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既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对农民增收,激活农村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制约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并对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化的中心,城市是积聚社会生产力、创造人类明、高效利用资源的人口与产业相对稠密的地域。城市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从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向以城市人口为主体的社会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明程度、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就是其城市化水平。所以如是说,一是因于工业化与经的互为因果关系;二是因于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内涵交叉关系;三是因于城市化对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牵引关系;四是因于城市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关系。围绕这四种关系,我们不妨结合我国的国情次地开展分析:首先,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沿海开放地区工业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主体是乡镇企业,载体是小城镇和广大农村,所以,工业化并没有带来 产业的大规模集中,造成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滞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和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而必须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从而推进工业化进程。其次,城市化本身就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一个高品位、高层次、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不能算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城市化。推进城市化,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一个突破口;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更新人们思想观念,提高现代明程度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化始终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城市化水平还不很高的城市,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再次,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力。据有关专家测算,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相应上升1.4个百分点,可拉动房地产业投入1000亿地,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以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这就会快速推进大规模的交通网络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从而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集约、经济的合理利用;可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集中综合治理,降低治污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加速人口向城市、城镇集聚;可以促进各类工业企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大量的人才、信息、技术向城市汇聚,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城乡工业二元结构的矛盾,内需不足,城市工业品过剩,瞎是相对于农民收入低、农民消费不足形成的。要提高农民收入,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已没有余地,因为我们的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使农民消费与城里人接近,只有一条路,减少农民,增加非农人口比重,措施就是加快城市化。从另一个侧面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但农业问题、农村及农民问题等这些始终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比较突出:一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小农经济分散的生产力方式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二是农副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更加凸现,农民增收缓慢;三是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难度加大。大力推进城市化,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拓展新的领域,开辟新的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一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必然促使一部分农民放弃原有的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而且,城市人口增加,农副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幅度上升,这对扩大农产品市场容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辽宁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农民将是城市新增人口的主体,农村人口有其独特的、区别于城市人口的素质特点,有些素质特点适应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却有悖于城市生活、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实现西部的工业化,而实现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推进城市化。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加速农村城镇化必须首先要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大通县近年来在城镇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无论建制规模、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城镇化水平还是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均处于落后地位。全县43.8万人中农业人口34万人,城镇人口不到10万人,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7.6%。转移农村人口,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发展小城镇,促进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正> 一、新型城市化——一种城市化的新模式城市化,根据传统的理论,主要是指伴随工业化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具体可以体现为四个方面:其一,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其二,居民就业由农耕业转向工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其三,城市经济逐步占据优势;其四,地区性经济中城市经济逐步高度化。归  相似文献   

6.
浙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城乡隔绝造成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也由于经济地理决定的大中型城市历史形成不足,浙江选择了一条较为特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这与工业企业在城市大量兴建,农村人口向城市大举迁移的经典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不同。浙江70年代后主要通过加快农村工业化来促进城市化发展,走以小城镇发展为重心的分散型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又呈现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福建城市化水平大大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展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究其原因,直接原因在于城市化演进的特殊性,是在“二元经济结构”强化背景下,在需求与供给不对称条件下,在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脱节情况下,在非市场化方式下推进城市化的,而深层原因则在于结构偏差导致的结构性障碍,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而极大制约了城市化发展,加速推进福建城市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偏差的协调,可供选择的路径主要有: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带动城市化,加快服务业发展以推动城市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促动城市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理性地推进农村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关键内容在于城市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视角上,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实质上是中国城市产业发展的过程。从中国的现实看,中国的农村城市化显然无法跨越,因而必须走推进工业化来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深圳市龙岗区就是走在这一条道路上的一个先行。。当对1999年龙岗户籍人口构成进行分析时,我们判断龙岗仍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因为在所有的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仅占38.24%,而农业人口仍占据61.76%;但是,在对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进行分析时,我们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龙岗已进入工业社会,因为第一产业产值仅占4.0%的比重,而第二产业却占61.8%(第三产业占34.2%)。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化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碧芳 《特区经济》2005,(5):124-125
一、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而产生的一种现象,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既是一个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又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方式向城市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需要,更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涿鹿县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不断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子,加快了城市化发展步伐,带动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球与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以及城市数目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的现象。工业化(以及相应服务与配套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和工业化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相互促进的作用,加速了工业化的步伐,同时也催化了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分割体制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是造成城市化滞后的深层原因 由于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化滞后从逻辑上来看,好像是由农业剩余不足以支撑流向城市人口的需要、城市对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缺乏吸收能力共同造成的。这无疑是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角度来说的,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农村的货币化和城市化,"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最重大的问题。本文在对"三农"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对"三农"问题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通过城市化、通过经济的高速发展来迅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才能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使我国经济健康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解决不了农村人进来的问题,显然不能说我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成功的。农民问题的根本点在于增加收入。想让农民增加收入只有一条办法,减少农民,这是建设新农村最基本的背景条件。我们现在城市化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或者速度不是超前了,也不是同步,而是大大滞后。这是战略指导方针上有偏差。减少农民加速城市化进程陈剑波:关于新农村建设,可能要长期伴随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的城市化和  相似文献   

15.
农业工业化发展的重大价值,在于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能彻底地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对农业进行工业化改造和经营,使农村的工业以及服务于农、林、牧、渔的服务业大发展,显然能优化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化水平,有助于解决农业问题。其次,农业工业化,使农业与城市工业的联系更为紧密,推进了产业集聚,能实现农村城市化,从而解决农村问题。最后,农业工业化提高了农产品附加价值,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农民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就业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即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市民化是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转移、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实现背景下的重要课题。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对加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两化”推进具有客观需求。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是当前椒江区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打造首善之区的必然要求。城市化必然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拉大城市框架、健全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提高城市品位等都需要投资活动才得以实现。同时,工业化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经济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也需要扩大产业有效投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始终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拉尼斯-费景汉的推拉模型和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等,都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出的基本原因。文章从发展经济学人口流动模式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我国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探究了影响农村人口流动的制度因素,提出要加速农村人口流动应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以及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19.
<正> 农村产业结构变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部门,它与家庭副业在农户内部结合起来,形成自给性的传统农业体系。在工业化初期,非农产业向城市集结,农村家庭副业的地位和作用下降,农业向商品化方向发展。随着工业化从城市向农村扩展,为现代农业服务的非农产业在农村迅速发展,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农村产业结构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非农化趋势,这是国外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基本特点。一、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的表现1.农村人口非农化。随着城市工业文明向农村和农业的渗透,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取得巨大发展,农村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并大大超过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期俄国加速城市化经济建设,利用农业资本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政策全面展开。政府实施了很多推动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致使50年代俄国农村人口出现了大量迁往城市。在此背景下俄国人口流动的规模扩大,且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现今俄国农村人口流失、劳动力缺乏和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不合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