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师》2016,(2)
农民工是一个伴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见证了我国持续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历程。毋庸置疑,农民工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充沛、低廉的劳动力,做出了特殊的牺牲和巨大的贡献。文章对成都市农民工群体生存状态进行分析评估,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分析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障碍,为成都市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愿望强烈但不被城市接纳,乡土情节弱化而不愿返乡务农,处于城市与农村"双重"边缘化状态,根源在于城乡二元制度及自身素质的制约,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负面影响愈来愈凸显。去边缘化,须顺应新生代农民工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市民化,在创新制度上着力,即创新城乡二元制度,扫清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障碍;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增强新生代农民工话语权;创新培训机制,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前主要经历是读书,受到的教育程度高、基本不会干农活,主要以追求自我在城市的发展为务工动机,大多数愿意从事工作任务轻、技术性强的工作,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但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已成为城乡统筹的一个难题.本文在明确劳动力实现合理的转移就业是农民工融入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的基础上,从农民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民工提出的提高就业能力以更好融入城市、提高创业本领以更好反哺农村的要求,进而提出了要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创业本领,以期更好地实现他们在行为上融入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农民工就业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30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特殊范畴,农民工亦工亦农、亦城亦乡,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改革期间,工业发展对农民工的需求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相契合,然而,城乡劳动力供求始终存在严重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在推进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如何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构建解决农民工产业化生存的支持体系,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待遇、文化生活状况、权益维护状况和子女教育等方面考察他们的生存现状,指出了导致农民工生存现状的深层次体制原因--偏向城市的制度安排,着重强调了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边缘化的根本原因,探讨了制约农民工生存状态改善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农民工生存现状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制度、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调查发现,农民工的生存环境是农民工体育匮乏的主要社会因素之一,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是提升农民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事各种工作,在追寻自已的梦想的同时为城市贡献力量.农民工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也是农村和城市交流和联系的纽带.但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活动参与意识和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却与其对经济社会所做的贡献不相匹配.由于受财政投入机制和现行制度的影响,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缺失的现象十分明显,再加上农民工主观上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忽视,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城乡边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农民工走进了城市,他们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对中部农业大省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韩长赋 《经济研究》2006,41(12):4-12
本文在对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农民工问题解决的选择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城乡流动和人口城市沉淀模型,描绘了农民工的人口城市沉淀曲线,指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历史过程和基本思路。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农民工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并将伴随现代化基本实现而终结。农民工亦工亦农、亦城亦乡,流动就业,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解决农民工问题要持城乡统筹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以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构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徐占春 《发展研究》2012,(8):106-108
第二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阶段“民工潮”的产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城市为坐标,意识和行为已接近城市人;他们强烈渴望市民化,实现同城待遇。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也是促进城乡和谐建设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必须从职业生存、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四个层面入手,推进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农民市民化是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和状态,是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促进消费、推动城镇化、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城乡一体化。然而,城市房价贵,农民工买不起,不能安居乐业,社会保障低,子女入学难,户籍制度障碍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要使农民工市民化,必须抓好:稳定农民工就业,保障住房,保证子女就地入学,改革户籍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闲暇生活是牵涉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会结构转型、影响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有大量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经济学、人口学视野的范围内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与路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了明显的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日渐发展壮大并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面对身份不被城市接纳以及对乡村的不认同感,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自主创业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本文在梳理经典创业模型的基础上,解析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形成机制,探究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原则和具体的创业模式,诠释基于创业机会的创业路径和基于创业资源的创业路径,并从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两个方面提出如何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春蕊 《经济论坛》2012,(8):112-116
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工个体特征、迁移流向、就业状况、收入水平、住房情况以及权益保障现况的基础上,认为二元分割体制、城乡利益羁绊、城市社会适应性、个体融入能力依然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因素.作者从户籍制度、城乡配套制度、住房制度以及技能素质方面提出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张永中 《生产力研究》2011,(6):41-42,63
解决农民工同向大规模流动问题,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依靠城乡政府共同努力,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7.
不同群体的农民工的生存境遇、在城市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既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又存在明显的差别。从农民工在城市从事不同职业的角度,可将他们分为四类不同的群体。政府特别是农民工所在城市的政府通过制度变迁、政策调整,既着眼于解决他们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困难,也有利于加快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和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感知差异出发,试图提供分析农民工问题的一个新视角.农民工眼中的城市最佳规模大于城市居民眼中的最佳规模,是目前农民工生存状态边缘化的深层次原因.这种规模差异来源于农民工进城市务工带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感知差异,逐步消除二者的感知差异,是缓解当前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调整体现了不同利益集团的社会结构地位和话语策略,体现了国家以城市空间保护为策略的理性秩序的建构逻辑,体现了城市化运动中现代城市主义的发展逻辑和发展主义的意识形态,体现了现代化战略的推进策略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利益重新分配和资源的重新控制过程。文章认为,中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调整是建立在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基础的户籍制度的框架之中的,应该从问题取向、福利取向走向发展取向和社会整合取向,从生存型的社会政策走向发展型的社会政策,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模式,实现从生存—经济政策框架向身份—政治政策框架的转向,反对社会排斥、消除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相似文献   

20.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改善农民工生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深刻变化,适应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令人忧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规范工资管理、建立农民工组织,不断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