  相似文献   

16.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和主权维护.建国后,陈云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采取综合平衡、国家干预、发展经济、稳定政治等手段,为金融安全提供机制保障,形成了独特的金融安全保障思想.该思想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具有时代性的借鉴意义.无论如何,防范金融风险都应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此才能增强金融业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维护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解决广东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利用综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1~2020年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力状况及二者时空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广东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各项分指数持续增强,但地区之间差距明显。(2)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但平均水平不高,珠三角地区的子系统间已形成稳定互促机制。(3)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且深广珠发展速度较快,空间上呈两端到中心逐步提升的阶梯分布。据此,从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优化区域发展结构、加强区域合作缩小空间差异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竞争中,一个合理的宏观资本结构一定是能最有效地将货币资源分配到最有利于提高资本形成率、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培育新兴企业和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的一种金融安排。从中国目前情况看,无论是银行体系还是现有的股票市场都不具备这种良性资本结构的特征,只有另辟蹊径,才能达到改善国家资本结构的目的。而发展创业投资,发展为成长型企业投融资服务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改善宏观资本结构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综合实力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增强。但我国的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在宏观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研究气候变化与经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极端气候事件损失体系和区域经济金融稳定性综合体系进行指数合成并构建面板模型探讨气候变化中气温和降水量因素的变动和极端气候事件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得出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通过极端气候事件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有负面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和优化信息披露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季度面板数据,通过窗口滚动回归模型测度出体现企业个体异质性特征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指标,重点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显著提升了企业金融资产的比重,且这种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竞争较强行业以及初创公司表现得更明显;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加剧了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由此形成的企业融资抑制效应与实体投资风险放大效应抑制了实体投资,相应提高了企业金融化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在促进企业实体经济投资、市场环境改善和增强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