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娇娇 《市场周刊》2020,(17):0083-0083
伴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日渐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问题。企业作为资源的消耗者,应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正确认识环保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承担更多环保责任,充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以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样本,重点分析该公司2002-2011年10年间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情况,指出江苏省目前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和不足,同时为相关环境信息监管机构和重污染企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缓解公司所面临的债务融资约束。本文具体考察了不同制度环境下信息披露水平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信息披露水平能显著降低企业的银行债务融资约束,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银行借款。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作用还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对国有企业而言,信息披露质量对非国有企业新增银行借款的影响更显著;在市场化水平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低、法治环境越好的地区,信息披露质量对新增银行借款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商》2015,(36):160-161
本文以湖南省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近三年年报中环境会计披露相关信息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措施来完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5.
《商》2015,(32)
针对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重污染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首先回顾国内外文献以及理论陈述,然后以部分沪市重污染企业为例分析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最后针对披露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瑞娅 《商业科技》2014,(31):216-217
本文从雾霾问题引出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思考,以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为主要立足点,在分析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我国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最后针对完善我国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对策,对于完善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状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飒 《消费导刊》2014,(7):59-5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治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重污染行业的能耗与排放量高,致使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极其相关,所以对此行业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了解了国内外的基本概念,再详细介绍了此行业的相关信息;然后在了解一些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面对的问题及其原因作进一步地总结;最后在本文的最后提出完善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从而得出选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2006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3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收集整理,选取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自变量.替代股权结构,分析其对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股权结构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以502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08年度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系统考察绿色金融政策下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有股权、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审计委员会以及设立环保部等公司治理因素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影响非常显著,而绿色金融政策则强化了这些因素的环保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雪 《中国市场》2024,(10):108-111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愈演愈烈,极端的天气事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给人类生存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碳会计在会计领域崭露头角。碳会计作为一种新型核算方式,在其体系中信息披露是重要的一环。文章通过研究重污染行业企业在碳会计信息披露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内外部监管力度,培养复合型碳会计人才和提高企业的低碳环保意识四个方面建议,希望为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姚圣 《财贸研究》2011,22(4):78-85
"紫金矿业"事件引发了众多媒体对政治关联环境效果的关注,一般认为政治关联是导致紫金矿业环境业绩持续低下与环境信息披露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此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使用上市公司研究样本,具体验证政治关联对环境业绩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与环境业绩低下没有显著的关系,但对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会计造假案时有发生,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质疑,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正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本文选择由赊销行为产生的应收账款为检测点,对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中披露的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静态财务数据和动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一些笔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9年沪市A股222家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的关系,结果表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负相关。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及其信息披露现状、投资者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理念以及资本市场有效性,从作用机制视角分析了形成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关系的深层原因,并由此就改进企业社会责任及信息披露实践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为上市民营企业、资本市场投资者和监管者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利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2年的数据,分别研究债务总体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和债务来源结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务总体水平、短期借款与长期负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呈现负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在不同的阶段存在差异。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内,短期借款对企业绩效的负效应都强于长期负债。另外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银行借款均对企业绩效产生负效应,商业信用仅在衰退期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正效应,在其他两个阶段均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下,企业对于信息披露的方式、时间等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力。因此,企业这一社会责任的自觉履行需要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动机支撑,但其作用机理是否有效,投资者的关注度及解读尤为重要,亦即“组织可见度”在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样本,实证检验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依次从分析师关注水平和媒体关注水平两个角度衡量组织可见度,检验其是否具有中介效应,并分析所有权性质差异下的不同结果。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能提升企业价值,组织可见度在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使用分析师关注水平衡量组织可见度时,该中介作用只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当使用媒体关注度衡量组织可见度时候,该中介作用在两种类型的企业中均只得到了部分体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本意是通过其影响企业的市值表现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其环境社会责任,本文通过揭示其中组织可见度的中介作用,有助于启示企业对其市值管理、有关管理部门对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引导时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侯雪筠  张艳 《商业研究》2003,(13):117-119
成熟而开放的证券市场离不开高水平的会计信息披露。而我国目前会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充分说明了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令人担忧。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上市公司、中介机构、证券监管机构界定为低质量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拟通过规范责任主体的行为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考评数据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并且收益模型和价格模型所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所获得结论的政策性含义在于为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会计信息透明性和可靠性的积极意义提供了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法》等环境法律体系日渐趋同的多元共治理念,渗透并引发环境法律制度体系的结构性转型;国内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核心功能不能容纳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的制度功能;信用制度与信息制度错序产生的国内外法治及社会环境迥异等,决定了我国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健全的正当性面向。  相似文献   

19.
在政策变动的背景下,公共压力与空间距离都是影响股价同步性的重要因素,前者减弱股价同步性,后者增加股价同步性,但两者共同通过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作用对股价同步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2004-2006年和2009-2011年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政策变动为视角,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差异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在《办法》颁布前,远距离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办法》颁布后则正相关。而对于近距离企业,在《办法》颁布前后均不显著。因此,在公共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环境信息披露对股价同步性影响的过程中,地理位置起到了决定性的调节作用,应引起监管层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