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至今已历七十余载。在此期间,宏观经济理论研究范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而导因仍在“凯恩斯革命”。本文结合对目前宏观经济理论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和盲区的剖析,回顾凯恩斯经济理论中所蕴含的现实主义取向和方法论特色,以期对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发展尤其是对基于中国现实的科学发展经济学研究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武已经经历了前科学时期并进入常规发展阶段,其研究内容及理论范式仍将不断得以拓展.从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来看,它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范武保持内在-致性.我们可以从西方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形成过程中吸收可供借鉴的经验,加速中国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不确定性图式初探——兼论凯恩斯革命的意义之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其经济学的传统图式是确定性思路,这种研究图式对于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而言,包含着不可避免的悖论.而凯恩斯革命则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打破旧有的确定性图式,开创了不确定性经济学的发展新思路,为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图式.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学说史上,价值理论的争论首先发生在"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或"生产费用价值论")之间(本文称此为第一层次的价值争论).经济学中的第二层次的价值争论发生在边际效用价值论(或需求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等供给价值论之间.本文在对这两次价值论争论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论拉姆齐模型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为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6):26-31
拉姆齐在1928年所提出动态最优化模型(拉姆齐模型)及其重要思想湮没了30多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并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就理论分析框架而言,拉姆齐模型已经取代了IS-LM模型的位置,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本文透过拉姆齐模型的略带喜剧意味的命运,追寻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虚拟化进程的加速,需要一种新的宏观分析方法,能够将资本市场理和宏观经济理论更好地结合起来。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试图将资本市场作为经济中内生的一部分,与居民、企业和银行等经济中其他部门联系起来,从而更好的分析和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动力学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概述了非线性动力学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运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线性动力学开始活跃于经济动态分析的舞台,这是打破线性分析范式的重要尝试。非线性分析经常会得出与均衡分析结果迥异的有意义结论:产出—就业系统在外部冲击下表现出非线性和非对称特征,在衰退和产出的长期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反馈机制;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非对称效应;资本市场并非随机游走,混沌现象普遍存在。非线性动力学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国际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的一门较新的学科,其主要发展体现在战后时期。经历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理论,今天的国际宏观经济学体现为对以往理论的综合和发展。本文简要回顾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发展脉络以及发展推动力,并对一个最新的代表性主体跨时最优模型进行分析,借此展望国际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规律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应对金融海啸初见成效之时,国内外无论政府还是学界都对通货膨胀存在一定预期。本文通过对哈耶克有关文献的梳理,站在哈耶克立场上着重对凯恩斯通货膨胀的性质、形式及后果进行了批判。剖析了人为的、只重视结果的凯恩斯通货膨胀理论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可能造成的后果,并运用哈耶克理论为中国预防通货膨胀从心理、政治和现实三个方面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结构变化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实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已成为研究数据质量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从经济系统的角度运用联合估计诊断模型对我国 3 6个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发现了数据异常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结论表明 :大部分异常点的出现或多或少都是以聚集成堆的形式出现的 ,它们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 ,孤立的异常点不是我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主要特征 ;几乎所有的原始序列都有显著的偏度 ,过多的峰度也是明显的 ,因此它们被显著地拒绝认为服从正态分布 ;大部分变量的原始序列和异常点修正后序列虽然都呈现出非ARCH特征 ,但是ARCH2、ARCH4、ARCH8的P值却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理论及其最新发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一、引言现代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理论被称之为新古典(neoclassical)投资理论 ,是以Jorgenson(1 96 3,1 96 9)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在 6 0年代发展起来的 ,严格地说 ,新古典投资理论描述的是稳定状态下的理想资本水平及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中的主要变量是产出和资金的使用成本。第二阶段以q 理论 (q theory)的形成为标志。由于托宾 (Tobin ,1 96 9)首先提出这个想法 ,所以又称 q为Tobin’sq .q 理论的严谨模型是在 70年代后期和 8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 …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rgues that both Marx and Hayek objected to the dichotomybetween physis and nomos, and offered concepts which integrate,or mediate between, the two. Marx's value forms and Hayek'srules aim to grasp something neither purely natural nor purelyartificial or social, but socially natural. Valueforms and rules are natural in the sense that they pre-existagents and are taken by agents as given. On the other hand,forms and rules are social in that production relations or spontaneousorder are reproduced as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agents'using forms or following rules. Thus value forms and rules standas links between agent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or spontaneousorder. 相似文献
13.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的各派经济学家大都已经将微观问题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重点,甚至还有完全以微观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现象.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有三种观点.西方国家流行的主要是以微观分析代替宏观分析的观点,而且其价值论的观点和方法存在着矛盾和倒退.但这些做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对经济人理性的假定、将微观个量直接加总为宏观总量、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等都存在明显问题.总之,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刘乃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3):125-128
地役权是一种许可利用他人土地(供役地)或限制他人利用其土地的权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引致地役权主体范围扩大,产生新的役权形式,用益权的独立性,可转让性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